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東旭
(東北大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陽 110013)
Fluent 是用于模擬具有復雜外形的流體流動以及熱傳導的計算機程序。其功能及特點如下:完全非結構化網格;定常(穩態)/非定常(瞬態)流動模擬;先進的動/變形網格技術;多網格支持功能;多重數值算法;先進的物理模型。
陽極焙燒爐的核心部位為火道,燃料在火道內燃燒,產生的熱能通過火道墻傳遞給火道外的陽極炭塊,并將陽極炭塊產生的揮發分引入到火道內燃燒。因此火道內燃燒過程與溫度分布是我們研究的重點內容,而要想研究燃燒過程與溫度分布就需要研究火道墻的結構?;鸬缐Y構主要有“W”型火焰系統和“W+V”型火焰系統。
本次選用國內已投產運行的某“W”型火焰系統焙燒爐為研究對象,通過實際測試得到的邊界條件,進行穩態數值模擬,分析加熱階段燃燒過程及溫度分布,從而對現有火道墻結構進行優化,改善燃燒場及溫度場,最終提高陽極質量。
基于對稱性原理,計算的控制體積在x方向取火道的中心線到相鄰料箱中心線距離,y方向取料箱頂部到底部距離,z方向則為爐長方向從冷風進口到排煙架出口距離。
計算時只要爐長方向(z方向)的節點劃分足夠細,就可以將焙燒爐的料箱(包括火道墻、填充料和陽極炭塊)與相應火道假設成一個逆流熱交換模型。計算中陽極炭塊、填充料以及火道墻的熱物性都假設為溫度的函數。料箱傳熱則只討論二維情況(x,y方向)。
能量平衡方程 :

傳熱方程:

動量方程:

燃料:天然氣,熱值:36300kJ/Nm3,用量:7.4Nm3/h
空氣進口 :70Nm3/h,0Pa
煙氣出口 :95Nm3/h,-5Pa,V=0.75m/s
(1)流場分布。由圖1可知,最高流速出現在火道噴口處,而端部、底部及死角處流速最低,由于隔墻的阻礙,使火道內呈現“W”型結構,延長氣流在火道內流過的時間,使燃料及揮發分能夠有充分時間燃燒。頂部2處及底部1處開口,同樣流速較高,這個種短路使得氣流分配更加合理。圖中拉磚的布置不僅僅是火道墻結構的增強,同樣起到擾流的作用,使氣流能夠均勻分布在火道內。

圖1 流場分布
(2)火道墻溫度分布。天然氣在順著高溫煙氣流動方向噴入到火道內,由圖2可知,天然氣遇到補充的空氣后在燃燒區域內溫度增高,而入口的溫度以及死角的溫度最低,這些低溫區域恰好也是速度最低區域,這是因為速度高的區域,氣流流動快,對流和輻射換熱效果明顯。因此需要進一步優化拉磚,使其整個火道墻溫度分布趨于均勻,這樣才能減少陽極上下部溫差,提高產品質量。

圖2 溫度分布
(3)濃度分布。由圖3可知,作為產物在入口處濃度最低,在進入第一個燃燒區后他們大量生成,含量進入最大值。第二個燃燒區后由于氧氣的消耗使其燃燒反應減弱,相應的產物生產也開始減少,直至不發生反應。

圖3 CO2濃度分布
由圖4可知,當助燃空氣剛剛進入火道內,此時的氧氣含量最大,當遇到天然氣時,開始劇烈燃燒,含量急劇下降。由圖中對比可見,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分布恰恰相反,符合燃燒規律。

圖4 O2濃度分布
(4)壓力分布。在實際生產操作中,是通過負壓來調節火道內燃燒狀態?;鸬镭搲捍?,則揮發分通過火道墻磚縫滲透到火道內的速度快,揮發分具有很高的熱值,能夠大大降低天然氣能耗,但不利于瀝青的析焦;火道負壓小,則揮發分滲透的慢,不利于能耗,但會對瀝青的析焦有好處。因此合理的負壓需要根據產品質量及能耗綜合考慮。由圖5可知,燃料進口處負壓最大,而預熱空氣進口處負壓也大,但經過一個燃燒區后,負壓平穩,整體負壓差不大,說明爐子密封較好,降低了負壓的平均水平。

圖5 壓力分布
根據以上的模擬分析,我們可形象的了解火道內的各種工況,并根據結果結合現場實測數據,來修正我們的邊界條件,使其更接近實際,指導后續的模擬分析。證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后,通過模擬分析修改火道墻結構,從而不斷的優化設計,提高陽極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