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馨
(貴州省赫章縣平山鄉衛生院,貴州 赫章 553200)
慢性胃炎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腹脹、腹痛、惡心嘔吐及噯氣等,可由多種因素引起[1],如長時間精神緊張與焦慮、飲食不節、寒涼無度等,若治療不及時可進展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慢性胃炎在中醫學屬于“胃痛”“胃痞”等范疇,有學者對慢性胃炎患者采取中醫疏肝法治療,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2]。本研究就慢性胃炎采用中醫疏肝法治療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遼陽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接收的66例經胃鏡下檢查確診為慢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就診時間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均符合《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中胃炎診斷標準[3],均符合《中醫內科學》中肝郁脾虛癥辨證標準[4],均符合該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要求,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凝血功能異常、肝腎功能障礙、結石癥、重癥感染、腫瘤及精神疾病等患者。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18例,女15例,年齡38~72歲,平均(38.2±5.6)歲,病程1~20年,平均(10.5±2.5)年;對照組患者中,男19例,女14例,年齡37~70歲,平均(38.4±4.5)歲,病程1~18年,平均(10.3±1.9)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口服多潘立酮片(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70521),10mg/次,3次/d;枸椽酸鉍鉀(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生產,批號:20161209),220mg/次,2次/d。治療期間禁食油膩、生冷和辛辣食物。觀察組患者另給予中醫疏肝法治療,組方:谷芽10g、麥芽30g、厚樸15g、青皮10g、黨參15g、柴胡10g、砂仁6g、郁金10g、甘草3g、延胡索10g、木香6g。水煎至150ml,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①參考《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5],對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進行評價,包括噯氣反酸、胃脹、胃痛、乏力、納呆少食,分值均為0~3分,其中3分為重度,2分為中度,1分為輕度,0分為無,療效指數(%)=(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臨床療效評定標準:治愈:療效指數為100%;顯效:療效指數為70%~100%;有效:療效指數為35%~70%;無效:療效指數在35%以下。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胃鏡療效評定標準:治愈:胃黏膜活動性炎癥消失;有效:胃黏膜炎癥病變范圍縮小50%以上;無效:胃鏡檢查未見明顯改善。總有效率(%)=(治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③觀察胃鏡檢查結果恢復正常時間、臨床癥狀改善時間。④統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分析及處理數據,以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以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胃鏡檢查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胃鏡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中醫癥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中醫臨床癥狀積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癥狀積分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的各項癥狀積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2.4 胃鏡檢查結果恢復正常時間、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觀察組患者胃鏡檢查結果恢復正常時間、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均較對照組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慢性胃炎具有病程長、反復發作的特點。臨床西醫治療慢性胃炎一般采用抗幽門螺桿菌、抑酸及使用胃黏膜保護劑、促進胃動力藥物等藥物治療,西醫治療起效迅速,但其作用靶點較單一,有時難以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中醫疏肝法為臨床常用治法,通過疏理肝氣、解除郁結而用于治療肝郁氣滯證。肝郁脾虛型胃炎患者病機在于肝郁不舒,脾胃失和,采用疏肝法切中病機,進行梳理肝氣、解除郁結,理氣醒脾,化濕開胃,以達到治療效果。疏肝法以柴胡為主藥,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配伍木香、砂仁、郁金、厚樸等,其中木香可疏肝理氣,消滯健脾;郁金可清新解郁,活血化瘀;砂仁可理氣醒脾,化濕開胃;厚樸可燥濕除螨,行氣消積;青皮可消食化滯,疏肝破氣;黨參可培補中焦,補中益氣;谷芽與麥芽可健脾開胃,行氣消食;甘草可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以上諸藥合用共湊和胃祛濕、理氣止痛、健脾疏肝之功效。謝華研究指出,對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醫疏肝法結合西藥治療,臨床有效率可達94.0%左右。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胃鏡療效均較對照組高,同時癥候積分治療后較對照組低,胃鏡檢查結果恢復正常時間、臨床癥狀改善時間較對照組短。提示對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醫疏肝法治療臨床療效顯著,能有效改善臨床癥狀,縮短療程,與郭瑞萍報道的結論相一致。此外,在不良反應方面,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中醫疏肝法的安全性較好。綜上所述,對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醫疏肝法治療臨床療效顯著,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