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化曼
(貴州省仁懷市茅臺一小,貴州 仁懷 564500)
小學數學是學生數學思維培養的萌芽期,也是學生多元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教學模式的多元化發展,網絡教學逐漸運用在數學教學中。通過大量問卷調查表明,在書本瀏覽和死記硬背下可以掌握的知識約30%,但網絡空間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卻更能讓學生體會數字規律和幾何空間的奧妙,通過全方位的展示引起學生的主動探究和深入學習的興趣,達到豐富數學知識的目的。所以,基于網絡空間的學習為小學數學課堂注入了智慧的活力,采用網絡和信息的手段帶領學生建構數學的體系,培養數學多元化的思維。
網絡空間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對于小學生理解圖形的障礙和數字規律的形象呈現這個難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利用網絡的三維呈現和虛擬展示,通過眼前形象化的觀察,發現問題,再結合全面的開展學習內容的討論,使得學習轉變為學生自主探究前進的過程,形成自己由形象到結構化的數學知識體系,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1]。
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流暢和連貫性培養的重要時期,也是培養學生全方位、多角度觀察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時期。小學數學的多元化培養思想就是要借助網絡平臺對知識點外延和內涵的進一步論述,及網絡交流所帶來的來自不同視角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和觀點,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問題、多角度考慮問題,多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從多方面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個性化教學和個性化學習,建構學生的思維模型。
“智慧課堂”是基于網絡共享技術的教學平臺型產品,其在小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是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及時地獲取新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進行預習,同時給學生進行學習計劃的安排與支持。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進行學習是具有一定自主性的,這也意味著學生擁有了獨立安排自身學習計劃的可能,但學生想要實現這種能力就不能讓自己只會學習智慧課堂中所提供的學習資源,而是應該以此為基礎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來進行創造性、拓展性的學習。同時,智慧課堂作為平臺型的學習產品,為學生提供了跨時空與教師、同學乃至不同地域、不同層次學習者共同學習與交流的可能[2]。當教師需要將這一產品納入自己的教學計劃中時應當做到: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思維;引導學生建立抓住事物本質的能力與意識。例如:在教學“一百以內的數字”這一知識點時,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會要求學生掌握這些數字的排序,讓學生學會“數數”,并在這一基礎上理解“個”、“十”、“百”的計數單位。但在智慧課堂教學中,這種教學目標則變化為:要求學生掌握不同的數是由幾個“個”和幾個“十”構成;能夠比較不同數字間的大小;能夠形成自己的計數技巧;能夠通過概念合成新數。在這種教學計劃的對照下不難看出,智慧課堂的教學計劃突出了要使學生掌握規律、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更關注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在網絡學習平臺與智慧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依據平臺中提供的問題進行自我定位學習的,同樣的,平臺對學生提供的教學資源也是建立在學生解決問題過程中依據大數據分析而成的,這也意味著“問題”本身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內在動力,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因此,教師在運用網絡學習平臺或智慧課堂等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就需要注意對學生提出問題并遵守以下原則:問題的提出要基于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并進行合理的問題設計,防止由于問題過于簡單或過于深奧導致學生缺乏探究興趣;進行問題設置應當考慮問題本身所具有的開放性,以使學生在進行問題探究的過程中可以進行自我思維的提升與培養;教師要在學生進行自我探究時提供相應的支持與輔導,學生在自我探究過程中易走進“死胡同”,教師要防止這種局面的發生。例如:在用“七巧板”進行教學時,應當讓學生使用七巧板進行圖案的設計與創造,而非由教師制定圖案要求學生進行自我復制,這種教學計劃的設立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自我思考,并為學生的思維發展提供空間基礎。
在網絡學習平臺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促進這一技術的運用合理化,并照顧學生的學習體驗與情感。在這一教學技術的運用過程中,多數教師會出現“為技術而技術,為空間而空間”的教學思維問題。網絡學習空間也好,智慧課堂也罷,本質上都是為了輔助小學數學教學發展的一種教學手段與支持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當將大部分精力放置在這一技術的運用上,而是以這一技術手段為基礎對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思維與能力的教學。這種教學技術可以使教師的教學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正常的課堂教學,教師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二是基于網絡學習空間進行課上或課下的數學教學,這一教學過程則側重于對學生數學學習思維與能力的培養[3]。只有通過這種分層劃分的教學方式,才能將網絡學習平臺這一具有教學技術性優勢的產品變更為能夠促進小學數學教學合理開展的優秀教學平臺資源,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與效率的發展,促進小學階段學生快速掌握數學思維與能力。
總之,智慧教育的實現和發展依托教育與技術的完美結合。網絡學習空間作為技術與教育融合的一種體現,能夠為教育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視角。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對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為了達到更好的教育教學目的,教師需要將網絡學習空間與教育教學充分融合,靈活運用網絡學習空間促進學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