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福全
脫貧摘帽以后,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新增扶貧項目133個,整合財政涉農資金5962萬元,爭取省里專項扶貧資金3678萬元,新增各類扶貧資金9.38億元。
抓返貧阻擊。堅持幫扶、政策、項目“三不變”,確保措施不減、干勁不軟,克服“盲目樂觀、松勁歇氣”的情緒,加強貧困動態監測和返貧預警阻擊,持續抓好產業提升、就業促進、集體經濟發展、群眾增收等工作,實現已脫貧戶不返貧、非貧困戶不致貧。
治理新問題。圍繞現行扶貧標準,緊盯收支、住房、教育、醫療、飲水、用電等關鍵環節,在全區開展“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活動,強化幫扶力量,做好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工作,典型帶動,政策幫扶,合圍整治扶貧領域的新問題。
統籌化推進。在項目實施、環境整治、產業發展、新風養成等方面統籌謀劃、一體考慮、聯動推進。處理好貧困村與非貧困村、貧困戶與非貧困戶的關系,破解脫貧攻堅工作不均衡、不平衡問題,縮小貧困村與非貧困村、貧困戶與非貧困戶的發展差距。抓產業發展,鼓起群眾的錢袋子;抓文化建設,實現精神扶貧,振興鄉村文化,讓群眾的腦子富起來;抓黨建引領,培養農村人才,強化鄉村組織,夯實農村根基。
為持續鞏固“脫貧摘帽”成果,利州區堅持“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保持指揮部機制不變,保持專項指揮部機構不變,保持專項督查巡查機制不變,做到掛包單位不變、掛包領導力量不變、掛包干部不變、掛包責任不變、幫扶機制不變。
全區35名縣級領導干部、119個幫扶部門、129支駐村幫扶工作隊、125名駐村第一書記、2842名幫扶干部,不松勁,不歇氣,繼續參與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確保脫貧攻堅焦點不散、靶心不變。三堆鎮小河村脫貧戶吳國玉老人說:“原以為村子都脫貧了,幫我們的干部們不回來了,哪曉得還經常來講政策,出點子,爭取發展新項目。”
同時,開展“百企進百村”行動,增強社會幫扶力量。通過招商引資,拓展幫扶成效。補齊短板夯實基礎設施
白朝鄉曾經是利州區最貧困的鄉鎮。利州區結合白朝鄉自然山水特色,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按省級公路標準,修建了寶輪鎮至月壩村38公里長的公路,并將公路沿線打造成春觀花、夏避暑、秋賞葉、冬玩雪的鄉村旅游勝地。
利州區爭取國家投資5.6億元,在大石鎮綠化村新建庫容量近1500萬立方米的雷家河水庫,徹底解決大石、龍潭因干旱嚴重缺水的問題。爭取國家投資7億元,在榮山新建庫容量達2690萬立方米的漁洞河水庫,為榮山鎮發展農業提供豐富的水資源。
全區啟動實施土地整理項目40個、水土保持項目4個,電力扶貧項目9個,解決6個貧困村安全飲水、正常用電問題,有效改善了貧困村的基礎設施條件。
發展產業提升脫貧成效
利州區農業發展突出的特色就是“服務城市、富裕農村”。為此,利州區全面鞏固提升9個萬畝農業園區,全域推進“現代農業園區、村特色產業示范園、戶辦產業小庭園”三園聯建,新建高端優質農產品產業基地2個、村特色產業示范園28個、戶辦小庭園4681個,新建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12個,解決貧困戶就業260人。
利州區先學先試,率先啟動三江現代農業園區、鄉村振興月壩實驗區、龍潭鄉村振興示范帶和14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累計投入資金5.8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