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波
(陽煤集團壽陽開元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陽泉 045400)
和諧社會構建背景下,企業內部和諧不僅關系企業生產效益的提升,而且與社會和諧息息相關。煤礦工會是保護和維護員工權益的最重要組織,提升工會的服務效能可以進一步營造良好勞資關系,營造和諧的企業發展環境,塑造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除此之外,煤礦企業與其他企業有很大區別,煤礦安全歷來是煤礦企業重點防控的工作 [1]。在加強安全建設的過程中,工會可以引導員工樹立規范意識以及責任意識,督促員工正常作業,減少企業安全隱患。
加強煤礦企業安全管理工作,歷來是黨中央和政府高度關注的問題。工會只有不斷提升服務效能,加強與煤礦企業員工之間的聯系,傾聽員工關于當前安全建設工作的意見,才能更好的了解當前煤礦企業安全建設中存在的缺陷,進而督促相關部門有針對性的予以改進[2]。除此之外,提高煤礦工會的服務效能,可以給煤礦企業的員工提供可靠有效的保障,適應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的時代發展要求,不斷推動煤礦企業轉型升級。
工會作為企業與員工之間進行聯系的重要紐帶,能夠及時將企業最新的經營戰略以及方針政策進行宣傳,組織員工開展相關工作,提升員工積極性,促進員工自我發展[3]。除此之外,工會及時開展相關培訓活動、教育活動、娛樂活動以及戶外拓展活動,可以增強員工職業歸屬感,讓員工在工作中保持樂觀向上的工作態度,讓員工真正融入到煤礦企業這一大家庭中。
一方面,煤礦企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行業,其生產經營環境較為特殊,一旦安全管理出現問題,就可能引發重大的安全事故,影響煤礦企業可持續發展。部分煤礦地區的生態環境也比較復雜,更是嚴重影響著員工的生命安全。因此,煤礦企業工會所肩負的責任以及任務較之一般的企業有所不同,其不僅需要做好與員工的溝通聯系工作,還要承擔一部分的安全管理職能,更好地構造良好的勞資關系,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近些年來,部分煤礦企業生產經營效益的降低導致企業員工的整體待遇有所下降,制約了煤礦企業的轉型與發展。因此,如何增強員工與煤礦企業之間的黏合度,提升員工對煤礦企業的信任感、歸屬感以及責任感,也是煤礦企業工會工作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4]。
近些年來,由于我國能源市場發生了變化,由此導致能源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煤礦被許多新型的能源所取代。典型表現在風力發電、海鹽發電、太陽能高效轉化等新興能源行業的興起,導致煤礦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益有所下降。在這種外部因素的影響下,工會的服務工作以及管理工作難度加大。如何將工會工作與企業整體工作結合起來,實現工會服務工作與煤礦企業發展戰略的有機融合,成為工會工作人員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加強與員工之間的組織聯系,發揮工會組織的“黏合劑”作用,工會要從多個層面提升工會服務管理的聚集力,集中員工的力量辦大事。第一,工會要組織豐富多彩、內容多樣以及形式多元的集體活動,讓企業全體員工都能夠參與到相關的活動當中,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培育員工之間的感情,消除員工與管理層之間的隔閡,讓管理層能夠傾聽更多基層員工的心聲。例如,工會可以組織全體員工開展戶外拓展活動,并將員工分置成若干個小組,以此來增進員工之間的情感。工會也可以開展征文比賽、員工運動會、專業技能比賽、歌唱比賽等日常文娛活動,并對出色的員工和部門予以獎勵,提升員工的活動參與性以及活動熱情。第二,從辯證法的視角來看,工會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不存在任何漏洞。因此,企業要進一步健全工會管理制度和服務制度,不斷解決工會管理和服務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確保工會工作順利開展。工會工作人員也要接受全體員工的監督,對于員工提出的有益意見要予以采納,不斷增強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務工作的可行性、科學性、標準性以及規范性。
煤礦企業要實現長遠發展,必須要營造和諧、穩定以及良好的用工環境,必須要將潛藏在企業內部的各項矛盾予以解決。第一,煤礦企業工會工作人員要進一步發揮自身調解矛盾的功能,利用自身與員工溝通上的優勢,解決企業與員工之間的矛盾。在解決矛盾過程中,工會工作人員必須要堅持謹慎負責、透明公開以及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搭建企業與員工之間溝通的橋梁,尋找解決矛盾最有利的途徑和方式。工會工作人員要善于傾聽員工相關意見,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相關問題,及時將員工訴求予以反映,平衡員工與企業雙方的利益。工會工作人員也可以設置專門的“員工心靈”熱線以及員工意見反饋平臺,通過正常的途徑來解決員工與企業之間的矛盾,防止矛盾的不斷堆積。第二,工會工作人員要善于從思想上和心理上解答員工思想困惑以及心理困惑,運用好思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工具對員工進行疏導,把員工的思想工作做通。第三,工會工作人員要樹立整體意識以及服務意識,立足于大局來解決矛盾,才能真正推動企業長遠發展。
煤礦企業工會工作人員是開展服務工作的基礎,其綜合素養會直接影響工會整體服務質量以及服務效率。因此,煤礦工會需要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結合工作人員服務工作現狀來優化培訓內容。一方面,煤礦工會要重點加強工會工作人員職業道德、法律、安全、專業技能、溝通、信息化技術領域的培訓,打造復合型人才隊伍。另一方面,煤礦企業要加強與其他地區煤礦企業或者相關單位的溝通協作,為工會工作人員提供交流平臺,借鑒其他單位工會工作的有益經驗和先進模式,確保工會工作與時俱進。
第一,煤礦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勢必會對內部管理制度以及生產經營制度進行相應的改革,對相關的規章制度予以修訂。在這一過程中,員工容易出現抵觸情緒以及不滿情緒。此時,煤礦工會工作人員要認真傾聽員工的意見,并將員工意見匯總后上報至企業相關決策層,扮演好“溝通者”這一角色。對于確實與員工實際以及企業生產經營不符合的規章制度,要及時提出相關意見,為員工爭取合法權益,實現企業與員工的雙贏。同時,煤礦工會也要從企業整體進行考量,積極引導員工進行學習,加深員工對于新制度的理解和擁護,切實維護企業的權益,推動企業整體發展。
第二,工會要重點加強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解決實踐中存在的員工安全知識缺乏、員工安全操作不規范以及員工安全意識淡薄等問題,提升員工安全責任感,營造安全的工作環境。對于煤礦企業而言,營造安全生產環境是維護員工合法權益的題中應有之義,只有確保員工安全,才談得上對員工其他利益進行保護。除此之外,工會還要及時創新教育模式,通過班前會、安全學習會等會議形式,組織員工認真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提升員工“依法依規”意識。
從辯證法的視角來看,煤礦工會組織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會直接影響煤礦工作組織的服務工作。因此,有必要提升煤礦工會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增強工作人員責任感。一方面,工作人員要在實踐中培養自身的服務意識,做好退休員工慰問、困難員工慰問等基礎性工作,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擺正心態。另一方面,煤礦工會工作人員在做好員工接待工作以及收集員工意見時,要負責任地回答員工相關問題并及時加以落實。總而言之,服務意識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工作人員在具體工作中逐步養成。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煤礦企業外部轉型步伐加快,在整個社會經濟體系以及能源體系中所承擔的責任加重。為了更好地提升煤礦企業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能力,營造良好的企業形象,推動煤礦企業高速發展,必須要進一步增強煤礦工作組織服務效能。煤礦企業工會在煤礦企業整體發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能夠有效維護員工的各項基本權益,規范員工日常生產經營行為以及管理行為,保證員工安全。未來,工會內部工作人員要進一步樹立規范意識、責任意識以及創新意識,不斷優化煤礦企業工會服務工作,提升員工對于工會工作的滿意度,為煤礦企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