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浙江省義烏市后宅小學,浙江 金華 322008)
隨著數學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培養也逐漸成為小學教育環節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數學形象思維作為數學思維中主要的思維內容,在小學多處數學知識中都有著重要的體現。數學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率,還可以促進其數學思維的培養。然而在小學數學形象思維培養過程中,依然存在較多問題需要教師重視并解決。
教具使用率不足,是小學數學形象思維培養在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之一。數學教具是小學教師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的教學手段之一,可以幫助學生在直觀的感覺感受中認識和了解數學相關知識。小學學生往往缺少大腦構圖能力和想象能力,學生在學習抽象數學知識和圖形圖像等較為復雜的知識時,難以單純憑借大腦想象就完成知識理解和問題解決,同時單純根據大腦思考出的形象往往不夠準確,最終影響到數學知識的掌握效果。教具的使用既可以幫助教師開展教學工作,又可以讓學生更為容易的理解和記憶數學相關知識。而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忽略了數學教具的重要性,單純依靠口頭講解完成教學。長期使用這樣單一的教學方式,會阻礙學生形象思維的培養,最終影響學生思維能力提升[1]。
教師在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過程中,往往缺少設計動手操作環節。數學形象思維的培養是以直觀的視覺感受作為基礎的培養過程,數學形象思維在空間幾何知識以及數形結合方面的知識中都具有重要的應用,這些知識的學習往往結合動手操作會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師在這部分知識的講解中缺乏操作環節的教學引入,學生缺少實際動手操作環節的實踐和引導,不利于數學形象思維的構建。
數學來源于實踐,更為生活實際提供了有力的問題解決手段。面對抽象和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以實際生活作為數學教學案例背景開展教學工作,可以讓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更加高效,同時也有利于數學形象思維的培養。教師在日常教學內容開展時缺乏聯系實際生活案例進行數學知識講解以及數學形象思維培養,導致學生實際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不足,數學形象思維構建存在一定阻礙[2]。
情境教學是以生活情境和更加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作為手段開展數學知識教學,合理適宜的數學情境創設會讓學生對學習數學更感興趣,從而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率。教師創設情境效果不佳,沒有真正起到情境教學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作用,影響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和應用。
學生缺乏平面想象能力,是學生需要培養數學形象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平面想象能力的考察和平面知識的考核是隨著年級的升高不斷加強和加深的,平面能力的考察也是小學生教學考核目標中的重要部分。學生在平面想象能力部分的缺乏,將極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形象數學思維能力[3]。
空間想象能力是小學生時期應當培養的主要能力,同時也是教師數學知識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空間想象能力需要適宜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往往很難依靠自身思考就具備豐富的空間想象力。而學生自身空間想象力的缺乏,最終影響到數學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數形結合思想是以代數和圖形作為教學基礎,將數字和圖形的特征相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教學思維。小學生往往不具備完善的數形結合思想,在日常學習中很難解決圖形與代數結合的題目,最終影響到數學形象思維能力培養。
數學綜合思維能力既具有自身獨特的特性,在技巧應用過程中也擁有內在共通性。數學思維要以數學基礎知識作為鋪墊,以數學問題自身特點作為突破口。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不足,從側面也反映出學生數學形象思維能力的不足[4]。
數學形象思維的培養,離不開教師自身素質和綜合水平的提高。教師首先要從自身實力和水平出發,充分掌握教材知識和相關數學思維的本質和內涵。并以此作為依據,結合數學形象思維和多種思維能力開展相對應的數學知識教學,促進學生數學思維培養。
小學數學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鍛煉。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盡量穿插動手實踐教學任務,以通過實踐與理論知識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比如在物體視圖視角知識教學中,教師在課堂利用小方塊物體要求學生擺出不同的形狀,以觀察不同視角的物體視圖。
小學數學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離不開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是以生活實踐作為活動背景,以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作為主要學習內容,同時充分發掘學生協作互動能力和創新思考能力,以生活實際為依據綜合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形象思維能力培養和發展,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出發進行綜合分析。教師要充分考慮到自身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不足,在結合學生對圖形圖像和數形結合等知識學習能力不足的基礎上,開展動手操作教學和課外生活教學,以形象思維能力提高作為教師開展活動的首要出發點,逐漸培養學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