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語
也許你學會了很多技巧來管理自己的焦慮,比如呼吸技巧可以讓你的神經系統冷靜下來,運動能夠轉移憂慮情緒等。但有沒有可能從更深層次上減少你的焦慮,讓你能成為一個不那么焦慮的人呢?
焦慮是精神、情緒和身體癥狀的復雜混合體,它與一個人多年,甚至幾十年的長期習慣有關。例如,有高度社交恐懼癥的人可能有一種思維慣性,認為其他人覺得自己很“怪異”,這種思維模式可能通過數千次互動而得到加強,并很難被打破。
多項研究表明,你確實可以成為一個不那么焦慮的人。當然,這并不是說很容易做到。這需要一個系統的計劃來重新規劃我們的習慣。因為焦慮會影響你的思想、身體和精神,你需要訓練新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你可以用來重新訓練大腦的方法。從本周開始,你可以選擇其中一個策略,并堅持每天進行訓練。
認知策略
★ 練習賦予自己力量的思維方式。如果你非常焦慮,焦慮的想法甚至可能從你早上起床前就開始了,比如擔心那些“如果怎樣就會怎樣”的事情,并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應對一天的挑戰。
因此,從早上醒來,你就可以開始練習那些能給予你力量的積極的思維方式,例如,“今天,我想要的都已擁有了”或“今天,我同樣可以使用一直支持我走到現在的力量”。寫下你要告訴自己的想法,并帶在身上,一天中隨時可以拿出來翻看。
★ 改變你與焦慮的關系。你越想避免焦慮,它就越容易支配你的生活。因此,作為一個不那么焦慮的人,一個可靠的方法就是把焦慮視為不可避免的。
當你發現你在努力讓自己不感到焦慮時,不妨把注意力轉移到當下要做的事情上。例如,如果你對演講感到緊張,不管焦慮的程度如何,都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演講內容上。
你也可以改變你和憂慮的關系。如果你長期憂慮,你至少會暗示自己對哪些事情應該擔憂或者對哪些事情必須擔憂。事實上,憂慮毫無用處,它既無法減少半分未來我們的悲痛,也無法激勵我們,更無法讓我們有效地解決問題。當你發現自己對某事感到憂慮時,要允許自己轉移到實際可控的處境中。
行為策略
★ 做一些讓你害怕的事情。焦慮和逃避是密切相關的,我們越是逃避某些任務和情況,我們就越感到焦慮,反之亦然。你可以打破這個循環,養成面對讓你焦慮的事情的習慣,而不用逃避或拖延。從你一直拖延或稍微有挑戰性,并能輕松贏取的小任務開始,并不斷向更難的方向進步。
★ 照顧好你的身體需求。我們的身體狀態可以對焦慮產生影響,而焦慮也常常會通過睡眠障礙、飲食不良和不規律的運動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你可以用一些小方法來更好地照顧自己,比如每周堅持鍛煉5天,或者專注于更營養的飲食,保證三餐都要規律,還要注意你的睡眠習慣。身體感覺良好也可以改善你的心理和情緒狀態。
正念策略
★ 安排寧靜時光。焦慮迫使我們片刻不得安寧,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你要為自己每天找出片刻的寧靜時光,可以是一種正式的冥想練習,比如花幾分鐘專注于呼吸,或者只是一邊欣賞外面的鳥兒一邊喝茶。當你停止思考和做事的時候,你的神經系統才有機會進入一個更放松的領域。不論你在做什么,通過把注意力集中到當下,都會讓你走出對未來的焦慮。你可以在這些寧靜的時刻中得到真正的休息。
★ 接受不確定性。當結果未知時,焦慮來自我們執著于事情按照某種方式發展的希望。但無論好壞,生活都是不可預知的。我們永遠無從真正知曉事情會怎樣發展,這也許令人恐懼,但這也是讓生活變得有意義的原因。當我們能夠掙脫掉那些必須按照“我們的想法”行事的思想包袱時,我們就可以擺脫對未來的焦慮了。取而代之的,我們也可以用一些令人驚訝的冒險經歷來擁抱生活。
微笑著面對生活
記住,這些訓練方法中的每一種都對另外那些有著加強作用。例如,接受生活的不確定性,會讓你更愿意嘗試那些令你害怕的事情。當你對某一方面進行訓練時,其他方面也會得到鞏固。
你還要記住,期望成為一個完全不焦慮的人是不現實的。某種程度的焦慮是不可避免的,有時你還會發現你的焦慮是壓倒性的。但是,通過集中和持續地練習,你就能夠降低自己的典型焦慮水平。
最后一個建議就是——多微笑。這聽起來很簡單,但微笑對你的焦慮情緒有著驚人的影響。慢性焦慮往往會導致更嚴重的后果,帶來緊張、壓力和更多的焦慮。所以當你的焦慮感逐漸增強時,不如讓嘴角掛上一絲微笑,看看究竟會發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