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乾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健康問題。免疫力是其中的熱門話題之一。
免疫力是動態的 “每天吃一點大蒜,可以提高免疫力”“提高免疫力,冬天不生病”“想長壽,先提高免疫力”……在網絡上,類似的文章比比皆是。但在專家眼里,這些文章大多都是對免疫力的誤解和曲解。
著名學者、原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王晨光表示:“每個人的免疫力不同,甚至一個人在一天中每個時間段的免疫力也有差距,比如在勞累之后,免疫力會下降,但適當的休息就可以恢復。”
對于免疫力低下的人,提升免疫力有抵抗外來細菌感染等效果;但對于常人來說,并無提升免疫力的必要。王晨光說:“免疫力來源于以淋巴細胞為核心的免疫系統。淋巴細胞使免疫系統具備識別能力和記憶能力,當病毒及細菌等外來病原微生物進入人體時,淋巴細胞將其迅速識別出,并通過特異性反應將其消滅,在源頭遏制了疾病發生。”
“大部分宣稱可以提升免疫力的補品、食品,都是夸大宣傳,并無提升免疫力的功能。”王晨光說,“免疫力是一個俗稱,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免疫功能,它是人體識別外部侵入者的一種能力,大多數人覺得免疫力越高越好,認為提升免疫力就可以少生病、更健康、更長壽,這是錯誤的。免疫力合適最好,過高或過低都可能產生危害。”
免疫力強也會致病
免疫力低,容易引起細菌、病毒感染。
免疫力太高,即人體的免疫系統過于敏感,會導致一系列過敏性疾病。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經過長期進化的產物,但是這種進化非常不完全,常常會出錯。如果人的免疫力過強,當人體的某些部位出現發炎情況時,免疫系統就有更大的可能誤認為是細菌或者病毒侵入了人體,就會馬上進行防御,進而錯把自身的組織或者細胞當作一些有害的微生物加以攻擊,結果就會造成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出現,例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紅斑狼瘡、皮肌炎等,都屬于免疫力過強引起的疾病。
免疫力和抗癌是兩回事
近年來,不少不良商家以“抗癌、防癌”為噱頭,推銷號稱能增強免疫力的保健品。
“目前還沒有一種保健品可以抗癌,癌癥的免疫治療和免疫力也沒什么關系。”王晨光說,“癌癥發生的原因,是人體的免疫機制無法識別快速增殖的腫瘤細胞,也就是說,癌癥其實是免疫功能紊亂,而不是免疫力太低。免疫療法,是通過技術或藥物手段調整免疫系統,使它能夠識別癌細胞,而不是提升免疫力抗癌。同時,大部分癌癥的發病機制都還不清楚,增強免疫力也不能提高不得癌癥的幾率。
保持免疫功能平衡
科學認識免疫力,保持免疫功能的平衡,才是保護健康的正確觀念。
“保持免疫功能的平衡,無非是規律作息,保持運動,營養合理等,而且要長期堅持才行。”王晨光說。
保持合理的免疫力,可以幫助人體抵抗外部病毒和細菌的侵害,但免疫力合理,并不意味著一定不生病。王晨光說:“免疫功能正常運作的人,并不是不會生病,而是當外部細菌和病毒侵入人體后,可以及時反應,把外來物殺死或驅逐出去,這個過程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一般的感冒,7天即可自愈,當然也有人癥狀輕微,兩三天就好了。同時,感冒好了,并不意味著免疫力增強了。一般來說,人體免疫機制在對抗感冒病毒的過程中,會使人體增加針對相應病毒的抵抗力,但也是有時限的,一段時間以后,就會恢復正常。因此,建立科學的觀念,正確地認識免疫力,才能更好地保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