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捷克特派記者 于洋
捷克首都布拉格市議會于當地時間12月12日通過與臺北市締結為姐妹市的議案。由于布拉格市政府對該議案進行了長期炒作,因此布拉格議會各政黨在投票前就已作出選擇。在市長賀瑞普進行簡短說明后,市議會直接進行表決通過。
捷克是最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國家之一,捷克政府也長期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但去年歐洲右翼的海盜黨候選人賀瑞普出任布拉格市長后,宣布廢除前任市長與北京締結的姐妹市協議中關于一個中國政策以及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領土的條款。此外,他還在今年見了西藏“流亡政府”頭目。“德國之聲”評論稱,這一連串的動作不但沖擊了捷克的國家外交政策,更為捷中關系發展制造了不少風波。
針對布拉格的做法,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今年10月發表聲明,宣布北京市解除與布拉格市友城關系并暫停一切官方往來。聲明指出,捷克布拉格市新一屆市政當局主要官員等人,無視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國際社會共識,不顧中國嚴正立場和強烈反對,屢屢在臺灣、涉藏等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重大問題上采取錯誤行動并發表不當言論,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公然挑戰同北京市的友城關系,造成惡劣影響,北京市對此表示嚴正抗議!另外,中國駐捷克大使館10月8日表示,布拉格市的行為可謂背信棄義,破壞中捷關系和兩國地方交流合作氛圍。
今年38歲的賀瑞普在讀書期間曾在臺灣實習過一個月,棄醫從政后在捷克政壇一直籍籍無名。由于捷克地方選舉不是直選,海盜黨在去年布拉格市議會選舉中成為第二大黨,并與排名第三三、第四的政黨組建聯盟,他才以海盜黨頭號候選人身份成為市長。捷克媒體普遍認為,若非出格的反華言行,賀瑞普至今也不會引起多少人注意。
過去兩天,布拉格市議會通過的議案在臺灣島內幾乎沒引來什么反應。《聯合報》《自由時報》以及“今日新聞”等媒體都只發了一個簡短的消息,更冷的是到昨晚記者發稿時,這些媒體的報道下沒有一名網民發表評論,臺當局官員也未見就此發聲。對于布拉格到底能得到什么,多方只具體地提到一點:布拉格動物園可能會得到臺灣方面贈送的穿山甲。
一位長期研究中捷關系的捷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賀瑞普的反華情緒本來就濃厚,西方和臺灣媒體的炒作更是加深了他對中捷關系的誤判。英德美等國媒體都對其做過報道甚至專訪,對一個政壇無名小卒來說,這種關注度讓他“受寵若驚”,讓他覺得可以借機撈取政治資本,這是對國家極其不負責任的政客投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