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蘇女士于2016年6月5日入職某公司,崗位為業務部文員專員,蘇女士與公司簽訂了為期三年的勞動合同。2018年12月份,蘇女士查出懷孕,因為需要定期產檢,向領導說明了情況。2019年春節后上班,領導找蘇女士談話,因為公司效益不好,戰略性裁員,蘇女士所在的部門首當其沖,但是鑒于蘇女士孕婦的身份,不能被裁掉,所以將蘇女士調到市場部。但是市場部的工資比業務部的工資要低2000元左右,蘇女士如果接受就干,不接受的話,公司愿意給蘇女士經濟補償金從而雙方解除勞動合同關系。蘇女士不愿解除勞動合同關系,于是來到法律援助工作站進行法律咨詢,公司這樣做是否合法?
說法: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婦女在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受特殊保護。工作崗位是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從法律角度來講,調整工作崗位屬于對勞動合同的變更。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變更勞動合同需要經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一致,應當采用書面形式。一般情況下,不管女職工是否處于孕期,用人單位調整其工作崗位,都需要在協商一致的情況下進行。如果未經協商,用人單位隨意調整工作崗位,將違反相關的法律規定。《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任何單位不得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職工的工資,辭退女職工,單方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女職工在孕期不能適應原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醫療機構的證明,予以減輕勞動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夠適應的勞動。
女職工孕期,享有不被降低工資的權利。即使用人單位為了照顧女職工,減輕其勞動量或者安排女職工到其他能夠適應的工作崗位,其工資待遇也不應該被降低。另外,不得降低女職工工資的這一特別規定,保護期限從女職工懷孕開始,要一直持續到女職工哺乳期結束,在這期間,如果用人單位隨意降低女職工工資,都涉嫌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