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寧英
我的家鄉在湖南湘西,與貴州銅仁萬山毗鄰。記得小時候,如果誰家小孩哭鬧,大人止哭的殺手锏是:“再哭吧?把你賣到萬山去!讓紅頭發藍眼睛的洋人煉油!把你丟進萬人坑!”
大人的這招很靈,哭鬧著的孩子馬上打住,即使淚水依然長流也再不敢吱聲。
萬山這個地方,真的如傳說那樣可怕么?
去年秋深之際,我作為一個文化人,來到了萬山,走進萬山區高平鄉、大樹林、七彩村,還有朱砂古鎮。
到朱砂古鎮的時候,是下午。在古鎮的老街上穿行,想起兒時的傳說,心中尚有余悸,思緒陷入無限遐想中。忽然,一位賣糖人的阿伯迎面走過來,把剛剛做好的一條糖龍遞給我說:“拿著吧,我不收你錢。”
在我驚訝之際,阿伯開心笑著說道:“妹子,我聽說你是湖南人,特意送給你的!我老家也是湖南的!送一條糖龍與你,祝福家鄉幸福吉祥!”捧著阿伯給我的糖龍,內心深處涌起一股說不出的感動。沒有想到,傳說里地獄一樣恐怖的萬山,原來如此溫暖。
我來到阿伯的攤子邊,和他攀談。問起“萬人坑”的事情時,阿伯嘆著氣告訴我:“我聽我爺爺講過,那是清朝時候的事情了,洋人來萬山開辦水銀公司,為了獨占萬山朱砂礦,他們故意挑起萬山礦工互相械斗。死人太多沒有人埋,都丟進土坪村后的黑硐子,‘萬人坑’就這樣得名了!”
我的心禁不住一陣顫栗:“原來這些傳說都是真的啊!”
“那還有假么!”阿伯說。“不過現在社會不一樣哩,萬山朱砂金貴,從古到今幾千年都被無休無止地開采,現在快沒了,國家要求趕快關停,‘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啊!那些朱砂廢墟上,現在建起了玻璃棧道、彩燈礦洞、云頂天臺、懸崖泳池、空谷滑索,職工住宅區也開發了電影基地,好多人來旅游參觀,等下你們也去看看,好看得很呢!”
“這不是天方夜譚吧?”我說。
此時,同行的本地文友告訴我,萬山按照5A級景區標準打造,突出獨有的丹砂文化,變廢為寶,對現有遺址和文物進行修繕性開發利用,打造出朱砂古鎮景區,與夜郎谷風景區整體連片開發,完成了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綠色轉型,成為全國工業文化的精品典范和礦業遺址絕版,如今是一個休閑懷舊小鎮。
中午的時候,天空下了幾滴雨,然后云層散開,陽光露了出來,我們在這暖暖的陽光里,來到萬山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河坪安置小區”。還未進入小區大門,就見幾十棟葛紅色的新樓跳入眼簾,美麗的木杉河清澈透明,沿小區一側緩緩流過,樓群的倒影在河水里搖晃,如夢似幻。在小區入口的右邊,有三間特殊的門面,名曰“鄉愁館”。進得里面去,只見四面墻上掛著竹簍、蓑衣、鋤頭、鐮刀,地上擺著石磨、舂碓、犁耙、紡車等等勞動用具。在一副石磨旁邊,一位老者正用手輕輕撫摸它徐徐轉開的齒吻,嘴里自言自語地嘮嗑著。我走過去喊了他一聲“阿叔”,他抬眼看見我,開心地笑了,他說,他們家原來住在思南,一個很偏很遠的山寨子,三年前,因為一場洪水,他家傳了三代的老木房沖垮了,什么犁啊耙啊也都被大水沖走。他家成了貧困戶。政府就讓他們搬到萬山來住。最叫人開心的是“鄉愁館”里有他鐘愛一生的農具,念想老家了,就過來看一看,摸一摸犁啊耙啊的,感覺自己沒有離開土地,心里就踏實了。
我們去的寨子叫坳寨,是個苗族聚居的寨子,房子依山而建,寨前是一壩子稻田和一池荷塘,時序深秋,荷花謝了,幾只麻鴨在殘荷稀稀拉拉的影子下覓食。我們順著寨口的巖板臺階拾級而上,繞過兩家磚屋小院,來到一戶木屋人家,就見一位阿婆坐在家門口笑呵呵地看我們,她就像知道我們要來似的,站起來把我們一撥人拉到院子中坐下,然后轉身進屋,提了一只竹篩出來,篩子里擺了些花生和柑子,熱情地請我們吃。
阿婆家屋子邊,有一棵梨子樹,還有一株楓香樹。阿婆的話題,又說到這樹子上來,她有些喃喃自語地說:“人啊,活著就好比那樹。”她看著我有些驚愕的樣子,繼續說:“人嘛,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幾十年光景,一茬一茬地都老去了,你看這棵梨子樹,它活了多少個年頭了?他陪伴我們寨子多少代了?我小的時候,這梨子樹就這個樣子,春天開花,夏天結果,秋天熟了,晚上秋風吹,熟透的梨子就啪啪地往下落,天亮了我們就跑去撿梨子吃。幾十年過去了,我老了,頭發白了,牙齒沒了,咬不動梨子,梨子樹還在這里站著,還在年年開花年年結梨子果,我的兒子我的孫子又在秋天的早上跑到樹下來撿梨子吃呢!”
梨子樹上沒有梨子果了,卻結有幾十個大鳥巢,密密麻麻高掛在枝杈間,四周,是一大片楓香樹林,彩霞一樣的紅葉猶如燃得正旺的火苗在微風里搖曳,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看著那株結滿鳥巢的梨子樹,還有阿婆臉上幸福慈祥的笑容,我感覺到了一種說不出的甜透內心的溫暖。此時,楓林深處,有鳥聲鳴唱,更遠的地方,有和聲應答,仿佛一首森林贊美詩。
有這樣的樹木陪伴,萬山再大,村莊也生生不息,永遠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