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昱
慢性腎臟病與不良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防治慢性腎臟病,需從改變以下三個不良飲食習慣開始。
大魚大肉,蛋白太多。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但這不代表高蛋白食物吃得越多越好。正常情況下,健康人群通過均衡飲食,足以補充每日所需的蛋白質。但現在很多人經常大魚大肉,導致蛋白質攝入量超標,長期的高蛋白攝入會增加腎臟負擔,尤其已有腎功能損傷的人群,蛋白質的攝入更需嚴格控制。
常喝濃肉湯或海鮮湯,嘌呤過多。有些家庭吃飯時經常會煲湯,煲湯一般都會加入不少肉類,且煲上兩三個小時。長時間熬制,大量的嘌呤會溶解到肉湯中。經常喝嘌呤過高的老湯,會造成尿酸在血液中堆積,尿酸含量升高,既容易導致痛風,又會損害腎臟。
飲食偏成,水分不易排出。飲食中的鹽分95%是由腎臟代謝的,吃得過咸,腎臟的負擔自然加重。再加上鹽中的鈉會令人體的水分不易排出,又進一步加重了腎臟的負擔,從而導致腎臟功能的減退。同時,飲食過成會導致血壓升高,腎臟血液不能維持正常流量,從而誘發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