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錦華
(包頭市第二十四中學,內蒙古 包頭 014040)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一切活動的源泉。興趣是人在學習中產生鍥而不舍的精神的重要心理因素,是維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實踐表明,在體育活動中,有無興趣所產生的教學效果是不一樣的。對于感興趣的活動,學生可以持久和集中注意。即使碰到困難,也會努力去克服,還會產生愉快的情緒。而沒有興趣,則會使學生情緒低落,感到厭倦。那么,在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體育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信息傳遞的過程,在教學中信息傳遞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要完成體育課的教學任務,除了要求教師要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和較高的運動水平外,教學手段的運用也很重要。近年來,隨著多媒體技術的迅速興起,不少學校的體育課已經在課堂上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它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大大加強了人們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和感受,從而將課堂教學引人全新的境界。例:一位老師教學游戲教材“障礙接力賽跑”一課內容時,采用排球網、框架、棕墊、畫線等設置“敵人封鎖線”,并用塑料小手槍作為接力棒,再加上播放錄有沖鋒號聲、炮彈聲和機槍聲交融在一起的音響。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積極采用各種媒體手段輔助課堂教學,課堂氣氛熱烈,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再如,在課堂上緊張激烈的比賽活動中:來點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學生既能體會競賽的激烈又能感受到身心的愉悅。
實踐表明,在平時的體育課堂教學中適時引人故事,也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耐久跑”是一項很難的教學內容,具體進行訓練時,教師可在組織形式上進行創新,著力改變傳統的單一的鍛煉形式,利用“故事”串聯的方式進行“練歇息”:首先采用故事引人練習,達到一定負荷后又用故事間歇;接著繼續練習,并在場地上設置幾個休息小圈,跑累的同學可到小圈中休息一會JL再加人練習。如此練習在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基礎上,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
初中學生一般年齡較小,喜歡爭強好勝,互比高低,對比賽和游戲很感興趣。實踐表明,在平時的體育課堂中,采用游戲競賽的方式進行教學,能為學生創設一種寬松,活潑和諧的教學氛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角色情境”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興趣性,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對于學生團隊意識、體主義精神和榮譽感的培養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例:對于課前準備活動,許多學生不愿意進行練習,針對這一情況,教者可可選擇創編一些動作性質和結構與基本部分的內容相似的游戲作為輔助性和誘導性練習來代替傳統的課前活動準備工作。如把基本體操編人游戲,帶領學生“一起做”。如此游戲使得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中活動肢體,舒展筋骨,有效增強了課前活動有興趣性。再如,在籃球教學中可加人“一人運兩球”、“活動籃筐”等游戲,以此提高籃球的基本技術性,雖然練習的難度大,但是吸引學生全身心投人,練習更有利于動作技能的掌握。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美是青少年的又一特點,體育活動中蘊含著豐富的美感因素。通過美的啟迪,易于實現體育活動中的“苦學”變“樂學”。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針對女生喜愛健美操的特點,可編排一些多樣化的器械健美操、素質健美操、關節操、雙人健美操、墊地健美操等,并配以音樂協調配合。教學中,教者還運用“跟我練”“跟我做”、“快慢節奏變換”等方法以分解具體的動作,降低練習難度。如此融音樂、舞蹈、體操、美學為一體,節奏明快、動作優美的練習方式深受廣大女生喜愛,較好地激發了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
評價是激勵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體育學習評價對學生的體育學習具有導向、激勵、發展和甄別等功能。我們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個體得以成長和發展。《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中學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把課程學習內容劃分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學習領域,它突出強調要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使課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韌不撥時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因此,在平時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積極采用表揚、鼓勵的語言,充分肯定學生的學習表現,哪怕是微小的“閃光點”都應注意發現,并能夠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和鼓勵。如“動作做得很規范”、“很漂亮”、“很優美”等。這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對于那些運動基礎較差的學生,我們更應加強學習上的鼓勵。如,對于不敢進行“魚躍前滾翻”練習的同學,筆者常用勉勵的語氣對他們說:“不要怕,只要你們大膽跳,保證會成功。老師來保護你!”再如,“這位同學回答得很正確!”“這位同學真勇敢!”“恭喜你這次做得比上次更好!”如此言語上的肯定,不僅極大地調動學生了參與練習的熱情,而且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