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蘭 陳 權 (上海孫橋現代溫室種子種苗有限公司,上海市浦東新區 201210)
李文劍 (上海孫橋溢佳農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浦東新區 201210)
李洪霞 (上海孫橋現代農業聯合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市浦東新區 201210)
玉簪(Hosta plantaginea)屬宿根草本,耐旱、耐寒、喜陰,是一種重要的園林地被植物。玉簪除可供觀賞外,其鮮花含有芳香油,可用于提取制作芳香浸膏;同時,玉簪的嫩芽可供食用,全草可入藥。因此,近年來,玉簪已成為極具開發前景的野生花卉和藥用植物,我國也陸續從美國和歐洲引進了不少優良品種進行栽培試驗。目前,已有部分品種在國內園林綠化上獲得應用,其中,“藍天使”玉簪備受關注。近年來,為促進玉簪的推廣應用,常使用組培方式進行快速、大量繁殖玉簪。在此背景下,筆者擬以“藍天使”玉簪為試驗材料,通過分析不同培養基對其愈傷組織的形成、芽的分化增殖和生根等的影響,篩選出適合“藍天使”玉簪組培快繁的最佳培養基配方。現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選擇“藍天使”玉簪當年生無菌分株基部塊莖作試驗材料。
以MS為基本培養基,附加不同種類和濃度的激素進行處理,另加3%蔗糖和0.6%瓊脂粉(生根階段的蔗糖濃度降為2%,基本培養基為1/2 MS),pH為5.8;培養過程中,光照時數為12 h/d,光照強度為2 500~3 000 Lux,溫度控制在(25±1) ℃。
1.3.1 芽誘導培養基篩選
共設7個處理,分別為:(1)MS+0.2 mg/L 6-BA+0.1 mg/L NAA;(2)MS+0.5 mg/L 6-BA+0.1 mg/L NAA;(3)MS+1.0 mg/L 6-BA+0.1 mg/L NAA;(4)MS+1.5 mg/L 6-BA +0.1 mg/L NAA;(5)MS+2.0 mg/L 6-BA+0.1 mg/L NAA;(6)MS+1.5 mg/L 6-BA +0.5 mg/L NAA;(7)MS+2.0 mg/L 6-BA +0.5 mg/L NAA。
1.3.2 芽增殖培養基篩選
共設8個處理,分別為:(A)MS+0.2 mg/L 6-BA;(B)MS+0.5 mg/L 6-BA;(C)MS+1.0 mg/L 6-BA;(D)MS+1.5 mg/L 6-BA+0.1 mg/L IAA;(E)MS+1.5 mg/L 6-BA;(F)MS+2.0 mg/L 6-BA;(G)MS+2.0 mg/L 6-BA+0.1 mg/L IAA ;(H)MS+0.5 mg/L ZT+0.1 mg/L IAA。
1.3.3 生根培養基篩選
共設9個處理,分別為:①1/2 MS+0.2 mg/L IBA;②1/2 MS+0.2 mg/L IAA;③1/2 MS+0.2 mg/L NAA;④1/2 MS+0.5 mg/L IBA;⑤1/2 MS+0.5 mg/L IAA;⑥1/2 MS+0.5 mg/L NAA;⑦1/2 MS+1.0 mg/L IBA;⑧1/2 MS+1.0 mg/L IAA;⑨1/2 MS+1.0 mg/L NAA。
1.3.4 計算公式
芽誘導率(%)=(有芽生成的塊莖數÷無菌塊莖數)×100;芽分化增殖比例=接種數量÷分切后數量,在轉入增殖培養后進行統計;生根率(%)=(生根苗數量÷接種數量)×100,在生根單株轉入生根培養基30 d后進行統計,以每株苗長根2~3條、根長0.5~1 cm為生根苗。
從玉簪一年生無菌苗上取其基部塊莖,接種到不同培養基上,每個培養基接種20個塊莖,培養培養30 d后觀察統計其愈傷組織和芽誘導情況,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處理對玉簪愈傷組織的形成和芽誘導的影響
由表1可知,各處理均可出芽。處理(1)、(2)基本上不形成愈傷組織,每個塊莖均可出苗,苗粗壯但出苗少;處理(5)可形成較好的愈傷組織,愈傷組織生成率達到100%,出芽數量多;處理(6)的愈傷組織塊大,但有玻璃化現象,出苗比處理(5)少。由此分析可知,NAA有利于愈傷組織的形成,6-BA有利于芽的形成,且能促進芽的分化生成,但高劑量的NAA和6-BA組合會形成過多愈傷組織并出現玻璃化現象。在本試驗中,使用2.0 m g/L 6-BA和0.1 mg/L NAA的組合可得到滿意的愈傷組織和芽的誘導效果。
將分化并帶有芽的愈傷組織塊(每塊愈傷組織帶有1個芽)接種在不同增殖培養基上,每個培養基接種20塊,培養30 d后觀察芽增殖情況,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各處理間芽的增殖比例存在極顯著差異,其中處理(A)、(B)、(C)的芽增殖比例較處理(D)、(E)、(F)、(G)、(H)低;處理(D)、(H)的芽增殖比例達4以上,且分化芽的質量較好;處理(F)、(G)的芽增殖比例高,但因激素使用過量,芽的高度不如處理(D)、(H),且有玻璃化現象;處理(G)使用了玉米素,價格昂貴。由此可知,6-BA用量是芽分化增殖的關鍵,但劑量過高易出現玻璃化現象。在本試驗中,使用1.5 mg/L 6-BA與0.1 mg/L IAA的組合可提高芽的均勻度和高度,從而提高分化芽的質量,達到較好的增殖效果。

表2 不同處理對玉簪芽增殖的影響
在增殖培養形成的大量叢生芽中,選擇生長較好的單株芽(芽高3~5 cm),接種于不同生根培養基上,每個培養基接種100株,培養30 d后觀察統計生根情況,以單株長根2~3條、根長0.5~1.0 cm為合格生根苗,結果見表3。

表3 不同處理對玉簪生根的影響
由表3可知,處理④、⑥、⑦、⑨均有較好的生根效果。其中,處理④、⑦均選用IBA,濃度分別為0.5 mg/L和1.0 mg/L,但使用0.5 mg/L IBA的生根效果優于使用1.0 mg/L IBA;處理⑥與處理⑨均選用NAA,濃度分別為0.5 mg/L和1.0 mg/L,雖然NAA也能得到100%的生根率,但因其基部有愈傷組織生成,生根效果不如IBA。因此,在本試驗中,以1/2 MS+0.5 mg/L IBA為最佳的生根培養基。
試驗結果表明,在玉簪基部塊莖誘導階段,以培養基MS+2.0 mg/L 6-BA+0.1 mg/L NAA+3%蔗糖的芽誘導效果最好;在芽分化增殖階段,以培養基 MS+1.5 mg/L 6-BA+0.1 mg/L IAA+3%蔗糖的芽增殖效果最佳;在生根階段,以培養基1/2 MS+0.5 mg/L IBA+2%蔗糖的生根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