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歷史,我們所走過的是一條滄桑曲折而又充滿活力的偉大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寄托著無數先輩先烈的夙愿和期待,凝結著全體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心血,匯聚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和希望。這條道路是我們創造出舉世矚目發展成就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們滿懷信心堅定走下去的動力源泉,我們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0月28日至3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京召開。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并就《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新華網發表評論說。
“久困于窮,冀以小康。再過1年多,‘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誓言就會成為現實,中華民族擺脫貧困的千年愿景即將夢圓。‘當驚世界殊的脫貧奇跡,馳而不息的脫貧腳步,是2020年為絕對貧困畫上句號的最強底氣。在脫貧攻堅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我們頻道不換、靶心不散,必能迎來新的歷史性跨越。”
——10月17日是第六個國家扶貧日,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之年,千千萬萬“扶貧人”盡銳出戰、迎難而上,集全社會之力,凝聚起脫貧攻堅不松勁的強大合力,必能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人民網發表評論說。
“越到緊要關頭越不能‘一篙松勁,越是爬坡過坎越應‘咬定青山,思想上不放松、標準上不降低、力度上不減弱,以燕子壘窩的恒勁、螞蟻啃骨的韌勁、老牛爬坡的拼勁,不停步、永向前,才能登頂作風建設路上的‘十八盤,實現海晏河清。”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日前發布數據,2019年以來,截至9月30日,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40768起。今年中秋、國慶期間,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開設的“四風”問題監督舉報曝光專區,分2期曝光16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案例,且均為首次向社會公布。《中國紀檢監察報》發表評論說。
“我們每個人都要為老齡化做準備,既為自己做一個全職業周期的物質準備,也做好‘想得清、放得下、看得開的心理準備,達觀、寬容、自主,真正像孔子說的那樣‘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從從容容體面地老去。”
——認識老齡化的基本國情,人人“知老”“尊老”,就能以制度優勢、文化優勢,創造一個老年友好型社會,使我們每個人都能體面地老去。《光明日報》發表評論說。
“現代化進程帶來了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年輕人白天基本沒有時間在家照顧老人。老人在白天基本處于空巢狀態,來自家庭成員的照顧十分有限。老人既沒有享受到家庭養老的親情溫情,也沒有享受到社會養老的互助快樂,但日本推出的‘托老所就很好地化解了這一難題。老人白天可以在托老所接受照顧,晚上回家感受家庭溫暖。這樣,既能在家庭力量不足時,用社會力量來補充,又可不用違背自己的傳統觀念,‘住在家里。一舉兩得,不可謂不好。”
——近日,在同樣面臨人口老齡化挑戰的日本,一種名為“托老所”的服務應運而生,而且廣受歡迎、發展迅速,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齊魯晚報》發表評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