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茉
(吉林省舒蘭市第一高級中學校,吉林 舒蘭 132600)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所有版本均將其放在必修三。其次,我們還能發現無論哪一版都將算法初步,統計,概率合并為一本書,這和它們都與計算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有關,也就是說這一本書都是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體現。通過計算機讓學生執行形形色色的算法,模擬各種隨機現象,處理各種統計數據,更真實的感受算法,統計,概率的思想。但是北師大版和其他版本較為不同,它將算法初步這一章放在了統計與概率兩章之間,我認為可能是考慮到,一些算法的的設計可以解決統計中數據的問題處理。而且北師大版將算法的思想作為第一節,不難看出在教材的編寫上更強調的是算法思想的理解。
當然,在本章的整體中也看到,不同版本都增加了不同的板塊,例如,人教A,B版的閱讀材料,北師大版的課題學習等等,足見每個版本的教材編寫之精心與創意
四個版本教材編寫中有很多自己編寫的藝術,在一些功能模塊的安排上都很有自己的特色。
人教A版在教材編寫的功能模塊上,首先便是章前引入,而后在例舉后,首先會有算法分析這一模塊。而在中間會有思考這一模塊,幫助學生更深入的思考理解。在一些問題的解釋上,教材在頁面的右側,給出一些輔助知識來幫助學生更好的讀懂。在每一小節的結束后,會有相應的練習。在學習程序圖后,每一例題除了算法分析外,還有程序框圖這一功能模塊,進而在學習基本語句后,又增加了程序這一項,整節結束后有相應的習題,且習題分為兩組,從難度到題型都有階梯型。而在一些節結束后會有閱讀與思考,讓學生通過這一功能模塊,了解課本之外的相關知識,聯系數學的發展史。最后一章的小結主要總結一章知識以及回顧與思考。而復習參考題則總體的包括了一章的各種題型。
人教B版除了章前引入外,在一些例子后并沒有太多的模塊,只是在每小節后會有相應的思考與討論,進而有相應的練習,每一節后會有相應的習題。在中國古代的一些案例的小節,增設探索與研究,作為課外的延伸與拓展。在章節小節上人教B版比較豐富,分為知識結構,思考與交流,鞏固與提高,自測與評估,相應的習題,閱讀與欣賞以及附錄一些參考程序。總體來說人教B版在功能模塊的設計上并不太多。
北師大版在例題的解答上很有層次,分為分析理解,抽象概括兩部分,并在頁面的右側對相應的計算機方面的知識做出解答,而后是相應的練習,以及一節的習題。在每一節的結束后,都有閱讀材料這一板塊,而內容都是古代數學中的一些算法案例。在一些節中還有思考討論的模塊以及信息技術應用,更好地體現了算法與計算機密不可分的聯系。在這一章節還有另外一個特殊的地方,就是課題學習這一模塊,將常見的一個題型作為課題研究。最后就是章節的小節其中有一個模塊較好,就是學生需要注意的問題都是學生易錯的問題。
蘇教版在功能模塊的安排首先在每一章的開始都有一些與數學相關名人名言,在例題的講解上都是分步驟來第一步,第二步等等,在頁面的左側會有一些相關的數學家的介紹。對應每小節都有一些思考以及練習,而且較為特色的是習題分為,感受與理解,思考與運用,探究與拓展。在一些又安排了一些EXCEL的界面。在第三節中,每一個古代案例后都有算法設計思想,流程圖與偽代碼兩個功能板塊來對例題進行解析。
經過對以上四個不同版本高中數學在算法這的功能模塊的分析我們不難得出一些的結論。首先在章前引入的部分,蘇教版采用名人名言的方式更能讓人產生興趣,較為新穎。而在一些例題的講解中,人教A版以及北師大版則更有層次感,將例題逐步講解,分為算法分析,程序框圖,程序或者分析理解,抽象概括的步驟,則更能適合學生的思維層次性以及步驟性。在習題的安排上每個版本的教材都分為不同難度,適應學生的做題方式。除了基本內容,一些教材都增設了自己的一些個性功能模塊,例如人教A的閱讀與思考,人教B版的附錄,北師大版的課題學習,蘇教版的EXCEL界面,每一個功能模塊的設計都是新課標的體現。
通過對不同教材版本的算法初步結構體系的比較研究,相信對教師的教學或者研究會有一定的幫助。當然,也會使人們從不同的教材的角度來看算法,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結算法。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會更了解算法,進而找到最適合教學的方法,而學生也可以真正的掌握這一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