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明水縣老促會 譚 華
第五期《新時代的有為有位》《也談有為有位》兩篇文章,讀后得到啟示。文章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上,使命與行為的對接點上,回答了有為有位的辯證關系,闡釋了有為有位的展示量度,科學解讀了有為有位的借力作用。
老促會是社團組織,是一個奮斗的舞臺,黨賦予老促會的使命是偉大的,責任是具體的,任務是光榮的。我們要在黨政所急、社會所望、老區所盼、老促會所能四點交匯處,選準切入點和突破口,履職盡責,擔當新使命,提升自身價值,使我們的工作不辜負黨政期待,不愧對老區的企盼。
第五期《特別策劃》3篇文章展現了青年人難留農村的事實,是接地氣的好文章。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人才振興又離不開農村青年,說到底農村青年才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怎么才能留住農村青年,或者是怎么吸引農村青年回鄉,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解決的難題。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將是一片大有所為的廣闊天地。時代呼喚農村青年回到鄉村,成為鄉村振興的圓夢人。
(江蘇省阜寧縣東溝鎮政府 彭玉清)
第五期《特別策劃》有看點,讀后發人深醒。農村仍然是農村青年的用武之地。這組文章有三點可贊,一是三篇文章的主題思想符合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教育農村青年要講理想、講政治、講志向、講人生價值。文章站位高,給讀者增添前進的信心和力量。二是敢于面對農村現實,暴露問題不含糊,內容接地氣。三是文章短小精悍,風格樸實,可讀性強。標題既有親切感,又有激勵、引導的寓意。
(湖北當陽市老促會 賀大新)
第五期《特別策劃》揭示了一些青年農民工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現狀,這些青年農民面對家鄉的振興,既興奮又有些無奈,因為目前全國農村的農業收入顯然太少。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廣大鄉村需要新型農民,我們呼喚青年農民返鄉。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嶺東區老促會)
第五期《特別策劃》的一組文章道出了新生一代農民工的心里話。讓他們返鄉創業,必須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有了良好的創業環境,返鄉青年才能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圓夢人?!都t色經典》刊登的三則老區革命故事好在人物事跡很典型,文章短小精悍,故事情節生動,引人入勝,十分感人,很有教育意義。
(福建省沙縣老促會 黃其魁)
第五期《他們為什么不愿意回鄉》和《致“小李”們》兩篇文章的觀點我有同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少不了“小李”們這股生力軍。我們的新聞媒體,還有老促會要多作農村調查,給決策機關建言獻策,給農村青年返鄉創業鼓勁加油。
(四川省劍閣縣老促會 母元志)
第五期《特別策劃》欄目登載的一組文章,闡述了鄉村振興不僅靠外來力量幫扶,最主要需要進城務工青年回鄉來實現,揭示了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的真諦。只有調動內部活力,才能讓鄉村振興持續穩步向前推進。
(廣東省肇慶市老促會 趙根樹)
讀了第五期 《他們為什么不愿意回鄉 》一文,感觸很深、也很心痛! 難道我們的鄉村,我們的家鄉不好嗎?每個人的家鄉都是祖國的肢體,讓我們多為家鄉貢獻力量吧!《精準扶貧還是精準迎查?》切中時弊。弄虛作假跟不作為、不扶貧有什么兩樣?
(黑龍省黑河市愛輝區璦琿鎮老促會 劉嘉瑞)
第五期《卷首語》反映的情況,在我們這里也同樣存在著。我以往認為農民外出打工是一件大好事,哪個村外出務工人員多了哪個村的村級經濟就發展了。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民工外出打工造成了農村留守問題;也讓鄉村干部身邊缺少人才,難以施策,影響家鄉的發展。我覺得農村干部要有發展良策,留住人才,共同振興本地經濟,為民造福。外出的能人,要有回報家鄉、建設好家鄉的追求。
(江蘇省啟東市北新鎮老促會 張家其)
第五期《卷首語》反映了農村發展中存在的焦點和痛點問題。一些曾經熱鬧的村落人去房空。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十九大后連續幾個中央一號文件,又對鄉村振興作了全面部署安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正如文章所言:李靈和千千萬萬的農民新希望一定能夠實現。
(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 費茂如)
第五期《新時代的有為有位》一文值得認真研讀。老促會這樣的社會組織,無職無錢,如何適應形勢,在為老區服務發展上有所為;堅持尺度、注意適度、彰顯亮度是有效的工作方法。謀為老區發展上爭得領導的重視、支持,社會認可之位,而不是謀取官位,道出了老促會工作的性質所在,善于借政策之勢、潮流之勢、社會力量之勢是老促會工作的真諦。
(四川省劍閣縣老促會 茍少海)
第五期《精準扶貧還是精準迎查?》所提出的問題,是不少地方在扶貧工作也同樣需要注意的問題。扶貧應該接受檢查,必須經得起檢查,但“精準迎查”卻把事情搞顛倒了,精準扶貧成了紙上談兵,“精準迎查”成了“精準”的形式主義。
(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老科協 隋 星)
第五期《精準扶貧還是精準迎查?》一文切中時弊。如果把功夫下在做精彩的表面文章、搞完美的形式主義上,會使精準脫貧變為精心“拖貧”。這種不記初心、私心作祟之風必須徹底糾正。
(河南省孟津縣老促會 郭建通)
第五期報道的江蘇省海安市九旬老人孔錦文、王愛廉可謂既平凡又偉大。我感慨于二老淡泊名利的先鋒本色;感動于老兩口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道德情操??族\文、王愛廉幾十年來一直無私奉獻、堅持不懈地做好事、做善事,這是二老既平凡又偉大之處。我們應為孔錦文、王愛廉夫婦子女對父母善舉的理解和支持點贊,這是兩位老人言傳身教的結果。與他們相比,社會上“啃老族”不覺得臉紅嗎?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西亭鎮政府 徐祥忠)
我是《中國老區建設》讀者、作者中的新兵,一年多來,《中國老區建設》采用我稿件后,及時支付了稿費,表現出《中國老區建設》對通訊員勞動成果的認可,也是對老區建設工作者的工作認可。作為《中國老區建設》的忠實讀者和作者,我一定要盡心盡力多寫稿,寫好稿,與《中國老區建設》的編輯記者一道,建設好《中國老區建設》這塊老區工作主陣地,讓老區的聲音更響亮、更加深入人心。
(河南西華縣老促會 彭世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