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女性生殖健康,不僅是為了保護我們寶貴的生育能力,還能有效預防婦科疾病、延緩衰老、保持整體健康狀態,并有效地提高性生活質量。那么,常見的女性生殖健康問題都有哪些?應該如何應對呢?
殺手之一: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就是子宮內的正常組織種植在了身體其他部位。它可能附著在卵巢、輸卵管、子宮外部、腸道或腹腔其他部位上。隨著月經周期激素的變化,這些組織會分解,并可能在經期前后引起疼痛,以及慢性疼痛性粘連或疤痕組織。全球約有2億名女性正在飽受子宮內膜異位癥所帶來的痛苦。
子宮內膜異位癥疼痛可以從第一次來月經開始。如果青少年的經期疼痛對生活影響很大,應該去看醫生。第一步可能是跟蹤癥狀并服用止痛藥,后期的治療選擇與成人相同。
對大多數女性來說,子宮內膜異位癥會隨著絕經期而消退。有些女性在懷孕期間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癥有所緩解。在某些情況下,癥狀可能會消失。大約三分之一患有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女性會發現她們的癥狀自行消失了。
子宮內膜異位癥癥狀
★ 月經前期、中期、后期的痛經是最常見癥狀。對一些女性來說,這種疼痛可能會導致喪失行動能力,有可能發生在性生活期間或之后,也有可能是排便期間。有時會導致骨盆和下背部持續疼痛。盡管如此,還有許多患者癥狀輕微或沒有癥狀。這可能與子宮組織的生長部位有關。
大多數女性在月經期間都有輕微的疼痛,通常服用非處方止痛藥可以得到緩解。如果疼痛持續2天以上,并無法進行正常活動,或經期結束后仍然疼痛,就應該及時就醫。
★ 懷孕困難。不孕癥影響了約三分之一的女性,原因尚不清楚。疤痕組織可能是罪魁禍首。好消息是,醫療可以幫助人們克服不孕,而懷孕本身也可以緩解癥狀。
病因是什么?
醫生還不清楚子宮內膜組織為什么在子宮外種植,但他們提出了幾個理論。一種是遺傳在起作用,一些子宮內膜細胞可能從出生時就存在。另一種理論認為,含有子宮內膜細胞的經血通過輸卵管回流到了盆腔,而沒有排出身體。這些內膜細胞可能會附著在器官上,并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生長和出血。子宮內膜細胞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轉移到盆腔,例如剖腹產。另外,有缺陷的免疫系統也可能無法清除這些異常生長的細胞。
誰容易得子宮內膜異位癥?
這種情況在以下女性中更常見:
★ 三、四十歲的女性;
★ 沒有生育過的女性;
★ 月經周期超過7天;
★ 兩次月經間隔少于28天;
★ 月經初潮開始于12歲之前;
★ 母親或姐妹有子宮內膜異位癥。
如何診斷?
★ 通過以下癥狀可能有助于識別子宮內膜異位癥,包括:疼痛何時發生?它有嚴重?疼痛持續多久?疼痛是如何變化或惡化的?痛苦是否限制了你的行動?性交、排便或排尿時會疼痛嗎?
★ 盆腔檢查:醫生會給你做盆腔檢查,檢查你的卵巢、子宮和宮頸有無異常。有時檢查會發現卵巢囊腫或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內部疤痕組織。醫生還會尋找其他可能引起類似子宮內膜異位癥癥狀的盆腔疾病。
★ 盆腔掃描:單獨一種盆腔掃描技術可能無法確認子宮內膜異位癥,醫生可能還會要求B超、CT或MRI來輔助診斷。它們可以檢測到更大的子宮內膜異位生長或囊腫。
★ 腹腔鏡檢查:腹腔鏡檢查是確診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有效方法。外科醫生通過肚臍上的切口給腹部充氣。通過切口插入腹腔鏡,直接觀察盆腔。醫生還有可能會取下小塊組織進行活檢,以進行確診。
怎樣治療
★ 服用止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和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如布洛芬或萘普生,通常有助于緩解子宮內膜異位癥帶來的疼痛和痙攣。但這些藥物只能緩解癥狀,不能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
★ 避孕藥。口服避孕藥可以控制雌激素和黃體酮水平,這會使你的月經周期變短,月經量變少。通常能減輕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疼痛。醫生可能會給你開須持續服用的口服避孕藥,在月經期間不間斷服用,也可能只給你服用孕激素或,或是注射孕激素。停止服藥后,子宮內膜異位癥癥狀可能會復發。
★ 其他激素療法。這些藥物會模擬更年期,停止月經并消除子宮內膜異位癥癥狀。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如Lupron、 Synarel和Zoladex等藥物將阻止分泌雌性激素。它們會引起潮熱、陰道干燥、疲勞、情緒變化和骨質流失的副作用。Danocrine則主要通過降低雌激素來起作用。副作用包括體重增加、胸部變小、長痤瘡、面部毛發過多、聲音和情緒發生變化以及嬰兒出生缺陷。
★ 手術切除。在腹腔鏡檢查中,外科醫生可能會切除可見的子宮內膜生長或粘連。大多數女性術后都能立即止痛。然而,手術一年后,大約45%的女性會復發。隨著時間的推移,復發的可能性也會增加。術后很快開始激素治療也能提高療效。
★ 開腹手術。嚴重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可能需要開腹手術,以切除異常生長物,或進行子宮切除術——切除子宮以及全部或部分卵巢。盡管這種治療有很高的成功率,但子宮和卵巢切除的女性中仍有15%的復發率。
★ 不孕治療。許多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女性懷孕并不困難。但腹腔鏡手術可提高中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癥女性的妊娠率。如果一直不孕不育,試管嬰兒也是一種選擇。
改善癥狀的13個生活小竅門
雖然子宮內膜異位癥無法預防,但你可以選擇有助于自己感覺更好的生活方式。
1站起來,保持運動。當你因疾病而腹痛時,可能沒有心情去鍛煉。但是經常鍛煉可以讓你感覺更好。散步、拉伸和做呼吸練習都有助于緩解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疼痛。跑步、騎自行車或其他類型的有氧運動,可使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緩解痛經癥狀。有氧運動還可以幫助你的身體產生更多的內啡肽,以減少痛感。所以運動本身就是一劑良藥。
2試試無麩質飲食
一些患有子宮能內膜異位癥的女性改為無麩質飲食后感到疼痛有所減輕。但這并不是對每個人都管用。你可用大米、玉米面、蕎麥來代替小麥類食物。一兩個月后,你可以再恢復吃小麥,看看它是否對你有影響。如果再次吃小麥讓你感到疼痛和腹脹惡化,那么就繼續無麩質飲食吧。
3做做盆底肌運動
子宮內膜異位癥會影響你的盆底肌肉,當它們不能正常工作時,你會感到更痛。多練習盆底肌運動可以幫你重新協調肌肉,讓你感覺更好。
4保持洞察力
疼痛襲來時,你最應該關注的是你能做些什么,而不要被你的不良情緒牽著走。例如,當你痛苦的時候,想想你能做些什么來讓自己感覺好起來,而不只是自怨自艾。這可以減輕壓力和抑郁,讓你的身體感覺更好。
5按摩放松
輕柔的按摩可以緩解緊張,舒緩肌肉酸痛,幫助你放松。它還可以減輕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疼痛。但要避免腹部按摩,因為它可能會使你的癥狀惡化。
6試試針灸
針灸療法能夠刺激你身體周圍的壓力點,增加血液流動,釋放天然的止痛化學物質。研究表明,針灸療法可減輕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疼痛,幫助你更好地進行日常活動。另外,針灸副作用很少,也很安全。
7多吃蔬菜
為了感覺更好,要多吃水果、蔬菜和魚。三文魚、金槍魚和核桃中的ω-3脂肪酸是健康的脂肪,可以加速身體對抗疾病引發的炎癥。要少吃飽和脂肪含量高的牛肉、豬肉和其他紅肉。其會提高雌激素水平,加速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生長。
8戒酒
偶爾喝一杯葡萄酒或啤酒可能不會有什么傷害。但是飲酒過量的女性更容易患子宮內膜異位癥。喝酒也會使你的癥狀惡化。酒精會提高雌激素水平,這可能導致癥狀更加嚴重。
9溫暖自己
熱水瓶或暖寶寶可以緩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疼痛。溫度不要太熱,以防燙傷自己。溫暖的淋浴是一種緩解不適的方法。泡在浴缸里也可以幫助你放松和減壓。
10冷靜下來
生活在持續的痛苦中會使你壓力過大。這會導致癥狀惡化,并使你對疼痛更加敏感。放松下來,嘗試深呼吸,通過鼻子吸氣,讓肺部充滿空氣,用冥想來平靜你的身心。你可以咨詢專業人士教你如何控制壓力。
11適量喝咖啡和茶
一些研究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癥與汽水、咖啡等飲料中的咖啡因可能有聯系。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喝含咖啡因飲料的女性和不喝含咖啡因飲料的女性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沒有差別,適度地喝咖啡和茶可能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你發現咖啡因會使你的癥狀惡化,可換成脫因咖啡。
12小睡一下
一項研究發現,在來月經的前后幾天里,保持午后小睡有助改善情緒。傾聽你的身體,如果你需要小睡,不妨適當休息一會兒。
13獲得情感支持
子宮內膜異位癥影響著你的身心。它會讓你感到焦慮或沮喪,這會讓你的痛苦更加嚴重。不僅心理醫生可以幫助你控制病情,當你不舒服的時候,也可以告訴你的朋友和家人,不僅可以緩解壓力,也能得到情感上的支持。
殺手之二: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青春期和育齡女性常見的的激素紊亂。正常情況下,我們體內需要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才能正常運轉,但是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癥的女性有太多的雄性激素,這會給卵巢帶來麻煩,也是導致不孕的常見原因。多囊卵巢綜合征不能治愈,但可以治療。我國女性多囊卵巢綜合征發病率為約為5%~10%,影響著數千萬女性。
多囊卵巢綜合征癥狀
★ 月經不調或者閉經;
★ 卵巢體積增大,B超檢查能看到多個不成熟的小卵泡呈“珍珠串”式包繞于卵巢周邊;
★ 體重增加,尤其是腰圍變粗,脂肪堆積在腰腹部,而且減重困難;
★ 乳房、腋窩、身體中線部位出現過多的毛發,還有可能長出胡子;
★ 面部、背部痤瘡,嚴重的甚至整個面部遍布痤瘡或長黑斑;
★ 不孕及反復流產。因為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排卵障礙,所以懷孕的幾率較正常女性要低,一旦懷孕,又容易因為特有的高雄激素、高促性腺激素、高胰島素水平等因素而自然流產;
★ 骨盆疼痛;
★ 抑郁。
病因是什么?
目前還不清楚為什么會得這種病,但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高水平的胰島素是該病的根源。如果你體重超重,得該病的風險也就更大了。另外,基因也會起作用。如果你的母親或姐妹患有PCOS,你也有很大可能性患上PCOS。大多數女性在20多歲或30多歲時就被診斷出患有此病,但即使是11歲還沒有月經初潮的女性也會得。由于病因的復雜性、表現的多樣性,所以該病在臨床上稱之“多囊卵巢綜合征”。
如何診斷?
要被診斷,至少要符合以下三項中的兩項:月經周期延長或不規則,經常數月來一次月經;特定激素水平高;卵巢有12個以上的囊腫。醫生可能會詢問你家族病史,檢查你的身體和卵巢,并采集血樣。他們可能會先排除其他問題,如甲狀腺疾病。
怎樣治療?
★ 藥物:吃藥可以幫助緩解癥狀。醫生可能會給你開避孕藥或其他激素來調節你的月經。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二甲雙胍可能能幫你降低雄性激素水平。螺內酯藥物也有相同的療效。
★ 你也可以嘗試使用脫毛膏或激光療法來去除多余的毛發。
★ 調整生活方式:減肥是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它能讓你的月經更正常,還能減輕多毛癥,并緩解抑郁情緒。一項針對患有PCOS的女性的小型研究發現,大多數體重下降超過5%的女性,有的成功懷孕,有的月經變得更規律了。良好的飲食也很重要,就像治療糖尿病一樣,你也需要留意食物對血糖和胰島素的影響。運動能增強你的心臟功能,力量訓練能使你的肌肉保持強健,這將有助于控制你的體重、緩解壓力,并帶來更好的感覺。如果你吸煙的話,應該立刻戒煙。
★ 不孕治療:克羅米酚是治療PCOS引起不孕的常用藥物,它能促進成熟卵子的排放。醫生也可能建議服用其他藥物,或者試管嬰兒。
懷孕時要注意什么?
患有PCOS的準媽媽妊娠期也可發生各種并發癥,如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羊水過多等。所以懷孕前就應當接受基礎治療,把體重控制好、血生化指標調整到接近正常。這樣既可以減少母親孕期并發癥,也可以減少胎兒早產、低體重兒、巨大兒等風險。新的研究表明,二甲雙胍有助于預防妊娠相關問題。PCOS媽媽所生的嬰兒可能會在重癥監護室觀察一段時間。
相關健康風險
大家對PCOS最常見的認識就是,得了這個病月經不好,容易長痘,影響懷孕。其實PCOS的危害遠不止是不孕不育。當你患有PCOS時,你需要定期去復查。因為它可能會讓你遇到以下問題:
★ 高膽固醇,可能導致心臟病,包括高血壓和冠心病;
★ 胰島素抵抗、代謝綜合征和2型糖尿病;
★ 肥胖;
★ 睡眠呼吸暫停;
★ 情緒障礙,如抑郁癥和雙相情感障礙;
★ 子宮內膜癌,尤其是隨著年齡增大時。患者子宮內膜長期受單一雌激素的刺激,是子宮內膜增殖癥的高危人群 ,其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4倍。所以即使絕經女性,也需要定期進行檢查。
殺手之三:原發性卵巢功能不全
原發性卵巢功能不全過去被稱為卵巢早衰。這是一種女性在進入更年期之前就會受到影響的疾病。健康女性的卵巢會分泌雌激素,并控制月經周期,使其具有生育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卵巢最終會停止分泌雌激素。有時,卵巢在絕經期到來之前就停止工作了(更年期的平均年齡是51歲)。如果40歲以下的女性卵巢不再排卵,同時還閉經,就有可能是原發性卵巢功能不全。
原發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癥狀
你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卵巢工作不正常。有些卵巢早衰的女性仍有月經,甚至還可能懷孕。但是很多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很難懷孕,這也是她們就醫的主要原因。最常見的癥狀是停經或月經不調。月經時有時無持續多年。其他癥狀與更年期癥狀相似,可能包括:潮熱,盜汗,焦慮、抑郁或情緒波動,注意力或記憶力問題,性欲減退,睡眠困難,陰道干燥并導致性生活不適。
病因是什么?
卵巢的外側有一些小囊,叫做卵泡。它們在成長和成熟的過程中會排卵。女孩出生時,通常會有大約200萬顆卵子進入這些卵泡,這些卵泡會持續到更年期。如果你有原發性卵巢功能不全,你的卵泡就會耗盡(醫生稱之為卵巢功能減退),或者不能正常工作(也稱為功能紊亂)。尚不清楚其中的原因。如果你的母親或姐妹患有這種疾病,那么你患病的可能性更大。
其他會導致卵巢早衰的原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化療和放射治療,遺傳和染色體疾病,包括脆性X綜合征和特納綜合征,病毒感染等。
如何診斷?
如果你已停經或隔數月才有一次月經,醫生將通過血檢來檢查你的激素水平,排除懷孕、甲狀腺疾病和其他健康問題。血液檢查包括促卵泡激素(FSH)檢測,它是由垂體產生的激素,來告訴卵巢每月排放一顆卵子。還要檢測雌二醇,這是卵巢分泌的一種雌激素。檢查結果可以幫助醫生了解你的卵巢可能發生了什么。
如果您40歲以下并且有以下任何一種情況,醫生可能會診斷為原發性卵巢功能不全:
★ 兩次至少間隔1個月的檢查都顯示你促卵泡激素(FSH)水平高(在絕經期范圍內)
★ 雌二醇水平低,這意味著你的卵巢未能產生足夠的雌激素;
★ 連續3個月沒來月經或周期不規則(少于每35天一次);
★ 你的醫生也可能建議你做經陰道超聲檢查。這個影像可檢查你的卵巢。原發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女性通常卵巢較小、卵泡較少。
確診之后,你可能會進行更多的檢查來尋找病因。
健康風險
低水平的雌激素不僅會影響生育,雌激素對心臟和骨骼的健康也很重要。如果你的卵巢沒有分泌足夠的雌激素,你可能更容易出現其他健康狀況,如:焦慮和抑郁、眼病(包括干眼癥)、高膽固醇與心臟病、甲狀腺功能減退、骨質疏松癥等。應該咨詢醫生降低健康風險的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藥物可能有助于預防這些疾病。
怎樣治療?
盡管沒有治愈方法,但有一些治療方法可以緩解與雌激素水平低相關的癥狀和潛在并發癥。
★ 激素替代療法(HRT)。這是最常見的治療方法。通常為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聯合治療。包括口服、皮膚貼、陰道栓等不同形式。如果你在考慮這類治療,要確保和醫生討論可能的副作用和風險。
★ 補鈣。醫生通常會給你開鈣補充劑和維生素D以防止骨質流失,當雌激素水平較低時,通常會帶來骨質疏松的風險。你還需要養成健身的習慣,幫助保持骨骼和心臟的健康。
溫馨提醒:
對于希望懷孕的患者,因原發性卵巢功能自然受孕的機會較正常女性相比較低,故一旦發現該疾病,應及早治療以幫助懷孕。
殺手之四: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子宮肌肉組織的良性腫瘤,又稱子宮平滑肌瘤。肌瘤的數量和大小可能是單個,也可能是多個的,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50歲左右的女性中,多達70%~80%都有子宮肌瘤。它們很常見,通常不會引起任何癥狀,也不妨礙懷孕。但對一些女性來說,它們可能會增加不孕、流產或其他妊娠問題的風險。如果你想要孩子,要先咨詢醫生是否應該接受治療。
子宮肌瘤的類型包括:
★ 肌壁間肌瘤:最常見的一種肌瘤,生長在子宮壁上;
★ 漿膜下肌瘤:生長在子宮外。當肌瘤變大時,可能會由于它們的大小或對臨近器官造成壓力而引起疼痛;
★ 黏膜下肌瘤:生長在子宮內膜下面,可能會擠入子宮腔,導致大出血和其他更嚴重的并發癥;
★ 帶蒂肌瘤:帶蒂肌瘤通過蒂與子宮壁相連,生長于子宮內或子宮外。
有時,患者可能會有不止一種類型的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的癥狀
子宮肌瘤可能導致非常輕微的癥狀,也有可能完全沒有癥狀,或癥狀非常嚴重。在有癥狀的女性中,這些子宮肌瘤的生長會導致:壓迫膀胱或直腸、尿頻、便秘和/或直腸疼痛、下背部和/或腹部疼痛,如果子宮肌瘤變得非常大,它們會使腹部變大,看起來就像懷孕了。子宮肌瘤也可能引起月經改變,包括:輕度到重度的痛經,出血嚴重、有時有血塊,月經時間更長或更頻繁,兩次經期之間出血等。
病因是什么?
子宮肌瘤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它們的生長與雌激素和孕激素有關。研究發現,女性月經初潮開始得越早,越容易發生子宮肌瘤。盡管服用雌激素與子宮肌瘤有關,但避孕藥的使用卻與此無關。
誰容易得子宮肌瘤?
雖然還不清楚為什么女性會得子宮肌瘤,但以下人群更高發:
★ 通常發生在30歲到40歲之間;
★ 家庭成員有子宮肌瘤的女性風險更高;
★ 超重或肥胖和高血壓也可能增加患子宮肌瘤的風險。
子宮肌瘤帶來的并發癥
★ 貧血:有些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在經期內經常出血很多,可能會導致貧血。許多因經期缺鐵引起的貧血病例都很輕,可以通過改變飲食和補充鐵來治療。未經治療的貧血會導致疲勞和嗜睡,在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導致心臟問題。
★ 懷孕問題:子宮肌瘤通常不會影響生育和懷孕。然而,一些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會經歷更多的妊娠并發癥和分娩風險。子宮肌瘤可導致胎兒位置異常,并可導致早產。分娩后也可能引起盆腔疼痛和大出血,這可能需要手術。在某些情況下,子宮肌瘤可能會阻塞輸卵管。沿著子宮內壁生長的子宮肌瘤可能使受精卵難以附著。
什么時候應該去看醫生?
如果出現以下癥狀,應該及時就醫:經期大出血、嚴重痛經、尿頻或無法控制尿流、月經不調超過了3次到6次、下腹或盆腔有新的持續性疼痛或下墜感。
如何診斷?
在常規的盆腔檢查中,醫生可能會檢查出中等和較大的子宮肌瘤。B超可以顯示其他子宮肌瘤的大小和位置信息。對于試圖懷孕的子宮肌瘤患者,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會顯示子宮和輸卵管的輪廓,可能會發現異常。可能還需要其他檢查手段來可視化子宮或腹腔內部。
怎樣治療?
★ 止痛藥:對乙酰氨基酚和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或萘普生,可以幫助緩解痛經。
★ 避孕法:口服避孕藥可以控制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這通常會導致月經量減少,并可減輕一些與子宮肌瘤相關的疼痛,如出血過多和痛經。其他方法包括孕激素注射或安放可釋放孕激素的宮內節育器。
★ 其他激素療法:被稱為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激動劑的藥物可以通過停經和縮小子宮肌瘤來暫時緩解子宮肌瘤的癥狀。但GnRH激動劑會阻止雌激素分泌,因此也會導致骨質流失、潮熱和陰道干燥等癥狀。一旦治療結束,子宮肌瘤又會恢復到原來的大小。這一療法可用于在子宮肌瘤切除手術前收縮子宮肌瘤。
★ 子宮肌瘤的動脈栓塞介入治療:屬于血管介入性手術,適合輕度到中度的子宮肌瘤。導管進入子宮動脈,將藥物釋放到供給子宮肌瘤的血管中,導致子宮肌瘤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收縮。該手術優勢為微創、定位準確、并發癥少。對于希望在治療后某個時間懷孕的女性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 手術:子宮肌瘤切除術通常會切除最大的肌瘤。對于想要孩子的女性來說,這是一個選擇。子宮切除術是指切除子宮的手術。另外,可能有一種叫做子宮肉瘤的癌癥被誤診為子宮肌瘤,因此,FDA對腹腔鏡子宮肌瘤手術中使用組織粉碎器提出了警告。子宮內膜切除術有利于治療較小的子宮肌瘤,但會破壞子宮內膜,造成不孕。
★ 超聲治療:這是一種破壞類子宮肌瘤而不損害子宮的方法。這種療法使用高強度超聲波來殺死肌瘤組織。大多數女性術后恢復很快,可以在24小時內恢復正常活動。其長期效果仍在研究中,不建議孕婦使用。
★ 運動:經常運動可以預防子宮肌瘤。在一項研究中發現,每周運動7小時以上的女性,明顯比每周運動2小時以下的女性子宮肌瘤更少。肥胖也是導致子宮肌瘤的危險因素。所以定期運動可以幫助你保持健康的體重,降低子宮肌瘤風險。
★ 貧血的護理: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因為身體紅細胞比正常人少,單靠飲食無法獲得足夠的鐵,可能會患上貧血。癥狀包括疲勞、胸痛和呼吸短促。治療方法可能包括吃更多富含鐵的食物,如瘦肉、禽類、魚、綠葉蔬菜、豆類,以及鐵強化面包和谷類食品。也可以咨詢醫生是否需要服用鐵補充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