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曼·G·里科弗將軍"/>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趙國安
在美軍中,美國海軍“核潛艇之父”海曼·G·里科弗應該稱得上是一位傳奇人物了。他,53歲晉升為海軍少將,59歲晉升為海軍中將,73歲晉升為海軍上將,81歲時退役。在問鼎將軍之路的勵志故事中,他實在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人。同時,他又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他性格內向,為人苛刻,脾氣暴躁,處事武斷,遭人忌恨,特立獨行,樹敵眾多,還被公認為不具備主官特質……如此之人,居然取得了超乎尋常的成功:他,被公認為改變了世界,改變了戰爭形態,改變了美國海軍、教育和國防工業;他,一個被總統、國會、新聞界、公眾視為偶像,卻又被當時的海軍官員極力想清除和多次欲強迫退休的人,是怎樣逆襲為美國海軍四星上將?他的成長之路可否復制,或有借鑒之處?讓我們從他的些許故事中尋找答案吧。
里科弗是波蘭裔猶太人,1900年1月27日生于波蘭華沙北部的一個偏僻村莊馬庫夫。1906年他隨做裁縫的父母移民美國,定居芝加哥。由于家境貧寒,從小學到中學里科弗都是通過半工半讀完成的。18歲那年,在一位參議員的推薦下,里科弗進入著名的安納波利斯美國海軍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后主動要求到西海岸的水面艦艇部隊任職。5個月后,到海軍研究生院深造。僅1年又因成績突出被選送到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并獲得該校電氣工程碩士學歷。其后在美海軍歷任戰列艦輪機長、掃雷艦艦長和潛艇副艇長。
1946 年初,美國海軍派遣了由5名優秀技術軍官組成的小組,前往國家核研究中心—田納西州橡樹嶺學習核技術。在橡樹嶺的日子里,里科弗對核動力技術著了迷。他如饑似渴,勤奮學習,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從一個技術軍官變成為一位核工程專家。之后,他以驚人的意志在推動核潛艇的事業上殫精竭慮,絞盡腦汁,嘔心瀝血,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以想像的困難,終于在1948年5月1日獲得美國最高決策當局批準建造核潛艇的決定;同時他也被任命為國家原子能委員會和海軍船舶局兩個核動力機構的主管,并兼任核潛艇工程的總工程師。
從此,他更加不遺余力地投入到核動力潛艇建造之中,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做出了許多關鍵而重大的決策:他確定了核潛艇設計的正確方向—在較小的空間內設計安裝全新的核反應堆;他選定了通用電氣公司承建的液體金屬冷卻式大型核動力裝置;他堅持對反應堆的每個部件都進行抗高熱、抗震動試驗;他做出了建造兩套與陸地實驗室相同的反應堆直接裝入潛艇機艙中、同步進行試驗的決定……等等。他成功了!1954年1月21日鸚鵡螺號核動力潛艇下水了,1955年4月22日交付海軍。到1957年4月止,鸚鵡螺號在沒有補充燃料的情況下持續航行11萬余千米。1957年8月,鸚鵡螺號核潛艇從北大西洋的格陵蘭出發,經過11天的潛航,當它浮出水面時,已到了北極冰蓋的邊緣。

美國海軍“核潛艇之父”海曼?G?里科弗
之后,美國宣布將不再制造常規動力潛艇。這標志著里科弗已把美國海軍帶進了領先世界的核時代,因此他被譽為美國的“核潛艇之父”。為紀念里科弗對美國海軍的卓越貢獻,1983年美國海軍將第22艘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SSN-709命名為海曼·G·里科弗號,他也成為在世時獲得軍艦命名的僅有的幾位海軍將領之一。1986年7月8日,里科弗在華盛頓的家中逝世。
工作中堅持真理、堅持科學,一是一、二是二,不唯上,只唯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特別是當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質疑、甚至可能影響威信時,很多人選擇了回避、掩飾。鮮有人直面現實、正視錯誤、糾正錯誤。但里科弗卻與眾不同,和他一貫的剛愎自用相反,他總是能及時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哪怕是對自己已經做出決定的否定。
20世紀70年代末,座頭鯨號潛艇進廠進行反應堆換料和其他維修完工后,里科弗將軍派出一個考核組從華盛頓飛來進行驗收。經過兩天嚴格的考核,因有1項結果不符合標準,考核組給出了不合格的結論。時任代理艇長戴夫·奧利弗懷疑一定是考核組出了問題,出于自信和對考核結論的不滿,奧利弗采取了極端的手段進行了反調查,得到了相關證明其懷疑是正確的證據后,奧利弗立即給里科弗起草了一份申述報告,請求將考核等級改為合格,并要求考核組向艇員道歉。這是一個多么膽大妄為和不循常規的做法!里科弗收到報告后不僅沒有生氣,也沒有一點對他采取極端做法的指責,而是立即派考核組前往修理廠,更改考核結論。并請求上級不僅對其本人,也對在負責崗位上的每一個人問責。

海曼?G?里科弗將軍(左)與肯尼迪總統
還有一件事也是戴夫·奧利弗親身經歷的,那就是他在擔任艇長期間,他發現里科弗將軍親自設計的檢測斷路器裝置有致命缺陷,他把這一情況和改進意見上報給了他的上級,遭到嚴厲批評。理由是他的上司認為里科弗是艦船局最有名氣的電氣工程師,任何對他的質疑都是不妥的。無奈之下,奧利弗將報告寫上了措詞極為刺激的附言直接寄給了里科弗。與他的上司截然相反,里科弗收到報告后,立即讓有關部門進行評估驗證,當評估結果證明奧利弗的結論是正確時,里科弗將軍立即下命令要求部隊嚴格按奧利弗的改進意見組織實施,同時責令奧利弗的那位頂頭上司在全體艇員面前向奧利弗表示公開道歉!
只重結果,不重過程,有必錯糾,一切以對艇員、對部隊戰斗力負責為標準,這就是里科弗的鮮明個性和處事原則。當然,這不僅需要巨大的勇氣,更需要對事業的高度責任感。
刻苦鉆研、勤奮好學、技術精湛,知識淵博,理科弗首先是一位當之無愧的學者、工程師、技術領導者,但真正助其步步為營、不斷取得成功的,則應該源于他的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勇于超越、舍我其誰、敢于創新、我一定比別人做的更好的工作態度和挑戰傳統的無畏精神。
早年,在里科弗剛來到一艘老舊的潛艇S-48上任機電長時,不久一個主電瓶著火了,和它同型號的倆個姊妹潛艇都曾因這個原因被炸沉,艇長認為厄運已經在所難免,情況十分危急,就下令全體艇員到甲板上,封閉全艇,一旦爆炸就跳海逃生。就在這時,里科弗挺身而出,強烈要求到艙底下去排出險情,他以他精湛的技術奇跡般地完成了任務,就這樣他成功地阻止了一場潛艇史上最可怕的夢魘。但他并沒有滿足于此,而是在深入分析事故原因的基礎上,對引發事故的發動機進行了重新設計,從而從根本上杜絕了隱患。

鸚鵡螺號核潛艇使得人類進入核海軍時代,圖為現在的鸚鵡螺號博物館
1934年,里科弗調戰列艦新墨西哥號上任助理機電長。當時艦艇的耗油量水平是衡量艦艇表現水平的主要指標之一,新墨西哥號的這一指標在美國的15艘戰列艦中排名第六,艦長要求機電長能在這方面有良好的表現。里科弗向艦長許諾,來年一定讓他們成為第一。夸下海口后,他立即開展調查研究,下機艙、摸管路,與艦員座談,從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入手,全面查找油耗過多的原因,之后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進措施和辦法。第2年終不負所望,新墨西哥號的這一指標果然一舉奪魁,躍居全部戰列艦之首。
一個人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不算什么,難的是要有向實現理想和目標邁進的意志、行動。有了堅定的意志,才能在前進的路上百折不回、前行不止,才能逐步向理想和目標抵近。在實現建造核潛艇的理想上,里科弗可以說是舉步維艱、困難重重,沒有資金、沒有技術、沒有隊伍,更沒有上級的肯定和支持……。而這時他僅僅是一個海軍不受“待見”的基層軍官,人微言輕。但在困難、坎坷和無數的不確定因素面前,他沒有絲毫的退縮和動搖,而是義無反顧、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前文已提及,在1946年5月,里科弗和另外4名海軍軍官被美國海軍派往田納西州的橡樹嶺核研究中心學習,很快他就對核動力技術著了迷,并堅信建造核潛艇對美國海軍具有極端的重要性。于是,他就朝著這個方向堅定不移地前進了。當時美國的官方方案是先建一座工業用反應堆,然后再把這項技術應用到海軍中。他首先說服其他一起來學習的4名海軍軍官和他一起組成一個小組,然后撰寫了一份想象力大膽但有說服力的報告,詳細陳述研發海軍核動力裝置的必要性、緊迫性。不幸的是該報告被艦船局否定了;但他毫不氣餒,繼續四處調研、座談、游說。1年后他的精英小組也被迫解散了,他還是不肯放棄。
1947年9月,里科弗回到華盛頓任艦船局的一個沒有什么權力的虛職崗位,可他沒有怨天尤人,還是一如既往地繼續他的追求。他多管齊下,馬不停蹄地去實驗室說服科學家先期開展實驗研究;去企業說服工業部門開展潛艇反應堆研制;去海軍每個需要的辦公室匯報以尋求支持。
1947年12月5日,他們的信送到了海軍最高領導尼米茲手中并得到充分肯定,終于海軍同意了里科弗的想法。然后,他再去原子能委員會呼吁。歷經多番周折和斗爭,他終于獲得了海軍和原子能委員會的允許,可以名正言順地正式開展核潛艇項目研究。
1950年8月8日,杜魯門總統批準了海軍的造船計劃。他又以高超的效率、高超的管理手段,克服了在人才建設、承包商選擇、技術路線確定、資金籌措等等方面遇到的障礙,積極推進核潛艇的研制進程。
1955年4月22日,鸚鵡螺號核潛艇在進行了一次試航遠行后正式交付了海軍,這標志著世界第一艘核潛艇誕生了。可以說沒有里科弗的堅持和努力,就沒有美國的核潛艇,或者更準確地說,美國的核潛艇至少要推后幾年、十幾年,也可以說是里科弗認準的事就要做,一條路跑到黑的執著成就了美國的核潛艇事業。他是美國當之無愧的“核潛艇之父”。
核潛艇研制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特別是第1艘,沒有任何先例可循。任何決策的遲疑和失誤,都會遲延工程進展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而對組織領導者的考驗就不僅是責任感,更需要他對技術的深刻了解和深遠預見,當斷則斷。這需要一種強烈的擔當精神,敢于拍板,善于決斷;這還需要鐵面無私,一切從全局從事業出發的胸懷。里科弗堅定地做到了這一點,他絕不人云亦云,總是能力排眾議,在面對幾乎一致的反對意見時,成功地堅持自己的意見,把大家都認為不可能的事辦成。
1953年6月25日,核反應堆滿功率試驗工作24小時后,在場的工程專家都認為,所獲數據已達到要求應該停止試驗。但里科弗堅決不同意,他堅持試驗必須符合潛艇水下橫渡大西洋滿功率的要求。當試驗運行到60小時,核檢測儀表工作變得不穩定,主冷卻泵中的一臺開始由于未知原因發出噪聲,主冷凝器的管壁出現破損,蒸汽壓力急劇下降。承建方西屋電氣公司的相關人員和原子能委員會海軍反應堆部的權威人士都強烈建議停止試驗,但里科弗堅決繼續。直到96小時后海圖上顯示潛艇已橫渡大西洋,停靠在愛爾蘭法斯內特,他才下達停止命令。停止運行冷卻后專家對核反應堆進行了全面檢查,結果非常令人驚喜:沒有發現任何致命性的損傷。事實再一次證明,里科弗又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海曼?G?里科弗刻苦學習,很快從一個資深技術軍官變成一位核工程專家和核物理學家
但是誰也沒有注意到,這時恰處于海軍兩周后要研究他晉銜還是讓他離開部隊的關鍵時期,難道他不知道這是一個可能丟掉“烏紗帽”風險的決定嗎?這就是里科弗,心底無私,心無雜念。事業重如山,責任大于天。“做你認為正確的事”“正確即做”是他的一貫信條,也是他的成功之道。
仿佛里科弗就是為核潛艇而生,他工作中的固執、刻板、教條、不近情理、不講情面、一絲不茍的理念,都完全契合了核潛艇安全管理要求的天然屬性。核潛艇事業的特殊性接納了他、包容了他這些在常人身上難以容忍的缺點,給了他寬廣的舞臺,讓他的個性、才華在核事業中發揮的淋漓盡致。他的理念、他的作風與當時核潛艇的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他推動了核潛艇的發展,核潛艇的發展也需要他。在獲得批準研制核潛艇后,他追求速度迫切希望早一天取得成功。但在涉及安全問題上,卻毫不含糊,必須留有足夠冗余,一個環節也不能少。

1959年,海曼?G?里科弗登上《時代周刊》封面,成為家喻戶曉的超級明星

海曼?G?里科弗的雕像
在設計輻射屏蔽層、制定潛艇防輻射劑量標準時,很多專家,其中有諾貝爾獎的獲得者都說,民用的標準冗余度太大,軍事標準應該更高些,這樣可以減少屏蔽層的厚度,從而減輕重量。但是,里科弗堅決否定了專家意見。他堅持為美國潛艇確定設計的標準是,艇上水兵受到的輻射要低于美國的農夫。他對設計人員說:“我始終堅持使用民用標準,這個標準已經被聯合國醫學顧問、世界衛生組織以及9個造船廠認可。現在我希望你使用民用輻射標準來制定我們的標準,明確規定潛艇內部及其周圍的輻射水平,必須完全符合民用輻射防護標準。我不希望有絲毫變通……”半個多世紀之后證明,他為首艘潛艇所確定的輻射安全等級,確實達到了他所要求的無害水平。里科弗就是這樣,始終堅持安全至上的信條。在涉及安全面前不容分說,不管什么原因都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如果不是里科弗在推動核潛艇工程所展現出的出色領導和管理才能的光輝,淹沒了他在核領域的工程技術、理論知識上所擁有的過人才華,里科弗一定會以核領域大科學家和泰斗的身份享譽世界。相信對此不會有人提出異議。他的技術敏銳性、預見性,他對工程技術的把握和洞察力,當時無人能比,至今也少有人能夠企及。在這方面他就是一個天才,他經常靠直覺決策科學問題,事實又總是證明他的正確。
一次,他的工程師羅克韋爾告訴他,通用公司的反應堆熱量傳遞上可能有些問題,僅僅是可能。里科弗并沒完全聽懂羅克韋爾的分析,但他憑直覺感到一定是出了問題。于是立刻給公司打電話,要求他們馬上檢查整個熱交換系統。公司的主管和技術人員再三告訴里科弗,他們做過計算、還有實驗數據,都沒有發現問題。但他就是不信,堅持讓公司人員要認真對待,并寫出分析報告。公司沒有理會,還把這當成里科弗干涉公司技術事宜的一個例子。后來一個大規模的電制熱實體模型顯示通過鈉導體傳遞的熱量是公司工程師計算的20倍,里科弗直覺的正確又被無情的事實證明了!
還有一件事更讓大家對里科弗的敏銳和直覺佩服的五體投地。那就是在艇上裝空調時,電氣船舶公司計算60噸就夠了,考慮到安全因素里科弗的工程師們建議再增加1倍即120噸,船舶局負責空調的人也批準了這么做。但里科弗決定不管原來是什么數量,還要增加1倍到240噸。這在當時引起了一陣激烈的爭議。事后證明,如果當初沒有按里科弗的命令把空調額外加大1倍,鸚鵡螺號可能根本不能運行。“我不能證明,但我肯定是對的。”這是里科弗對其直覺的自信,也是他總能果斷迅速處理問題的底氣。既信奉邏輯和數據,也不忽視技術直覺,在里科弗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統一。
成功自有成功的道理,偉人自有偉人的性格。從上述事例不難看出,發生在里科弗身上的一切都有戲劇性的色彩。他經歷了二戰卻沒有海上指揮和實戰的經歷,他曾被海軍高層排斥在外,卻在被決定要退役時晉升少將軍銜;他總是靠直覺和本能做出正確的重大決策;他遭人忌恨、不受歡迎,卻又總能最后說服大家,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里科弗確實是個傳奇,他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他的所為是否可資借鑒,相信讀者能從本文的題目“別樣參照”中悟出答案。但不可思議之人,必有不可思議之處。他不墨守成規、不因循守舊、不阿諛奉承、不卑躬屈膝,我行我素,堅定執著,不達目的不罷休;是大格局,成就了他的豐功偉績;是大胸懷,筑就了他不朽的輝煌。他說過:“我堅信,以視天下為己任的姿態工作,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所在……一人之力難以成就事業,卻可以有所改變……我們生活的意義所在只能是人類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的安逸或成功。”或許這句話可以作為對他成功的最好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