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曉萍
(南昌市南昌縣蓮塘第四小學,江西 南昌 330200)
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的挖掘和探究,然后通過多元化的教學編排,來改變傳統教學的枯燥單一性。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多角度的認知知識,能夠從語文教材當中學到更多更有價值的東西。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順應新課程改革的潮流,對教學進行創新和突破。從而有效促進學生能力成長以及小學課堂教學的發展。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原因,智力和心理發育都不夠成熟。在學習過程中,過于懼怕教師的權威性,在課堂上不敢主動發言,學習過程依賴教師的引導,導致師生之間的知識交互過程呈現一邊倒的局面,往往是教師說什么,學生聽什么。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過于被動,學習知識死記硬背,對于知識的應用也是生搬硬套,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學生的創新思維也不能得到良好的啟發,這不利于學生的個人成長,也阻礙了小學語文教學前進的步伐。
我國教學長久以來都被應試教育理念所影響,學生能力的高低,往往是以分數來評斷。這種評判學生的方法過于片面,也不夠公平,很多學生的優點和閃光點不能夠被教師發現,不利于學生個性化成長。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懷才不遇”,很多有想象力的想法都被扼殺在搖籃當中,標新立異被教師認為是不守規矩的調皮,導致學生學習興趣逐漸下降,甚至出現厭學情緒,大大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成長[1]。
“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是當前我國教學的最常見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大包大攬已成為習慣,忽略學生的課堂體驗,學生的課堂參與感低下,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很難得到提升。在這種陳舊的教學理念下,教師對于教學模式難有創新,不能順應當前的教學潮流,這種教學落后不僅阻礙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發展,也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教師應該摒棄這種教學理念,敢于推陳出現,積極探索新型教學模式,來迎合新時代教學浪潮。
智慧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以高度的學習熱情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這個過程當中,需要教師利用趣味化的教學手法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學生時時刻刻的跟上教師的思維。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活躍學生的思維,需要在課堂上細心觀察學生的小動作,學生由于年齡小,在課堂上開小差、分神是會經常出現的情況,這種情況大多數是因為教師的枯燥教學給予了學生偷懶的機會。因此,教師應當利用好課堂上45分鐘的時間,設計好每一環的教學。保證學生高度集中的投入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興趣點著手,吸引學生參與進課堂教學當中。
教師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童話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來作為課堂的開場,讓學生在多媒體上了解故事劇情。在學生看完多媒體播放的視頻后,教師先與學生一起討論故事內容,然后再學習課本中的故事情節,多媒體的應用能夠讓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集中,高度投入教師所設計的課堂教學中,這樣教師能夠從容的把握課堂節奏,高效的傳授知識,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當中,完成能力的提升。
小學生年齡較小,心智不夠成熟,在學生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的肯定能夠給予學生無限的學習動力。因此,在學生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階段性的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能從學習當中收獲自信心。自信心的加強,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當中愈發的想證明自己,想繼續獲得教師的肯定,想得到教師的關注,以更為高漲的學習熱情投入到學習當中,形成一個良性的學習循環。教師在這一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鼓勵的方式,也要注意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情緒,不能讓學生過于的驕傲自滿,也不要要求過高讓學生望而生畏,通過自身的教學經驗,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教師的鼓勵下循序漸進的成長,完成能力的提升。
語文教材作為學生接受知識的重要來源,其中很多的內容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精品,教材中的精神傳達以及人文素養都能夠對學生三觀成形和綜合素質提升帶來巨大的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適時的對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和聯想,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當中接受到更多的知識。延伸教材內容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也能夠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趣味化的教材延伸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讓學生體會到語文的魅力。教師教學過程當中,應當對語文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尋找同類型的題材來強化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能夠加深對于知識的認識。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知識內化和外部拓展的效率,也能夠到達預期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進一步提升,幫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不斷發展[2]。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對教學模式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把細節落實到每一個課堂環節。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學生的思維;適時的對學生進行鼓勵,強化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延伸課堂教學內容,開拓學生視野。從細節做起,完成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構建,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和綜合素質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