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新
(喀什地委黨校,新疆 喀什 844000)
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的繼承與創新。作為新時代背景下中國共產黨對人民對生態環境問題的呼吁。其生態文明建設方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很多科學的新論述、新的觀點和新的概念,這些重要的論述不僅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尤其是對美麗生態環境的要求,還為實現“兩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因為如此,本文對我國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進行了參考分析。
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中,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生態文明新概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新時期生態文明思想。新時期生態文明建設思想在邏輯上成熟完善。今天科學掌握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話語體系,堅持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四信心”,加強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哲學的社會科學建設,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思想的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其思想主要體現在《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自然辯證法》等著作中。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所表現出的內容十分豐富,在此基礎上充分肯定了自然環境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內容主要表現在人與自然關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和對人的要求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辯證統一等方面。
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是新中國主要的締造者,也是我國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實踐者,為新中國的建設提供了很多理論指導。雖然當時還未形成系統的體系,但是關于生態文明的思想和社會實踐活動是非常豐富的,對我國生態文明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反復強調勤儉節約,并以此作為辦好一切事情的基本原則之一,當時提出了很多保護生態環境的措施,例如重視植樹造林、重視林業保護,并頒發了相應的文件,新中國剛成立時,所提出的“三反運動”,其中“反浪費”運動就是對節約思想最好的論證。
改革開放大幕的拉開也開啟了黨對生態保護的實踐,我們黨深刻認識到“環境污染問題是一個大問題”,在實踐過程中,形成了環境保護思想和環境治理的全面可行的方法,呼吁“植樹造林,祖國綠化,后代福利”。20世紀90年代中期,黨中央對環境保護問題的思想和理念進一步豐富,同時將生態問題列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首要任務,對環境問題“環境保護”至關重要。關系到我國長期發展的總體戰略問題”,“環境的本質是保護生產力”等討論。2005年我們黨第一次提到生態文明這一術語,并首次將生態文明作為黨中央的重要戰略課題,明確定義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觀。也就是“生態文明建設,本質上是以資源環境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指南,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
“山川、森林、田野、湖泊和草地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類的命脈在于田地,田地的命脈在于水,水的命脈在于山,山的命脈在于土壤,土壤的命脈在于森林。”2017年7月19日,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七次會議肯定了草原建設的重要性,將草、山、河、林、湖、田劃分為一個生命共同體。顯然,人類和自然界的所有生命都是一樣的,他們是緊密相連的群體。生命共同體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這意味著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應該盲目,應該考慮自然是否會遭到破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人類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中走彎路。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環境問題。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給人們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人們高度關注環境問題,環境保護和管理應著眼于解決危害人們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人們最關心的是他們的生活環境是否健康。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這樣一個地方,那里環境優美,空氣新鮮,樹木陰涼,水干凈,還有許多綠色無污染的食物。“環境是民生,青山是美,藍天是幸福。我們應該以保護眼睛的方式保護生態環境,以對待生活的方式對待生態環境,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發展的底線。”
合理的制度和強有力的法律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只有最嚴格的制度和最嚴格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的保障。”當前環境形勢不容樂觀的原因是中國缺乏完善的環境保護體系和健全的生態法律體系,執法過程并不艱難,甚至還存在一些膚淺的敷衍現象。因此,要改革生態文明中不合理的環節,建立符合中國實際問題的生態文明機制,關鍵是要有嚴格的生態法制來支撐。
黨中央提出了建設“美麗的中國”的目標。向生態文明的新時代邁進,建設美麗的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想的重要內容。當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想,核心是使我國富強、民主文明成為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現代化是一個整體的社會進步過程。不包括生態美麗的現代化不是完全的現代化,生態美麗的國家不是完全的國家。因此,能否把我們的國家變成“富強美麗的中國”直接關系到民族復興的成敗。
要進入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新時代,必須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解、人與社會的和解等共產主義理想。中國共產黨員是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的統一論者。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的基礎上,我們必須堅持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是“為崇高的理想而奮斗的偉大實踐,要繼續向前邁進”。
正如恩格斯所告誡的,對于每一次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了報復。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成為一個時代命題。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進行了理論拓展,強調良好的生態環境本身就是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來論述保護生態環境與發展生產力的關系,深刻揭示了兩者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這些理念正在逐漸成為政府和企業的普遍共識,引領企業走上綠色發展之路。為了充分落實企業在環境治理方面的主體地位,除了從商業倫理和強制義務方面突出企業的生態責任外,政府還應該注重運用政策手段加強經濟利益導向,促進企業進一步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比如在新能源汽車制造、光伏產品出口、風能發電設備推廣等方面,通過出臺相應的國家標準,定向實施政府財政補貼,廣泛開展綠色企業、生態產品的認證,來加強對企業的經濟利益導向,使廣大企業主體把綠色發展理念真正落實到生產過程中,讓積極參與環境治理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
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是我們黨對生態文明進一步深化的理論成果,把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付諸行動,努力為百姓創造美麗的環境。當今世界環境問題依然嚴峻復雜,需要各國從大局出發應對全人類的共同事業,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不僅向世界傳遞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發展理念,而且增強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國際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