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東 宮玉明
摘 要:文中介紹蘇里格地區單井現場的傳輸現狀,通過對數傳電臺、無線網橋、VPN、光纜通信傳輸方式的技術分析,選擇Mesh網絡的單井傳輸技術,利用其多線程、數據并發、實時通信的先進技術,并經過現場實際傳輸測評,形成一套數據傳輸實時性好、網絡穩定性與可擴展性高、性價比較高的新型單井傳輸技術,更好地滿足單井現場截斷閥快速關斷、視頻實時監控、間歇開關和自動泡排等新工藝控制系統接入的實際需求。
關鍵詞:傳輸方式;Mesh網絡;網絡架構;iMAX 4G-LTE技術;低功耗;傳輸測評
中圖分類號:TP20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1302(2019)11-00-03
0 引 言
蘇里格氣田地處毛烏素沙漠,地質條件差,開發難度大,是典型的低滲、低壓、低豐度巖性氣藏。有效管理好上萬口氣井的難度較大,有人集氣站需9人駐站值班,單井人工定期巡檢,工作量大,成本高,效率低。
隨著工控領域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物聯網概念的推廣,工業設備自動化不斷提高,為了減少現場人員的工作,提高系統可靠性,對集氣站管理的自動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研究可減少現場人員操作,降低成本與安全風險,提高工作效率,達到減員增效的目的。
1 單井傳輸現狀
蘇里格項目部蘇5、桃7、蘇59區塊共管理1 000多口單井,單井至場站多為數傳電臺遠傳,由于電臺數據監控及圖像傳輸共用一條傳輸通道,拍照系統進行拍照時需要停止井口數據采集,單井數據每日累計中斷約半小時,嚴重影響生產數據的實時傳輸,監控中心在此期間無法查看井口生產數據,存在井口數據異常而又無法及時發現的安全隱患。由于采用輪巡的采集方式,因此數據采集及閥門狀態反應嚴重滯后。單井電臺傳輸如圖1所示。
目前,單井通信方式包括無線電臺通信和無線WiMAX、網橋通信兩種。
1.1 無線電臺通信方式
電臺井:將井口的油壓、套壓、流量計、截斷閥的485信號接入485隔離器,隔離器485信號接入電臺485信號。
1.2 無線WiMAX、網橋通信方式
WiMAX(網橋):將井口的油壓、套壓、流量計、截斷閥485信號接入485隔離器,485隔離器連接串口服務器,串口服務器用網線與交換機相連,繼而進入WiMAX(網橋)。
2 傳輸方式對比
數傳電臺:通信易中斷,數據傳輸實時性差。
常規網橋:當前市場無線網橋主要以點對點通信為主,通過大功率多跳技術形成組網,導致功耗大,產品根據傳輸距離劃分為不同的型號,維護復雜。
VPN技術:采用運營商無線信號覆蓋(頻率在1 200~1 800 MHz之間),在公網上建立企業專用網絡,前期投入少,但受到覆蓋范圍、故障責任劃分、帶寬資源、維護時效性及運行費用根據業務開展遞增等因素影響,適合城市或應用簡單的場所。
光纜通信:適合新建井場,隨著管線施工進行鋪設,帶寬高,運行穩定,但使用過程中容易受到環境變化或人為造成的中斷,隨著運行年限的增加,后期維護工作量較大。
各通信方式詳細參數對比見表1所列。
3 Mesh網絡
3.1 網絡架構
Mesh網絡[1]的建設將所有單井組網結構在整個油氣田區域進行整體規劃,就近形成路由關系,使用最佳路徑或路由進行集群。將同一根干管方向的單井群形成一個Mesh網通信集群,通過最優的LOS[2]路徑與中心站無線橋接,中心站經過油氣田內部專網匯集到作業區或廠級指揮中心。
基于Mesh無線組網結構[3],網絡數據全部使用TCP/IP協議傳輸,將原有基于本地總線的設備(如RS 485/232串口的RTU,PLC等)都通過IP虛擬串口實現匯聚。監控視頻直接采用網絡攝像機。基于Mesh網絡接入如圖2所示。
3.2 技術特點
3.2.1 免費頻段
根據環境設備工作在2.4 G或5.8 G免申請無線執照的頻段[4],并通過技術手段,解決了傳統無線網絡中信號干擾、數據延遲、組網能力差及運行穩定性不高等各類具體問題[5]。
3.2.2 距離與速率
采用室外高帶寬電信級無線Mesh用戶接入終端設備,空中速率[6]為150 Mb/s,每個設備滿足20 km以上的通信距離,并保證56 Mb/s以上的速率。
3.2.3 技術先進
采用專用的iMAX 4G-LTE技術[7],依托TDMA協議、TTD雙工、OFDM高密度調制等先進通信技術,滿足長距離、點對多點中繼通信,且設備類型簡單,只有井場與基站兩種產品,維護簡便。
3.2.4 低功耗[8]
發射功率小于500 mW,功耗小于5 W,滿足-40~80 ℃的環境應用,并通過覆膜工藝杜絕了野外風沙與雨雪的侵蝕。
3.2.5 快速部署
優化網絡布線,減少成本;模塊化施工,所有安裝件與線纜采用標準化方式,現場施工僅需按照接頭連接即可[9]。
3.2.6 業務靈活
通過自建的企業VPN網絡,除了滿足井場實時高清視頻和生產數據的通信外,還可根據需求實現管線井場巡護、應急通信和間歇開關井、自動泡排等新工藝技術應用。
3.2.7 集中維護
任意節點實現井場、站控數據與系統的實時更新及遠程集中維護,減少井上現場作業,降低管理成本。
3.2.8 語音對講
語音采用脈沖數字低功耗功放系統[10],實現作業區監控中心對井場的實時語音喊話。
3.2.9 綜合管理平臺
實現應急通信、視頻會議、智能巡護等多業務接入與綜合調度指揮。
3.3 傳輸測評
3.3.1 生產數據、視頻傳輸
生產數據、視頻同步傳輸測試如圖3所示。
存在問題:查看12路以上畫面時出現畫面卡頓現象,作業區無法存儲視頻。
原因分析:Mesh網絡帶寬實測達到65 Mb/s,每口單井視頻占用2 Mb/s,視頻錄制文件大小為216 Mb/天,當同時監控12路視頻并在后端存儲視頻時,帶寬占用達到100%,影響視頻的傳輸穩定性。
測試結論:網絡同步傳輸生產數據、視頻可行有效,視頻采用9畫面實時監控。
3.3.2 遠程喊話測試
遠程喊話功能測試如圖4所示。
存在問題:在無風雨雪天時,連續30 min以上遠程喊話,井口蓄電池會存在饋電情況。
原因分析:音柱待機時功耗小于0.1 W,但在通話條件下每分鐘功耗達到7~8 W,井口蓄電池容量為120 A·h,無法保證大功耗設備長時間運行。
測試結論:遠程連續喊話最大時長30 min,喊話功能可行有效。
3.3.3 井口闖入報警功能測試
闖入報警功能測試如圖5所示。
存在問題:井口采用高敏度偵測設置,闖入告警誤報率高達90%,在報警信息事件記錄中,誤報信息占用大量數據界面,監控人員無法輕易查看重要的報警事件。
原因分析:井口闖入告警功能通過后臺軟件,利用規定時間內井口畫面對比的方式實現,井口圖像發生變化(如樹木搖晃、異物飛入、攝像機抖動等)都會產生報警,需改進、完善井口安防設備。
測試結論:井口Mesh網絡通信正常,闖入報警功能需優化完善。
4 結 語
(1)Mesh網橋與電臺的材料費用持平,性價比較高;
(2)通過前期大量的試驗可知,Mesh網絡穩定性得到了充分驗證;
(3)Mesh網絡采用多線程、數據并發、實時通新的方式,可支持大規模批量開關井作業,不影響數據、視頻的正常采集;
(4)Mesh網絡可支持多業務拓展。
參 考 文 獻
[1]姜紅旗,康凱,林孝康.拓展寬帶接入的無線Mesh網技術[J].電信科學,2005(1):24-26.
[2]孟范立,董如意.無線Mesh網絡多路徑源路由理論分析[J].技術與教育,2019(1):5-7.
[3]谷坊祝,陳蕾.無線Mesh網絡組網技術分析[J].廣東通信技術,2007(4):7-9.
[4]秦瑩瑩.無線Mesh網絡路由協議研究[J].軟件導刊,2012,11(2):99-101.
[5]肜瑤,陳萬里.大功率干擾監測下無線Mesh網絡擾動容錯方案[J].科技通報,2015(2):128-130.
[6]趙增華,王楠,竇志斌,等.基于IEEE 802.11的長距離無線Mesh網絡[J].計算機學報,2012,35(6):1209-1222.
[7]官微,段紅光.LTE關鍵技術及其發展趨勢分析[J].電子測試,2009(5):22-24.
[8]陳萬里,李偉,柴遠波.無線Mesh網絡超低功耗技術分析 [EB/OL].[2013-04-08].http: //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201304-181.
[9]武睿哲,鄭尚志,許胤龍.無線Mesh網絡中的骨干網絡部署的優化[J].計算機仿真,2008,25(4):126-129.
[10]肖寧.基于廣義預測控制的數字功放模塊設計[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