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娟
(重慶市渝北區立人小學校,重慶 400000)
對學生進行語文素養培養是避免學生受應試制度約束的核心策略,而這些種種增益也充分證實了語文素養培養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培養效果,本文將以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為對象,對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策略展開探討。
當前我國的教育依然在遵循應試制度,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教育領域在教學理念和教育策略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革新與進步,然而介于應試制度的影響下,現如今的教學目標依然局限在學生考學的分值上,這就意味著看似革新后的教學理念與方法仍然圍繞著傳統的教學目標,由于語文素養作為一種素質教學,并未完全納入傳統考學項目中,導致很多教師將教學精力與時間用在傳統的文化基礎知識教學上,語文素養培養并未得到重視,加之很多教師自身受教育期間也未曾受過規范系統的語文素養教學,導致一些教師即便意識到語文素養教學的重要性,但在應試環境和自身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只能力不從心。
在眾多教學科目中,語文是最具育人功能的,語文教材中大量的課文、文言文、詩詞等都是文化的載體源源不斷的傳遞著文化素養,從這一個層面來分析,語文素養培養是具有一定的優勢條件的,但是普遍教師在引領學生學習語文教材時沒有從語文素養的角度去挖掘教材中有關語文素養的知識點,而是僅僅從基礎知識和理論知識著手,教師也極少針對語文素養去為學生做解釋以及舉例說明,導致語文教材中涉及到語文素養的部分深埋其中,無法令學生有所感悟,這無疑是一種教學的缺失和學習的遺憾。
一些教師認識到了語文素養培養對學生的重要性,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會針對性的講解語文素養方面的知識,但是這種培養方式往往只是作為一種理論,并不會在生活中去運用,語文素養難以從學生的言談舉止中得到體現,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教師沒有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語文素養的環境,即便有部分學生青睞于語文素養文化,但礙于大體環境,不想令自己特殊化,顯得另類與不合群。
教師作為教學主導,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教師自身的知識閱歷以及培養方向決定著教學品質和培養效果,為了有效落實語文素養培養,讓學生具備語文素養,首先教師要從自身做起,與學生一起認同并重視語文素養培養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引用相關新聞與信息,用實踐案例去證實語文素養的重要性,譬如前段時間清華大學學生的傷人事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和自身思考,能夠考入清華大學意味著該學生的學識完成了考驗,但正是這樣一位學識受到認可的高材生卻因素養的缺失而遭受社會的譴責,這一新聞充分證實了學識只是評判一個人能力的一部分,并非全部,道德素養作為語文素養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才的定義中發揮著不可取得的地位。
由于語文素養這一概念在傳統教育中始終沒能得到重視,導致很多教師在教學策略上缺乏相關經驗。為此,教師要先對語文素養的概念、作用有一個足夠的了解,教師可以與教師之間對此進行溝通,相互提出對語文素養的見解以及在語文素養所包含的眾多層面中總結出輕重順序,從實際的角度滿足學生的語文素養需求。
語文教學是圍繞語文教材內容所展開的,教師要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涉及到語文素養的環節,對其進行提煉與講解,從而在保障語文素養教學與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同步的情況下,引領學生學習語文素養,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效果。譬如在學習《負荊請罪》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從字面上對負荊請罪這一成語進行講解,然后發起設問,如為什么要請罪?請罪為何要負荊?并讓學生對做了錯事后請罪和不請罪這兩種行為進行評判。對于無法理解負荊請罪意義的學生,教師可以從換位思考的角度去拓展知識點,如講解將心比心這一成語,詢問學生如果有人傷害了你對你做了錯事,你是否希望他能夠知錯能改,主動承認錯誤,從而讓學生掌握負荊請罪這篇課文傳達的教育意義同時使學生認同并繼承這一美德,達到培養語文素養的效果。
盡管語文教材內容具備一定的語文素養知識,但介于語文素養涉及范疇的廣闊,僅僅依賴語文教材去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顯然存在明顯的不足之處,這就需要教師去拓展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教學策略。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語文素養的環境,譬如讓學生養成問安的習慣,早上來到班級看到同學和教師問一句早安,將學生的日常說話方式進行整改,如將“隨便”改成“你說的算”,將“還行”改成“看起來不錯”,將“沒空”改成“有點事情”,將“我還差的很遠”改成“我會繼續努力”等,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布置此類作業,讓學生將想一些具有語文素養的同義詞,不僅考驗學生的語文學識,更培養學生從素養的角度去思考語文基礎知識,在落實的過程中,教學環境會得到一個很大的改良,語文素養優異的學生將不再怯懦于語文素養的時間表達,而語文素養不足的學生也能在大環境下受到熏陶,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從書本的理論知識轉換至生活實踐中,這是體現及受益于語文素養最有效也最直接的體現。
總的來說,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方式有很多,教師要做的便是先要注意到就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此來使得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