王厚臣 楊增生 謝富才 田德志 隋秀奇
(煙臺現代果業科學研究院,煙臺264003)
果樹修剪主要是通過人為的干預,培養調整合理的樹體骨架結構,調整樹體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對果樹健康生長、高產優質和提質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冬季修剪的適宜時間是早春立春后至果樹萌芽前,由于果樹12月份以前,養分回流不完善,年前不建議冬剪。年后也要避免在寒冷的天氣下進行果樹冬季修剪,以避免剪鋸口因凍害感染發生腐爛病等枝干病害。大的剪鋸口要涂抹保護劑。春季修剪是在萌芽前至套袋前,根據萌芽和開花情況采取刻芽、抹芽、環切和花前復剪等一系列修剪措施。夏季修剪是在果樹套袋后,對發育過旺的新梢采取摘心、拿枝、別枝等措施,促進花芽形成。秋季修剪,幼樹在立秋后拉枝,加快整形和抑制部分新梢旺長,促進花芽分化完善,芽體形態飽滿。結果樹在果實采收前疏除過密無效枝,采果后到落葉前,及時的帶葉割大枝,有利鋸口愈合,提高葉片光合效率,增加果樹儲藏營養。
果樹修剪只有四季修剪密切配合,結合科學的土肥水、花果管理等綜合果園管理措施,才能真正達到修剪的目的。
培養倒掛式塔松形、細長紡錘形、高紡錘形等主干形樹形,這些樹形樹冠小,中央領導干強直,骨干枝少,結果枝相對較多,結果早,便于機械化和規模化發展,為目前生產中采用較多的樹形。栽植后直接在飽滿芽處剪截,進行低定干或高定干。
2.1.1 低定干樹 定干高度在50~70 cm,剪口下留1個飽滿芽,萌芽后除保留頂端1個健壯新芽外,樹干上其它萌芽全部及早抹除。單芽抽梢后形成一直立中干,由于營養集中,新梢基部20 cm左右開始萌發5~8個當年二次枝分枝,基角開張,不用拉枝,結合噴施成花素,當年萌發的二次枝當年即可成花(二年結果)。冬剪時,對所有分枝甩放,緩勢成花,平衡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中干延長枝留飽滿芽,輕短截,中干剪口4芽以下要刻芽至分枝處,促多發枝。剪口下第一芽作主干延長枝,下面兩個競爭枝可在夏季極重短截或20 cm時牙簽開基角,削弱其生長勢,減輕競爭作用,沒控制好的競爭枝冬剪時打馬耳疏除。
2.1.2 高定干樹 實行高定干必須選1.5 m以上大苗,且栽植在土肥水條件好的果園,在苗木1.2 m高以上飽滿芽處剪截定干。定干后從剪口下第4個芽開始進行刻芽(用刻芽刀在芽上方0.5 cm處刻痕或對芽體點涂發枝素代刻芽),隔3個芽一刻,一直刻到地面以上60 cm處,當年可形成10個左右分枝;夏季(5~6月),定干剪口下第2、3個芽萌發的新梢和基部夾角小的新梢,長到20 cm左右時,用牙簽開基角90°左右,控制長勢。個別強旺新梢,還可通過擰梢控制,長度達到株距一半的枝,可隨時進行拉枝;秋季(8月中下旬)對長勢較旺的枝進行拉枝,開大基角或多道擰傷,控制長勢,加速整形和促進花芽分化,部分樹2年結果。生長季節對中干60 cm以下的萌芽,盡量不抹除,使幼樹保持枝多葉多,養枝壯樹;冬剪(定植第2年早春)時,在中干延長枝前端飽滿芽處,進行短截促旺。清理中干60 cm以下過矮分枝,疏除中干60 cm以上過密枝,同方位分枝間距不能小于40 cm。對較粗壯分枝,可在分枝基部下側用鋸割傷控勢,角度不開張的分枝也可在基部下側用鋸割傷后拉枝開張角度,其它分枝全部甩放,促進成花。
春季修剪,主要是春分時節對中干萌芽少的光禿部位,進行刻芽促發分枝。隨時抹除中干60 cm以下所有萌芽,以促進有效結果部位形成。清明時節對甩放的1年生枝側芽進行芽前刻,促進萌芽出枝成花,背上芽進行芽后刻,抑制背上芽萌發。已刻芽的1年生枝,60%以上萌芽達到5 cm時,在其基部5 cm左右環切1~2道,促花效果明顯。夏季對長勢旺的枝,仍用牙簽開基角90°左右,并通過擰枝、捋(拿)枝等手法,實現緩勢成花;秋季(8月中下旬)對長勢較旺和角度不開張的枝進行拉枝,緩勢成花和加快整形;冬剪,中干延長枝高度達不到2.5 m的樹,在中干1年生延長枝飽滿芽處進行短截促長。高度超過2.5 m的樹,中干延長枝甩放緩勢。主干形的所有分枝,都是一個結果單位,其上不再配備長久側生結果枝。根據樹體成花情況,花量大的,立即疏除過密、過大、過矮(80 cm以下)的分枝;花量少的,可以適當疏除過密的無花枝。在實現合理負載、以果控冠的同時,達到整體樹冠通風透光,多結優質果。
通過兩年的促、控措施和細心管理,樹體整形基本完成,開始進入結果期。進入盛果期以前,為了保證枝葉的快速增長,春分和清明繼續對中央干缺枝部位和甩放的1年生枝側芽進行刻芽。進入盛果期以后,樹勢基本穩定,本著“春季抹萌,夏季去旺,秋季去密,冬季調勢”的四季修剪方針進行修剪。配合科學肥水管理,實現豐產、穩產、優質。
春季發芽后盡早抹除背上無用芽、清除延長枝梢頭競爭梢和骨干枝上萌發的過密新梢,節省貯藏營養,降低無效消耗,促進有效生長。根據倒春寒危害等情況,進行花前復剪,調節枝量花量,集中營養,提高坐果率,增大果個,抗寒防凍。
夏季新梢生長旺盛,要及時疏除過密、過旺枝,提高葉片光合效率。長勢旺的分枝根據長勢,在其基部環切1~3道,促花效果明顯(長勢較旺的大枝組,花芽露紅時對基部進行環切,以促進花果發育)。5~6月份短枝停長形成頂芽時,花芽開始生理分化,此期枝條過密、過旺,樹體整體上消耗多、制造少,不利成花。疏除背上旺梢、直立徒長枝及過密無果枝為主,減少無效消耗,集中營養,促進花芽分化。兩側缺枝部位,可將背上、斜背上枝采用扭、擰、拉、墜等手法,引至下垂缺枝處,培養成結果枝組。位置合適但生長旺盛的可留3片葉重摘心,促發短枝成花。對所有外圍新梢梢頭進行清理,旺枝用弱梢帶頭,弱枝用旺梢帶頭,保持單軸延伸,促后部果實膨大和花芽形成。
秋季是提高紅富士蘋果產量、質量的關鍵時期,為了提高葉片光合效能,疏除無利用價值的徒長大枝和背上旺枝、過密枝,采用拉枝、別枝等措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抑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果實基部有2個果臺副梢的,疏除1個過弱或過強的,留1個中庸的。大樹采果后,視樹體郁閉情況,割大枝,提高葉片光合效率,增加樹體儲存營養。同方向分枝間距40 cm左右,小枝間距20 cm左右為宜。枝間距離適當,花芽質量高,果實著色好,個頭大,味更濃。
冬季修剪時,要看樹勢、看花量、看地力、看綜合管理水平,因樹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旺樹、弱樹調成健壯樹。旺樹、花量少的樹以輕剪甩放為主,緩和營養生長。弱樹、花量多的樹以重剪疏除為主,集中營養,平衡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首先解決樹與樹之間、樹上各主枝之間的空間問題,先大枝后小枝,先上部后下部,先內膛后外圍。先將位置太低、過密沒有延伸空間、沒有利用價值的大枝或粗度比超過1/3的大枝去掉(1年只可疏除2~3個大枝),然后再將大枝上過密、粗度比超過1/3的分枝去掉,打開光路。將所有延長枝的競爭枝去掉,保持單軸延伸狀態。再依次修剪各結果枝組,按照“疏、甩、更”相結合的修剪手法,以疏枝、甩放為主,摒棄傳統的帶帽、齊花剪等手法,基本不短截、不回縮。先疏除病蟲害嚴重的枝,密者間疏、稀者保留,枝齡老化枝組要及時更新復壯,使其合理分布,疏通風路。在實際操作中,要做到后動剪子先動鋸,省工、簡化、高效,667 m2枝量控制在8萬~10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