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ra
養狗狗的家庭常有家長在問,家中添“新丁”時,往往新舊成員無法和睦相處:新狗狗會挑釁老成員,或老成員會排擠新狗狗,整天互相叫囂吠叫、鬧得雞飛狗跳,這該如何是好?
狗狗為什么不喜歡“新成員”?
狗狗是極具“位階”及“地域性”觀念的動物,在同類前會喜歡比氣勢、爭地位。一般狗對于地域都有“先入為主”的想法,因此狗狗會有護衛地盤的本能,容易發生驅逐外來狗的行為。新狗狗進門后就變成了“入侵者”,家中的老成員對新狗叫,是為了想以強盛的氣勢驅逐“入侵者”,外來狗通常因先來后到的認知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回避。但不能總是躲閃,因此有的新狗則是一直對老成員吼叫,為了想以更強盛的氣勢自?;蚪⒆约旱牡匚弧?/p>
而狗狗是一種很容易習慣于“模式”的動物,這種特性就是只要多做幾次,慢慢就會變成一種習慣了。通常狗狗在雙方第一次見面的印象、場面如何,往往就決定了它們雙方往后的相處模式。如果第一次見面的結果就很火爆,日后可能無法接受對方出現在眼前。有可能會“言歸于好”嗎?恐怕非常困難。為了避免今后在生活中形成水火不容的現象,處理好它們的第一次見面很重要。
第一、要循序漸進
讓兩只陌生的狗狗成為一對好友,這種行為當然不可以一蹴而就。在帶新狗狗回家之前,可以安排兩只狗狗的偶遇,先讓它們熟悉對方的存在。注意,首次見面應該離開家中。將見面地點安排在老狗守護的地盤之外。兩只狗都牽繩控制好,讓它們漸進式接近、互聞,熟悉后味道后,沒有發生沖突,才能慢慢帶回家中。這樣就不會讓老成員產生一種“有陌生的狗狗入侵我們家,還要霸占我位置”的感覺。兩只狗狗熟悉了以后,就會變成是朋友來我家玩。如果新狗狗在進門以前已被認識或接納,老成員便更容易接受新伙伴,不會產生激烈的情緒或驅逐行為。
在到家以后,家長也要將兩只狗狗隔離開來,給它們各自準備一個獨立的小空間。然后用沾有它們各自氣味的物品送到對方的房子,借由它們的味道來逐漸熟悉,然后再讓它們在家里碰面。第一次先相處5分鐘~10分鐘,每天逐漸拉長見面的時間,直到狗狗們熟悉彼此。通常,如果在一周以內都沒有什么問題,家長就可以放心大膽地讓它們快樂地一起生活啦。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仍然需要注意,維持應有的和諧生活。
1、保證每位家庭成員安全無憂:若還飼養其他寵物,如貓咪等,出于體型懸殊或個性習慣不同的考慮,要多費心,仔細安排好它們的生活空間,有必要時應做出適當的隔離。
2、讓寵物們互相接納:在它們彼此暫未熟悉前,先將它們隔離在互相看得見的地方,一段時間后漸進式縮短距離,再視它們彼此的接受程度,慢慢允許進一步互聞、互嗅。在沒十分把握情況下不可讓它們單獨相處。
3、提供獨立且不受打擾的空間:必須給予不受打擾的空間使其安心進食與休憩,避免因搶食而打架。爭食或休息受打擾的狗狗更容易脾氣暴躁。
第二、不要隨意指責狗狗
狗狗是沒有人這樣的意識的,它們不知道自己沖其他狗狗吠叫是一種錯誤的行為,它只覺得是在保護自己的領地。在狗狗吠叫的時候,家長應該將它們分開,重新通過氣味的方式來讓它們熟悉對方。你的責怪和教訓很有可能會讓狗狗將對方和主人的責怪聯系在一起,就會變得更加討厭彼此。
對于有些性格開朗又比較外向活潑的狗來說,新朋友的到來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為此它們會興奮不已。雖然感覺氣氛融洽,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家長可以完全放松。因為它們有可能由于過度興奮地游戲而使狗狗受傷,或者把新來的小家伙當成了自己的活玩具來對待。一旦出現有過度興奮的情況,家長就需要將它們重新隔離,給它們的熱情降降溫。重復這個過程幾次之后,狗狗基本就能掌握尺度了。
第三、要正確地分配資源
很多時候,我們對于家中的寵物狗太過溺愛,這很容易使它們恃寵生驕,不但對于它們的食物、玩具、領地有很強的占有欲,而且對于主人也有過分的依賴感。在你對其他狗表示喜愛和關注的時候,它就會覺得很不開心,而后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吸引你的注意。對于這種類型的老狗來說,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在它面前表現太多對新狗狗的關心和照顧,雖然這很難,但一定要做到。尤其是不要因為新伙伴的到來而忽視對老成員的寵愛,要讓它覺得你還是很愛它的,新來的家伙并不會對它的生活有多大的影響。這樣一段時間之后,它就不會那么討厭新成員了。
對于原本的狗狗,有的主人很有可能會抱有補償的心理,會對原本的狗狗更為寵溺,然而這樣的做法也非常不利于兩只狗狗之間的關系。它們都會覺得是對方搶走了自己的寵愛。家長可以在兩只一同玩耍的時候表現出格外地興奮和開心,這樣才能讓兩只狗狗會認為,一起玩耍才是最快樂的,從而對彼此產生好印象。
Tips:好脾氣VS壞脾氣
能夠比較快的接納新成員的犬種有:金毛、拉布拉多犬、美國可卡、柯利牧羊犬、喜樂蒂、邊牧、哈士奇、薩摩耶等等;很難接納其他狗狗的犬種有:松獅犬、北京犬、博美犬、西高地白梗、迷你雪納瑞、阿富汗獵犬、約克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