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然
(保定市清苑區白團中學,河北 保定 071000)
初中階段的數學綜合性比較強,考試則是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綜合檢驗,而現在的考試更貼近生活、結合實際,更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察。好多學生害怕數學考試,總有一個感覺:本來復習的挺好的,而一上考場就會發現,好像什么都沒見過,一下子就蒙了,成績更甭提。如何擺脫這種考試的心理影響,如何在考試前以最短的時間提高效率,我們可以制定合理的計劃并認真執行,讓自己的成績盡快得到提升。
要做好考前的總復習,考前要檢查自己在初中學習的數學知識是否還有漏洞,是否有遺忘或易混的地方;其次是對解題常犯錯誤的檢查,再看一下自己的錯誤筆記,如果你沒有錯題本,那可以把以前的做過的卷子找出來,翻看修改的部分,那就是出錯的地方,爭取在考試答卷時,不犯或少犯第二次錯誤。
進考場前要放松心態,切忌考前還在研究難題,就是自己認為復習過程中哪兒還有漏洞,堅決認為本次考試肯定不會考察這個知識點,輕松進考場、做做深呼吸,要信心十足,要相信自己已經讀了好多天的數學,進行了反復的練習,做了成百上千道題,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是收獲的時候,自己會取得好成績的。
(1)看清題目的大意,考察的是哪個知識點,看清已知條件?。
(2)求解的目標是什么?對求解有什么要求?
(3)如需要作圖,簡單畫一個草圖借助圖形思考?
(4)看清楚已知條件之間的相互聯系,能不能從中發現隱含條件?
(5)理解已知條件與求解目標的聯系,從中找到解題思路。
(6)觀察整個題目,聯想自己過去做過的題,如何寫出正確格式進行解答。
(7)自己是否做過與此有關的問題?是否做過表面上不同,實際上類似的問題?這個題目是否見過他們是如何求解的?
考試是對知識的總體考察,大部分題目都是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考試80%的題型都是大家會做的題目,所以在復習過程中切忌做過多難題,導致基礎不牢固。而考試過程中肯定會有些難題,這時頭腦要保持冷靜,有的同學一遇到不會的題目,腦袋立刻熱了起來,結果,心里一著急,自己本來會的也做不出來了,你要相信,你不會,別人也未必能解出來,如遇到特別困難的題目,該放棄果斷放棄,不影響大局。千萬不能出現自己會的題目疏忽大意,急匆匆的把會做的題目做錯了。
提高解題的正確率,不該丟分的不能丟,分分計較,做到顆粒歸倉。解題時即使思路正確,不注意細節也能丟分。考試分分比較,每一分都代表了一個人的素質和水平。這都反映了你的知識理解和掌握的不夠扎實的表現,這里面有審題的細節、知識理解的細節、運用公式的細節、忽視檢驗的細節等等。這就是細節決定成敗。
這就要求我們自己自我診斷一下,你是存在哪方面的細節?到時候給自己提個醒,別再出錯。計算的問題可以這樣解決的,不要省略運算步驟、越詳細越好。在演算紙上書寫詳細的步驟,再抄到答題紙上簡單的步驟。抄在答題紙上的步驟可以按照得分點起來取舍,就不會扣分.
生題解題關鍵是把生題轉換為熟題,所謂的生題其實就是表面上生,只是瞬時陌生,它肯定是在平時做過的某個題型變化來的,只是把某些知識的重新組合,題目的某些方面過去肯定見過面,要相信自己通過審題和轉化,就能變成會解的題目,然后理清思路,借助圖形求解。
試卷發下來后,應先大致看一下題量,大概分配一下時間,一般情況下,要給自己留出20分鐘的檢查時間,檢查一下個別自己認為不確定的題目,這就需要解題時提高正確率,檢查時,自己認為正確的題目要有自信,千萬不能在這些題目中浪費時間。
書寫規范并不只是語文的專利,我覺得數學更注重這一點,要了解評分標準,尤其是解答題和證明題,不僅要規范,還要注重格式、過程等等,因為解題過程有步驟分。不少同學本來會做卻不能得滿分,甚至丟分特別多。
以上是我從事初中數學教學十余年中,從學生在考試中總結的一點經驗之談,希望能對在校的初中生有所幫助。當然,在考試中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希望大家在考試中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變,取得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