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肖榮
近年來,水富縣全縣在本地就業的農民工會員4337人。水富縣總工會切實維護農民工基本權益作為工會維權重點工作來抓,堅持公平對待、一視同仁的原則,積極推動形式尊重、善待、服務農民工的社會氛圍,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創新入會形式,從組織上凝聚農民工。最大限度地把廣大農民工吸收到工會組織中來,使農民工團結起來、凝聚起來、壯大起來,是農民工維權工作的組織保證。為此,我們努力創新農民工入會形式和組織模式,確保農民工穩定入會。一是加強建設領域工會組建。依托工程項目部建立工會聯合會,把項目工地中相對獨立的施工單位作為聯合工會的會員單位,對外來施工隊伍進行整體覆蓋。借助縣住建局管理的力量,開展房地產開發行業企業集中建會工作,要求在縣城從事經營活動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都要依法組建工會,否則將取消企業安全生產、重點工程立功競賽等評優評獎資格。二是加強勞務工入會和會籍管理,對農民工相對集中的食品加工、餐飲等行業企業,采取重新登記勞動用工情況、補充吸納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吸收他們入會,對于在已建會企業務工并同企業建立了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農民工,要求基層工會組織將他們一個不漏地吸收進來。三是依托鎮(辦)、村、社區工會。縣工會及時協調,各鎮(辦)總工會根據要求,加大對鎮(辦)、村辦企業組建工會工作的指導。
二、抓機制,從源頭上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將農民工維權工作納入工會維權工作之中,建立由工會、勞動、發改、住建等部門參加的農民工勞動爭議仲裁調解,凡涉及農民工的勞動爭議,縣總工會參與仲裁調解。建立由工會、勞動、工商、稅務、建設、衛生、教育等部門參加的農民工維權協調機制,及時通報信息、協商相關事情。針對工程建設中不同程度存在的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積極與縣住建局協調,水富縣建立了《欠薪案件仲裁快裁快審制度》《農民工工資應急周轉金制度》《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機制》《建設工程領域農民工工資拖欠處理責任制度》等制度。
三、抓勞動合同簽訂,提高勞動合同履約率。指導和幫助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在農民工較多的建設、加工、餐飲等行業企業積極推行用人單位與農民工進行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協商合同,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督促用人單位與農民工依法簽訂和履行勞動合同,不斷提高勞動合同的簽訂率和履約率。
四、抓執法檢查,從行動上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一是以縣人大開展執行檢查為契機,積極協調各方面的關系,把農民工勞動用工、工資報酬、社會保障、勞動安全衛生等問題列入人大執法檢查的內容;二是與縣政協聯合針對農民工狀況開展視察調研;三是與勞動監察部門配合開展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四是深入企業,督促用人單位落實法律法規,特別是深入鄉鎮制造加工企業、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嚴肅查處用人單位侵犯勞動者權益的行為,切實保障農民工的生命健康權和勞動經濟權。
五、抓幫扶,解決農民工的急難問題。把農民工納入困難職工幫扶救助體系。一是把農民工作為節日期間送溫暖的重點,積極開展走訪慰問活動。近年來,縣總工會走訪慰問患病、特困農民工225人次,占救助對象的17.9%。二是將困難農民工子女列入“金秋助學”范圍。近兩年,開展的金秋助學活動中,資助考上大學和在讀大學的困難農民工子女31次,占所資助對象的18%。
六、開展活動,從精神上關愛農民工。根據省總、市、縣相關精神,在全縣組織開展了以“四送”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維護農民工權益、發揮農民工作用”宣傳月活動,制定了實施方案,組織機關干部走上街頭,為農民工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解答農民工提出的問題,深入建筑、餐飲等企業發放《農民工維權手冊》5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詢、援助服務300人次。深入到火車站、汽車客運站、各鎮(辦)為農民工送去文化、科技、醫療等服務。
七、典型帶動,促進農民工維權工作的開展。云南水富縣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水富金明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水富理世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等是我縣發展起來的一批民營企業,農民工占職工比例的80%以上,企業對農民工在工資發放、勞動合同簽訂方面的工作規范,公司對農民工的勞動安全比較重視,對困難員工幫扶救助力度較大,通過召開現場會,組織參觀,配合省總、市、縣總工會開展調研等形式加以總結推廣,從而促進農民工維權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