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樹春
( 重慶市豐都縣龍河鎮崇實完全小學,重慶 408200)
聚焦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在于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主動的積累、理解、梳理、和整合的一個學習過程,使得學生對語文課程知識的學習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與把握,語文的核心素養涵蓋: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四個方面,教師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通過科學、趣味、合理的教學手段,落實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建設,使得學生能夠充分參與到課堂建設中去,進行綜合實踐性的教學設計,培養學生靈活性的思維能力,本次就聚焦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展開了課堂的教學實踐。
所謂合作教學,是指教師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通過科學、合理的小組分配以及下達不同的學習任務,繼而進行有目的性的交流式的課堂學習模式,它的開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也有效提高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協作、分析、總結等進而得出優質的學習結果,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在互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讓學生在小學合作的學習中發現自身的不足,讓學生得到及時的學習調整,提升整體學生的學習水平,例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語文課程的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分析、探討,加深學生對文章整體性的把握,第一,讓學生對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進行初步了解;第二,分別抓住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進行觀察,體會詞語的描寫;第三,畫出文中自己最喜歡的句子進行交流,說一說為什么?試著進行仿寫,就三點要求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探討,培養學生思維發展與提升的語文核心素養,既有效的完成了教學任務,也落實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充分發揮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
情景教學是課堂教學常見的一種教學模式,也是有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它通過知、情、意、行的有效融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實物演示、角色扮演、語言描繪等直觀性情景,引導學生自然的進入課堂學習中去,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在學習《我是一只小蟲子》的語文課程知識的學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就自己最喜歡的動物進行角色扮演,“假如你是一只小蟲子,你的生活會是怎樣的一個狀態呢?”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既活躍了課堂的教學氛圍,也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性,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建構和運用的核心素養,通過角色扮演的情景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入語文課程知識的學習中去,以舞臺劇的表演形式提升學生的語言構建能力和運用能力,加深學生對文章知識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如今是互聯網發展的時代,教育行業的革新是勢在必行的,只有走在時代的前沿,我們的學生才能成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融入信息化技術,讓學生成為新型的時代人才,讓學生將來可以更好的服務于社會,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輔助式教學,既有效的革新了課堂的教學模式,也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開拓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知,使得學生的思維有了進一步的提升,讓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綜合性的發展,好比,在學習《趙州橋》這一語文課程的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播放,讓學生對我國的古文化建筑有一個深刻的認識,通過對趙州橋圖片的觀察,讓學生對其設計、圖案進行細致的觀察和了解,讓學生了解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的核心素養,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教,學生學,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這也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翻轉課堂的開設有效打破了傳統的教學理念,改變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從“教與學”轉變為“學與教”,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繼而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傳統節日》這一語文課程知識了解時,教師可以通過翻裝課堂的開設,讓學生對我國傳統節日,進行總結歸納,說一說學生最喜歡的節日有哪些?為什么?通過學生有效的課前預習,繼而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才能讓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如,我國和國外在過節時有什么區別呢?豐富學生的文化積淀,培養學生文化傳承與理解的核心素養。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性的合作活動、生動的情景教學以及信息化的融入,對學生進行語文綜合核心素養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成為社會的新型人才,與時俱進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