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沒有鄉村的有效治理,就沒有鄉村的全面振興。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鄉村治理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和創新鄉村治理,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讓農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關于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重要配套性文件,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全國鄉村治理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安排。鄉村治理體系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任務,文件明確了近期目標,也提出了一些長期目標。為了保證這些措施落實到位,《指導意見》提出了四個方面的要求:
第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鄉村治理工作擺在一個重要位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中,各地將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工作納入鄉村振興考核,將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工作作為每年市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推動層層落實責任。
第二,建立協同推進機制。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涉及黨委和政府很多部門,需要密切配合,黨委農村工作部門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強化統籌協調、具體指導和督促落實。其他相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強化政策、資源和力量配備,加強工作指導,做好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第三,強化各項保障。各級黨委和政府需要加強鄉村治理人才隊伍的建設,聚合激活各類人才資源,充實基層治理的力量,增強鄉村治理體系的活力。要加大投入保障,健全以財政投入為主的穩定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要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讓基層干部從文山會海、迎來送往中解脫出來。特別是文件專門提出,不能把政府部門的工作都攤派給村級組織,原則上各種政府機構不能在村里設立分支機構,真正要下大功夫治理村級組織迎評多、會議多、考核多的問題。
第四,加強分類指導。對《指導意見》部署的工作內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分類確定落實措施。對于需要普遍執行和貫徹落實的政策措施,要加大工作力度,逐級壓實責任,明確時間進度。對于需要探索的事項,要組織開展試點,鼓勵基層大膽實踐、勇于創新,形成適合本地的鄉村治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