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瑤
同學們好,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國學講堂為大家帶來了慷慨激昂的愛國故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華夏兒女保家衛國的赤膽忠心與風骨氣節。先來讀一讀原文吧。
秦王怫(fú)然怒,謂唐雎(jū)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頭搶(qiāng)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guī)也,白虹貫日;要(yāo)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jìn)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gǎo)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náo),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怫然:盛怒的樣子。
2. 布衣:平民。古代沒有官職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稱布衣。
3. 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也不過是摘掉帽子光著腳用頭撞地罷了。徒,光著。跣,赤。搶,撞。
4. 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專諸,春秋時吳國人。公子光想殺王僚自立,就派專諸把匕首藏在魚肚子里,借獻魚的名義刺殺了王僚。“彗星襲月”和下文的“白虹貫日”“倉鷹擊于殿上”都是自然現象,把這些現象同人事聯系起來是古代迷信的說法。
5. 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心里的憤怒還沒有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征兆。休,吉祥的預兆。祲,兇險的預兆。
6. 縞素:白色的絲織品,這里指穿喪服。縞,白絹。素,白綢。
7. 秦王色撓:秦王變了臉色。撓,屈服。
8. 長跪而謝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古人沒有凳椅,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靠在腳跟上。為了向對方表示敬重,上身挺直,臀部離開腳跟,就是長跪。謝,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