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義明,張 媛
(德宏州人民醫院 普外科,云南 芒市 678400)
機械性絞窄性腸梗阻發病急驟,診斷有時較為困難,如出現腸壞死,會增加處理難度,危及患者生命,所以盡早診斷,及時手術才能提高患者預后。我科2012年7月-2018年7月期間手術治療56例機械性絞窄性腸梗阻,現將診治體會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男性35例,女性21例,年齡25~81歲,平均年齡47歲,既往有過腹部手術史34例;腸粘連絞窄36例,繼發性腸套疊7例,閉孔疝絞窄7例,乙狀結腸扭轉3例,系膜裂孔疝2例,小腸系膜扭轉1例。
二、臨床表現 全組均有腹痛、腹脹、肛門停止排氣、排便完全性腸梗阻表現,發病后到我院就診時間為6h~5d;有嘔吐47例,腹部可見腸型27例,有腹膜炎體征25例。
三、輔助檢查 全組行B超檢查47例,B超發現腹部腫塊(同心圓征及腸型腫塊)5例;腹部CT檢查56例,均顯示有不同程度腸管擴張及積氣積液,發現腸套疊腫塊7例(同心圓征腫塊)、閉孔管外肌與恥骨肌間囊性圓形低密度影征像7例、腸系膜漩渦征3例、發現腹腔游離氣體4例;診斷性腹穿51例,穿刺抽出黃色清亮液體12例,抽出黃色混濁液體9例,抽出暗紅色血性液23例,腹穿陰性7例。
四、診斷情況 術前結合患者病史及輔助檢查,術前診斷為閉孔疝7例,腸套疊7例,其余42例,擬診機械性腸梗阻,行剖腹探查手術確診。
五、手術情況 單純行腸粘連及索帶松解術20例,松解后壞死小腸切除、端端吻合16例;右半結腸腫瘤繼發腸套疊4例,行右半結腸切除后,回腸造瘺3例,一期回腸橫結腸吻合1例;乙狀結腸腫瘤繼發腸套疊3例及乙狀結腸扭轉3例,行乙狀結腸切除、降結腸造瘺6例,絞窄性閉孔疝7例及絞窄性系膜裂孔疝2例,松解復位后行壞死小腸切除、端端吻合9例,1例小腸系膜扭轉致全小腸壞死,術中家屬放棄給患者進一步手術治療。
六、治療結果 本組51例痊愈或好轉出院(其中有6例造瘺患者3月~6月后返院還瘺,3例造瘺患者因年齡大,基礎疾病多,未行還納),4例有腸壞死患者,術后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術中家屬放棄進一步手術,自動出院后當天死亡。
討 論 一、臨床特點 1.粘連性腸梗阻絞窄多因進食難消化食物誘發;其余病例無明顯誘因;2.該病發作以腹痛為主要癥狀,多為急性起病,程度多較劇烈,開始可為陣發性絞痛,之后腹痛為持續性鈍痛,止痛處理腹痛無緩解,特別是突發腹部劇烈疼痛,患者不敢平臥而采取胸膝臥位或蜷曲側臥位者應引起重視[1];3.患者發病初期,全腹輕壓痛,無反跳痛,腹軟,腸鳴音活躍,有時可見到腸型,隨著病情進展,有些病例可觸及到有壓痛的孤立腸袢及包塊,如果出現腹膜刺激征,腸鳴音減弱或消失,多有腸壞死、腸穿孔情況;4.該類疾病如果及時手術,腸管如無器質性病變,腸管無壞死時,手術則相對簡單。絞窄性腸梗阻的早期診斷以及早期手術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可以減輕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縮短住院時間,又可以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1]。
二、診斷要點 1.患者如果早期出現休克或抗休克治療效果不明顯,及有明顯全身炎性反應,體溫上升、脈率增快、白細胞計數增加,腹痛劇烈,呈持續性,止痛處理腹痛無緩解,需警惕此病可能[2],查體如果觸及到孤立腸袢,或出現腹膜刺激征,腸鳴音減弱或消失,需考慮病情已進展,可能有腸壞死、腸穿孔情況;2.CT對是否存在梗阻、梗阻的部位及原因、及有無絞窄的判斷上都有較高的價值,腹部CT檢查,可以直接觀察小腸和結腸有無擴張,積氣積液的程度,通過對腸管逐層追蹤,可以發現梗阻部位,對閉孔疝、腸套疊可以確診;絞窄性腸梗阻最敏感的CT征象為“鳥嘴征”,為擴張腸管驟然變窄呈鳥嘴樣改變,擴張腸袢壁增厚、腸壁內緣模糊、附屬系膜血管擴張、“漩渦征”、閉袢均為絞窄性腸梗阻常見CT征象[3]。本組56例均行CT檢查,發現腸套疊腫塊7例(同心圓征腫塊)、閉孔管外肌與恥骨肌間囊性圓形低密度影征像7例、腸系膜漩渦征3例、發現腹腔游離氣體4例;其余病例均提示有腸梗阻征象;3.診斷性腹腔穿刺對該病的診斷幫助很大,如抽出暗紅色血性液或黃色混濁液體,多有腸壞死及腸穿孔。
三、手術時機 1.如患者診斷已明確為閉孔疝絞窄,及腸扭轉,腸套疊,急診手術探查;如果診斷不明確,但查體能觸及到孤立腸袢,或出現腹膜刺激征,腸鳴音減弱或消失,或患者腹腔穿刺抽出暗紅色血性液或黃色混濁液體者,則亦盡快急診手術探查;2.經正規系統保守治療2~3d無效的腸梗阻,診斷為機械性腸梗阻者,亦建議手術探查,爭取在腸管壞死之前解除梗阻原因。
四、手術方式 1.探查腹腔,明確腸梗阻原因后,給予解除梗阻,行腸粘連松解、內疝松解、腸套疊復位、腸扭轉復位后,首先判斷腸管有無壞死,如腸管顏色恢復為淡紅色、蠕動恢復、有張力,及相應系膜血管有搏動,則可判斷腸管無壞死,反之則判斷腸管壞死;對于腸管活力判斷有困難的患者,應將可疑壞死的腸袢切除,保證保留的腸管的活力[4];2.如果有腸壞死或腸管有腫瘤,行腸切除后,根據腸管局部和病人全身情況決定是一期吻合,還是近端腸管造口、遠端封閉、二期造口回納,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結合本組資料,本人有以下體會:如為小腸梗阻,解除梗阻后,如腸管有壞死或腸管有病變,則切除該段腸管后,可行腸管一期吻合;如為右半結腸腫瘤繼發腸套疊,或左半結腸腫瘤繼發腸套疊、乙狀結腸扭轉腸壞死,若患者全身情況差、腹腔有污染、腸管水腫、炎癥較重,則主張分期手術[5];本組僅1例右半結腸腫瘤繼發腸套疊,發病10余小時即行手術,腸管無明顯水腫,給予均切除病灶后,一期吻合,其余右半結腸腫瘤繼發腸套疊3例,及乙狀結腸腫瘤繼發腸套疊3例及乙狀結腸扭轉3例,切除病灶后,均行腸造瘺術,術后恢復可。
機械性絞窄性腸梗阻進展迅速,如沒有及時手術,將發生腸壁壞死和穿孔,從而導致嚴重的腹腔感染和全身中毒,導致患者死亡[6]。所以要根據患者癥狀體征及相關檢查,做出準確的診斷,手術時機寧早勿晚,在腸管未壞死前,及時手術,才能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