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云飛



杜振高教授出生于武術世家,自幼習武,五六歲的時候就跟父親開始練習武術基本功和套路。他的父親杜仲勛1963年從北京體育大學武術系獲得第二學士學位,畢業后回到了唐山鐵道學院當教師。后調到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任教。
由于家庭的熏陶,杜振高喜歡運動,加之身體素質好,小學時游泳和短跑多次在全校拿過第一。杜振高尤其酷愛武術,父親看他是個練武的好苗子,最終同意讓他走專業武術的道路。父親教學工作很忙,所以給他寫了一張字條,讓他去什剎海體校找吳彬教練,字條上寫著:“彬彬,此有犬子振高,想練武術,望你解決為盼,仲勛。”吳彬與杜仲勛是大學同學,兩人還是上下鋪的室友,有著深厚的友誼,吳彬曾拿過第二屆全運會自由式摔跤冠軍,培養出李連杰等武術冠軍。在吳彬教練的建議下,杜振高便在體校跟著梅慧智教練學習摔跤、散打五年。良好的身體素質、名師的指導,加上刻苦的訓練,杜振高的競技水平迅速提高,幾年里,他四次獲得北京市青少年古典式摔跤冠軍。18歲從體校畢業時,正好中國第一支特種部隊成立,杜振高就被特招入伍了,這時候是1982年10月份。由十五軍偵察連精英組建的公安部警字七二二部隊,當時也從空軍二預校挑選飛行員,杜振高因格斗技術突出,多次在部隊比武考核中名列前茅,到了1985年4月,他當上了該部隊第一任搏擊教官。1985年至1989年間連續五次獲得全國武警部隊、公安系統、軍警格斗大賽及全國武術散打比賽75公斤級冠軍,1988年在全國軍警格斗大賽上僅用2.6秒就將對手打下擂臺,杜振高成為我國最年輕的中國武術八段及最年輕的武術國際級裁判。
杜振高先后擔任中國武警特警學院搏擊教官、教研室主任,編著出版了《搏擊技術》《擒拿與反擒拿》《徒手奪兇器》《使用防身絕技》《格斗與控制》《防衛絕技300招》等39部著作。他經常對學生說:“習武如做人,做人如習武,招招都是真功夫,不能做假。”他從事特警搏擊教學三十多年,培養軍警特戰人才近萬人。他帶領學員們600多次成功地為國家領導人和139個外國使團表演,10余次應邀出國執教執裁。因為成績突出,他在部隊獲得了很多榮譽: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他還被評為武警部隊第六屆十大忠誠衛士、全軍優秀黨員、全軍育才金獎、全國勞模大會英模代表、共青團中央十二大代表、北京市先進文明個人、全軍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他在特警學院帶過的學生中走出了很多大校、將軍,學生們在公安、軍警特戰的崗位上為國家和社會盡義務、作貢獻。
杜振高教授說,一個民族的復興,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體育,體育強,這個民族才會強。中國武術不同于一般的體育項目,是我們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通過練習武術,不但可以強健體魄,還可以培養人的拼搏向上精神,我們一定要繼承和弘揚這項民族傳統運動。
杜振高文武雙全,不但是武術名家,還是一位擅長詩詞對聯創作的書法家。在書法的學習上,他酷愛隸書,取法乎上,上溯秦漢,下啟明清,頗有心得。觀千劍而后識器,最后他對伊秉綬的隸書情有獨鐘,于是朝乾夕惕,臨池不輟。但他師古而不泥古,對當代名家也多有借鑒,曾先后走訪范曾、王西京、梅墨生、田雨霖、楊再春、張銅彥等名家。于是其隸書風格日益鮮明,他用筆沉著,結體寬博,縱向取勢,氣象渾穆,格調高雅。他用篆書的筆法來寫隸書,橫平豎直,筆畫遒勁飽滿,粗細相近。章法別具特色,四面停勻,富有裝飾之美,誠如梁章鉅“愈大愈壯”之評,而富有廟堂之氣象。
有志者事竟成,杜振高教授的書法水平不但得到了業界的認可,也深受大眾喜愛。其作品先后刊登在《解放軍報》《人民武警報》《全球功夫》《中國藝術博覽》等報刊上。近幾年,他的書法作品獲得過第五屆全國公安系統“衛士之光”美術書法攝影大賽書法類特別獎,以及“中韓議員公務員書法展”優秀獎等獎項。不少作品被企事業單位及國內外友人收藏。
毛澤東主席曾說要“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文武兼修、文武兼擅,這是很多武者的追求,也是眾多文人的夢想。杜振高先生就是一個很好的明證!
杜振高:武警特種警察學院搏擊教授,專業技術四級,多次奪得全國軍警格斗大賽和武術散打比賽冠軍。中國武術八段,武術散打國際級裁判員。多次擔任亞運會、全運會、全國大學生武術散打比賽及國內外搏擊、格斗類比賽裁判工作,2017年任全運會武術散打仲裁委員。在國際軍事格斗大賽及教學中,曾獲羅馬尼亞憲兵部隊“特殊貢獻獎”,哈薩克斯坦近衛軍司令員頒發的“近衛軍勛章”。教學科研之余,雅好詩詞,寄情翰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