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湛江市農墾局
隨著“互聯網+醫療”模式的深入,藥品耗材零加成,按病種分值結算等醫療改革,醫療業務量的增多,基層醫院管理層缺乏對數據認知,缺乏對財務、醫療質量、人事主要指標有效監管和資源調度,醫院發展停滯不前。那么成立醫療集團,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集合所有醫療資源,目的是更好幫助基層醫院走出困境。然而,基層醫院原有信息系統的弊端逐步顯現,難于適應改革變化。
如何實現集團內各醫療機構的信息溝通渠道、打造數據平臺,實現對集團旗下機構運行情況的有效監管,成為醫療集團需要解決的難題。現有系統數據利用率低,醫院上報數據缺乏認識,醫院報表零散,手工報表、業務系統統計報表未進行統一管理。通過數據統一口徑,集中管理,集中培訓,通過數據分析、綜合展示工具,實時、動態、多維度地分析、聯動、展示集團醫院衛生信息數據,更高效、實時管控醫療質量和服務行為,實現整個醫療集團的高效數據管理。
由于原有信息系統的各個業務子系統的數據具有“業務分立”的特點,因此,首先統一數據管理指標,利用經濟、醫療質量指標進行對醫院有效管控,多維度數據分析,提供醫療集團管理層決策分析重要依據。
比如平均住院日綜合反映醫院醫療資源利用情況和總體醫療服務質量,是集中體現醫院管理、醫院效率和效益較重要而敏感的指標,發現,未經過集團化管理前,湛墾醫療集團旗下所有機構平均住院日 20.36 天,目前為 13.54 天,同比下降 33.5 %。病床使用率從75.27上升88.14,同比增長17.1%。通過數據統計,經過集團化管理之后,平均住院日下降,病床使用率也明顯提高。集團執行精細化管理有了很大成效。(如圖1)

圖1 醫療集團成立前后關鍵指標對比
基層醫院長期處于管理薄弱,制度不完善,人才缺乏背景下,醫院更需要醫療集團精細化管理,幫助他們走出危機。我們集團通過一系列管理措施,集團核心醫院績效考核體系建設,目的調整醫院結構,激勵員工積極性,在核心數據指標考核,在一年內從制度、培訓、檢查、考核一系列工作開展,基層醫院整體水平有了很大變化,數據可以從中找到精細化管理效果。
比如藥占比考核是避免藥物濫用以及過度藥品治療,我們發現,未經過集團化管理前,湛墾醫療集團旗下所有機構平均藥占比30.3 %,目前累計為 31.66% ,控制在30%-35%范圍內。而耗材比從6.46%下降到6.27%。通過數據分析報告,提供基層醫院管理者有了數據管理概念,也加強填報者對基礎數據收集準確性。
數據統計是一項繁瑣且重復枯燥工作,尤其在集團化數據匯總過程中,如何打破數據阻礙,保證了數據質量,并且讓數據展示不再局限于主題內,而是以指標為衡量重點,全方位展示同一指標在不同部門的表現。對數據進行充分利用及管理,統一醫院數據規則入口及數據展示出口,建立數據公開、數據查詢、數據分析、數據挖掘、信息檢索,數據移動應用幾方面的應用。
3.1 數據統計質量好壞關系著醫院領導者的重視程度
在集團內數據統計中,我們也發現數據統計質量好壞關系醫院領導者重視程度,大多數基層醫院管理者缺乏對數據敏感性,不太懂得如何利用數據進行分析醫院現狀,并不追究偏差數據來源,這樣數據管理概念還需進一步鞏固。醫院信息數據管理重要性,要明確醫院信息化分管領導和數據管理專員,加強信息系統培訓,強化醫院信息系統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重視數據管理,確保現有信息系統上報數據準確真實。首先要建立數據管理小組,要按照“一把手”親自抓第一生產力的要求,健全組織體系。同時,要進一步制定全院信息化各項數據管理制度,明確各自職責,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推進,增強醫院信息化建設理念和責任意識。
3.2 數據統計是管理工具,它應該是客觀衡量尺,它在這數據尺標準上有序變化
經過集團化數據統計,也突出發現,數據合理變化,一方面來源于醫院信息系統得以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來源于管理者重視。數據統計它應該是客觀衡量尺。數據統計作為醫療改革的核心支撐,利用數據統計從宏觀角度解讀整個醫院乃至整個集團的經營狀況,實時掌握集團內醫療機構整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分析數據,幫助對各個醫院多角度進行對比,增加醫院運營管理的透明度,幫助管理決策者科學地進行決策,優化資源。
3.3 數據統計更應該廣泛應用
把重要指標數據利用內部OA、短信及信息交流工具進行推送,滿足了醫院管理業務的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為不同層面的用戶提供了數據依據,讓數據更好地銜接,方便了管理者查閱信息,醫療集團管理層可隨時隨地通過多種交流來查詢和分析醫院實時、日、月、季度、年份關鍵指標的情況,數值、圖表等多種方式,方便直觀展示,有利于對醫院決策管理。
集團化精細化管理,是當前現代醫院管理滲透,是幫助基層醫院管理回歸規范化管理正軌上。在醫療信息的大數據時代,數據統計仍需不斷擴展,現代醫院績效考核指標應融入數據統計報表,全方位監控醫院經營情況,但集團更需著眼未來,建設統一信息數據平臺,才能從源頭確保數據真實可靠性,數據統計更有價值,決策管理更強有力依據,才能更好管理集團內醫療機構合理發展,推動醫療服務供給、醫療服務效率,推進集團化醫院改革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