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瀾滄老達保拉祜族蘆笙舞傳承考察記

2019-12-10 13:14:55黃振娟云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民族音樂 2019年2期
關鍵詞:文化

■黃振娟(云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2018年10月14日,隨著幾個拉祜族民間藝人老師坐了十幾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了瀾滄縣酒井鄉老達保村寨,初次單獨的田野之行,有些忐忑,但一路上藝人老師的熱情也讓我們放松了許多。從普洱市瀾滄縣城出發,沿著西雙版納方向行駛約42千米,綠樹掩映下,一個桿欄式建筑的村寨出現在眼前,寨口緩坡前有兩棵高約5米的葫蘆圖騰柱矗立在路邊,兩棵柱子之間由彩色五線譜線條環繞相連,上面點綴著音符,五線譜上鑲嵌著“老達保,快樂拉祜唱響的地方”幾個大字,還有書樣的石壁上刻著《快樂拉祜》這首歌的譜子,整個造型大氣又醒目,不禁讓人精神一振:老達保鄉村音樂小鎮到了!

■老達保拉祜族蘆笙舞文化概述

我們在村寨中總能看到熱情淳樸的拉祜族人民,村寨495口人中會彈琴、唱歌的就有200多人,音樂已經成為老達保村民生活的一部分,這與他們所處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是分不開的。

(一)老達保拉祜族蘆笙舞的生存空間

1.自然地理環境

(1)地理位置:老達保寨是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酒井鄉勐跟村的一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總面積約7.14平方千米,這里屬于小壩式的半山區,整個村寨的房屋別具一格,錯落有致。道路環山而行,路面屬于柏油路。從縣城到老達保的途中還可以看到哈尼族、傣族等特色村寨,這是典型的“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居住特點。

(2)自然環境:老達保寨自然環境優美,風光秀麗,是典型的原生態村落。據調查了解到,全寨有119戶,共495口人,該地區晝夜溫差比較大,日照時間充足,降水量豐富。因此,主要經濟收入以種植茶葉、甘蔗、稻谷和瓜果等為主。老達保民風淳樸自然,人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一眼望去梯田和茶園環繞相間,這里是拉祜族原生態音樂歌舞之鄉,被譽為“民族文化活態博物館”。

2.社會人文環境

(1)房屋建筑:老達保的民居住宅主要是分上下兩層的樁上木樓,在二樓會根據每個家庭的不同情況設置幾個火塘,供家里做飯、取暖之用,飲食和起居會單獨分開。一樓僅供堆放雜物,以前人們會在一樓養豬養鴨,現在人們生活質量提高,全村統一安排有一個專門養殖牲畜的地方。為了打造特色旅游小鎮,房屋有的也不像傳統的建筑那樣,有單獨蓋的廚房,也有為了發展旅游業而新蓋的賓館之類。老達保寨村民喜歡將蓋被放置干凈地面休息,也體現了拉祜族人民隨性的性格特征。

(2)語言文字:拉祜族語言屬于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分為拉祜納和拉祜西兩大支系。據李札思講,20個世紀初,來自英國的牧師為拉祜族創造了一種文字,但使用起來比較困難,學習的人很少。1957年,國家在英國牧師創造的文字基礎上又重新改編了一種拉丁文字的拼音文字,新改編的語言文字簡單易學,得到了拉祜人的認可。在老達保寨,平常人們均使用拉祜語交流。隨著漢族文化的影響,有不少的年輕人和傳承人會講漢語,老年人不太懂漢話。

(3)宗教信仰:老達保寨民信仰基督教,崇拜天神厄莎,他們認為耶穌是厄莎的兒子。老達保寨的教堂采用桿欄式樁上木樓結構,是在木樁之上搭建而成的雙斜面木樓,一樓堆放雜物,二樓為傳教處。根據對教堂傳道員李札襪的訪問得知:做禮拜的具體時間是跟著1926年來自英國的牧師學習到的。村民每周去教堂做禮拜的時間分別是周二和周六的晚上及周日全天。周日做禮拜的時間最長,有的時間段男女村民都可以去,有的時間段是男女分開去教堂做禮拜。

(4)姓名特征:拉祜人認為人們是從葫蘆里出來的,葫蘆就是他們民族的圖騰,傳說天神厄莎種下了一個葫蘆,里面出來一對男女,男的叫扎迪,女的叫娜迪,這兩個是拉祜族的祖先,所以拉祜族的男子名字普遍以“扎”字開頭,女子名字以“娜”字開頭,后面的名字以出生那年的生肖來定,如果名字相同則以具體的家庭住址的門牌號來區分。

(二)老達保拉祜族蘆笙舞的文化內涵

蘆笙舞是拉祜族傳統樂舞的一種文化符號,說起拉祜族就必須提到本民族的蘆笙舞,有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蘆笙舞反映了拉祜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對于維護民族團結、維系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1.對天神“厄莎”的崇拜

老達保的村民崇拜天神“厄莎”,他們認為“厄莎”創造了萬事萬物。蘆笙舞國家級傳承人李石開講:“天神厄莎造了天地萬物后,覺得非常寂寞,于是種了一棵葫蘆,葫蘆成熟了從里面出來兩個人,男的叫扎迪,女的叫娜迪。自此,扎迪和娜迪在一起繁衍后代。”天神說:“我創造了天地、人類和動物,也沒有誰來給我拜年。”第二年被人們聽見后,人們在臘月的時候就去挖山藥,拿回家后又不會做,扎迪說要做成太陽和月亮的樣子,于是才有了現在的糍粑。拉祜族以前沒有蘆笙,每年二三月份的時候風特別大,老鼠聽見風吹金竹的聲音就去咬金竹。天神的兒子聽到了老鼠咬金竹發出的聲音,就把金竹拿回家,但是沒有地方放,于是天神用蜂蠟把5個金竹黏合在一起,又搓出一些葫蘆籽,后來葫蘆籽發芽開花結果成熟了,把葫蘆摘下來打了5個洞,把5個金竹放進葫蘆里,吹出了5個聲音,于是有了葫蘆笙。第三年,所有人和動物都吹著蘆笙去給天神拜年,扎迪、娜迪說拿著豬肉和一對粑粑去拜年,天神看到后感動落淚,但那時候都不會跳舞,天神的兒子就教人們和動物跳舞,每個動物不一樣,所以它們有各自的舞蹈動作,人們也跟著學跳。為了感謝天神,人們每年都會去給天神跳蘆笙舞拜年。

直至今日,老達保寨民在農閑或聚會時圍成一團來學習和討論蘆笙舞,他們會因為討論過程中發生的趣事而開懷大笑,每次討論都對本民族的文化更加了解。在村民縫制的拉祜服飾和包包上、女子的發飾頭簪上到處可見葫蘆圖案,表達他們對于葫蘆的敬意。每當他們吹著蘆笙、跳起蘆笙舞都興致高昂,仿佛在與天神交流,祈求能得到天神的庇佑。如蘆笙舞中的《磕頭舞》便是對天神的膜拜,其舞蹈動作一進一退,雙腳跺地是對祭拜祖先磕頭時的模仿。

2.再現生產勞動

拉祜人自古以來勤勞淳樸,老達保的寨民一直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喜歌愛舞的拉祜族人民將舞蹈和勞動生產相結合,他們通過舞蹈的動作來展示勞作時候的場景,舞蹈動作根據勞作時所表現出來的內容而有所變化,或強勁有力或輕松瀟灑。例如:“磨刀舞”中磨刀的動作需要雙手握著蘆笙,用雙手一前一后的動作將磨刀時的畫面生動形象的表現出來。“割谷子舞”,割谷子的動作需要借助腿的左右變換來完成,用跳躍與雙腿的打開、收攏來表示將散落在四周的谷子聚攏成堆,展現出了勞作時輕松有序的場景。

3.模仿動物形象

拉祜族是“獵虎”的民族,經常靠打獵為生,自然跟動物之間少不了親密接觸,通過接觸人們慢慢地了解了各種動物的習性,在生活中會去模仿一些動物的形象。動物舞的模擬性比較強,需要借助手上動作和腳上動作,還有整個上身的俯仰動作,人們會根據不同的動物性格來變換舞蹈動作。例如:“老鷹舞”,跳老鷹舞的時候需要單腳站立,雙手上下揮動,模仿老鷹展翅飛翔的樣子。動物舞展示了拉祜人敏銳的觀察力和對生活的熱愛。

■老達保拉祜族蘆笙舞的傳承概況

蘆笙舞在10年前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得到國家、政府的支持和保護。在近些年來,蘆笙舞的活動場域也越來越多,蘆笙舞的日常排練為舞臺演出做準備,同時在一些節慶活動中也會出現。

(一)老達保拉祜族蘆笙舞的日常排練

老達保是快樂拉祜唱響的地方,村民們都能歌善舞,自己會編排歌曲舞蹈。他們白天要去地里干農活兒,晚上才有時間去排練蘆笙舞,這是人們一天最高興的時刻,大家聚在一起排練節目的時候就會無比開心,在排練的過程中他們會因為討論節目的趣事而哈哈大笑。我們問李石開老師:“你們白天累了一天,晚上還要跳舞,不累嗎?”他表示因為喜歡唱、跳,根本不覺得累,人們都非常享受這個過程,在他們的臉上看不出一絲倦容。我一直納悶,為什么這里的人們生活得那么快樂,每個人又那么的熱情友好?思前想后,可能與他們的信仰有關系,信仰基督教,使這里的每個人都很真誠善良,鄰里和睦。他們對待客人的那份熱心,讓人忍不住愛上了這里。

據蘆笙舞傳承人李石開講:“拉祜族蘆笙舞共有150多套,目前保存下來的只有83套。”每跳蘆笙舞時人們熱情飽滿,全村的大人、小孩一起歌唱跳舞,經常通宵達旦。尤其到了傳統的春節和葫蘆節,場面更是壯觀,少則數十人,多則上百人聚在一起進行表演,傳承拉祜傳統文化。流傳至今的蘆笙舞都是由男子排練,因為村民有“女子跳蘆笙舞對家里養豬養雞不好”的說法,因此女子跳的是擺舞。每當在跟村民的交往過程中提到蘆笙舞,我看到他們的臉上都是洋溢著滿滿的自信和喜愛,被他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所打動。

(二)老達保拉祜族蘆笙舞的節日慶典

據調查了解到,蘆笙舞在春節、葫蘆節、圣誕節等重大的節慶活動中都會出現。隨著現代化和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民俗文化會隨著環境和時代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最典型的就是拉祜族葫蘆節的文化變遷,以前拉祜族的各寨村民選在每年農閑的時候過葫蘆節,后來瀾滄縣政府把葫蘆節改為每年農歷的十月十五日,來慶祝天神厄莎的誕生。2006年瀾滄縣政府為了體現各民族之間相互友好,葫蘆節日期又變為每年陽歷4月8日、9日、10日,這一天瀾滄縣城幾個少數民族一起過葫蘆節,來帶動經濟發展,由原來的祭祀祈福活動變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一種娛樂行為。

1.春節

拉祜族的春節也叫作擴塔節,傳統過春節的時間和漢族的春節日期相同,不同的是拉祜族的春節分為男人節和女人節。這來源于一個小故事,拉祜族自古以來都是以打獵為生,傳說在很久以前,男子都外出捕獵,家里剩下女人和小孩,等男子們凱旋而歸的時候,春節已經過完了,有人提議再給男子補過個年。正月初一這一天人們不用干農活兒,在家休息,初二早上開始人們拿著粑粑和臘肉去給家里長輩或者辛苦一年的領導拜年。正月初一到初四是女人節,初五到初七休息3天。初八到初十這3天是男子的節日,人們有做游戲、打陀螺、釣魚比賽等娛樂活動。

2.葫蘆節

葫蘆節是拉祜族非常重要的民俗節日,在拉祜村寨到處都是葫蘆的圖案,他們認為人們就是從葫蘆里出來的。每年過葫蘆節的時候,全縣各族人們都要歌舞狂歡3天,老達保在過節期間,有兩天的拉祜族風情實景原生態歌舞展演,吸引大量的游客見證拉祜傳統文化。葫蘆節體現了拉祜人對祖先的崇拜和對自然的熱愛,而今也變成一種社會資源來服務當地經濟的發展。

3.圣誕節

自從基督教傳入拉祜山鄉,伴隨著基督教的圣誕節自然也帶進了拉祜人民的生活,每年在圣誕節到來的前幾天,村民開始準備節日用品迎接圣誕節的到來。節日當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要去教堂祈禱、唱贊美詩,祈求民族風調雨順、平安康泰。下午進行各種群眾性的娛樂活動,如拔河比賽、打陀螺比賽等,晚上還有歌舞表演,跳蘆笙舞等。圣誕節也具有拉祜族傳統的民俗節日特點。

除了這幾個節日外,拉祜族的新米節也會跳蘆笙舞,但隨著現代生活的沖擊,新米節跳蘆笙舞已不是硬性的要求。每個村寨過新米節的時間由稻谷成熟的時間而定,在每年農歷的七八月稻谷成熟時選一天過新米節。按照習俗,這天全寨的人都要在家準備過節,采摘瓜果、殺雞宰豬、收割成熟的稻谷,備辦豐盛的食物,大家一起慶祝新米的豐收。

■傳統的延續——家族傳承

傳承人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最主要的載體,老達保拉祜傳統文化的傳承離不開李石開一家人的杰出貢獻,以李石開為主的家族傳承承載并推動著老達保寨民間歌舞藝術的發展。

(一)李石開

李石開于2017年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蘆笙舞傳承人。他個子不高,黑黑瘦瘦的,但性格豪爽,樂觀積極。說起話來聲音洪亮,兩眼放光。跳起蘆笙舞更是目光深邃,嚴謹專注。從他的身上我們能看到作為一個老達保農民雙重身份的自信和自豪感。接觸過他的人都知道李石開老師性格最大的特點就是說話不出三五句,總會伴隨著一串爽朗的笑聲。快樂是會感染的,他似乎渾身上下總有使不完的力氣。

拉祜族的名字是按照屬相排列取名,李石開小時候叫李札妥,因為經常生病才改叫的現在這個名字。李石開從13歲開始跟著父親吹蘆笙,14歲時和兒時的小伙伴扎莫、扎兒一起隨著父親和舅舅學跳蘆笙舞,共有5位老師(爸爸李羅保、舅舅李扎戈、親戚李扎倮、叔叔李扎拉和舅舅李札襪)。1980年李石開與巖因村的李娜妥結婚,拉祜族的結婚習俗是剛結婚的男子要隨女子回娘家住幾年。李石開在妻子家上門有8年的時間,之后回到老達保,開始在村寨免費教村民學跳蘆笙舞,大概有20個學生。從1988年瀾滄50周年大慶到現在李石開經常去瀾滄各個鄉鎮教別人跳蘆笙舞,其他人沒有堅持學下來,就半途而廢了。

李石開最自豪的是教會了全村的人彈奏吉他。當李石開第一次聽見吉他的聲音,就被吸引住了,隨后跟著老師很快學會了吉他彈奏。1984年,盡管當時的生活條件還比較艱苦,但李石開因為非常喜歡,他用賣了一頭豬的錢買了村里的第一把吉他,開始教村里愿意學吉他的人,一個傳一個。而今,村里有近400人會彈吉他,經常聚集歡唱。

(二)李石開的父親李羅保

在李石開老師的陪同下我們來到李羅保老師的家中,他看到我們拜訪連忙拿出家中的凳子,并將灰塵擦去,在李石開老師的翻譯下他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李羅保小時候跟著父母住在酒井鄉巖因村,在他14歲的時候母親去世,后來李羅保一家就搬到了老達保老寨,1970年搬到了老達保寨。李羅保說自己從11歲開始學吹蘆笙、13歲開始跳蘆笙舞,一共有4個老師,分別是扎莫、扎海、扎發、扎約。他們小時候一起好幾個小伙伴會成群結隊地跟著老師學習,后來有的伙伴堅持不下去就沒有學,他和同伴張扎啊一直在堅持,都跳得非常好,可惜張扎啊現已去世。他們因為喜歡跳蘆笙舞,就自愿跟著長輩學習,也不用收取任何費用。白天如果干農活沒有時間學習蘆笙舞,就安排在晚上學跳。每逢過年過節時跳蘆笙舞的時間更多,村民親戚之間結群串寨互相跳蘆笙舞拜年。一直到現在,78歲的李羅保還會出現在寨子里的各種展演活動中。

(三)李石開的兒女李娜倮、李扎努和李札思

李娜倮13歲跟著父親學習吉他彈唱,16歲開始創作歌曲、編排舞蹈。身為快樂拉祜演藝公司的副董事長,她希望把拉祜族傳統文化繼續傳承下去,她也非常熱愛拉祜民族文藝創作,主要負責組織老達保的排練、演出、接待等活動,不僅是老達保的文藝骨干,還是展演中的主要演員。為傳承民族文化,她還為酒井鄉勐根村完小的學生進行傳承拉祜文化講解,讓學生從小就學習拉祜族民間歌舞藝術,使民族的傳統文化得到了傳承和保護。她所創作的《快樂拉祜》已經廣為傳唱,走向了全國甚至全世界。

李札努和李札思兩兄弟均在瀾滄縣城工作,但并沒有失去對拉祜傳統文化的熱愛。他們對蘆笙舞沒有過多的時間去學習,憑著對音樂的喜愛,他們也創作了很多曲子,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李扎努創作的《瀾滄——我的家鄉》。李扎思長年累月地在各地下鄉演出,積極地投身于民族文化工作的研究中,這是值得我們每個文藝工作者學習的。

(四)李石開的外孫張如達

“如達的蘆笙舞比有的大人都跳得好”,如達的爸爸張扎思講的時候一臉自豪。如達的蘆笙舞都是跟著外公李石開所學,這也說明了家庭的氛圍對學習蘆笙舞非常重要。李石開老師說:“如達3歲開始跟著我學蘆笙舞,小孩子比較貪玩,我就拿一些零食放在桌子上,他跳完一套路,我就獎勵他零食吃。”李石開也是充分利用孩子的特性去教蘆笙舞。剛開始只能一個舞步一個舞步地教,慢慢地加動作,每教一個動作李石開都會給如達講解舞步,每天做飯的時候如達就開始表演《舂鹽巴辣子舞》。如達4歲半的時候第一次在北京參加《民歌中國》欄目表演蘆笙舞,他還參加過北京衛視的春晚,去過香港演出,現在他在學校還成立了小型合唱團。

■結 語

每個民族文化的發展都有自己的文化內涵,拉祜族蘆笙舞盡管會受到現代化的浸染,但它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是不會改變的,蘆笙舞聚集著拉祜族人民的智慧。老達保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的符號、文化的載體,老達保傳統文化的傳承主體是拉祜人。以李石開一家典型的家族傳承,引領著老達保拉祜族傳統文化繼續向前發展。他們向世人展示出拉祜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向世人展示了一個團結、友好、和平的民族。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窺探文化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16
誰遠誰近?
繁榮現代文化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2
構建文化自信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0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 国产精品99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 青草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亚洲视频无码|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国产女人|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一级片一区|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伊人色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2021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一级黄色欧美|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妇女|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欧美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亚洲无限乱码| 亚洲三级影院| 欧美综合激情|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 91精品视频网站| 91麻豆精品视频|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极品| 婷婷亚洲视频|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亚洲免费成人网|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成人区|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一级特黄aa级特黄裸毛片 | 欧美日韩导航|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免费|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欧美亚洲第一页|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9| 欧美劲爆第一页| 性视频久久|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欧美区国产区| 国产18在线播放| 日韩激情成人|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