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芹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瀑河鄉瀑河小學,河北 保定 072550)
文本解讀就是通過分析來理解和閱讀,通過自己對文本的分析,形成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在現代小學英語教學中,文本解讀已經成為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方式,文本解讀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書本的理解能力,降低英語學習的難度,對學生學習英語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使用文本解讀提高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效率,成為廣大英語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筆者結合在教學中的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文本解讀教學中存在普遍性的問題,教師文本解讀的能力較弱。對此筆者做了專項調查,以分析小學英語文本解讀的現狀,筆者發現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文本解讀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
在調查中筆者發現,不同層次的教師對文本解讀的實施程度也有所不同,優秀教師能準確地解讀教材,把握教材的主旨,進而分析教學目標,設計符合教學內容的教學方式,這樣的課堂教學,往往能達到較高的教學效果。然而,大部分教師僅僅是把文本解讀停留在口頭,并沒有真正實施,他們更關注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不符合新課改教學的理念,甚至偏離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在當前的文本解讀教學中,教師不能準確地解讀文本,許多教師只注重眼前的教材,忽略對教學目標的把握,導致教材的解讀局限于語言表面,教學內容顯得膚淺片面,使學生不能得到全面的培養,課堂教學難以得到提高。
文本解讀就是讓學生在閱讀時更細致、更深入,從而更好地把握文本的內容。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教小,理解能力差,因此教師要在學生閱讀過程中加強指導,提高學生的文本解讀的體驗。小學生處在好奇心重的階段,對新鮮事物很感興趣,教師要把握好學生這一特點來引導學生閱讀,以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作為閱讀的主體,使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樂趣,利用文本鼓勵學生對閱讀文本內容探究,領會文本當中的情感表達,實現對閱讀教學效果的強化。
立足文本是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根本,通過對文章的全面解讀達到理解文章的目的。小學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在文本解讀的基礎上展開想象,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考方式理解文章的內容和含義,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實現小學英語的閱讀教學,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效果。
抓住文本關鍵詞和中心句子是文本解讀的重點。中心句是文章主旨最直接的體現,抓住文本的中心句準確地把握作者的意圖,以引導全文的解讀。這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文章的關鍵詞和中心句入手解讀文章,注重文章細節的解讀,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閱讀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交流,學生在閱讀時如果對文章的背景有準確的把握,有利于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更容易接受以時間的順序解讀文本,但是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會顯得突兀。因此,在進行文本解讀時,引入話題,加入與文本相關的知識背景,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文本,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閱讀意識,還使學生獲得了理解文本所需的信息,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率。
插圖,作為一種直觀的視覺信息和教學媒體,是教材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插圖蘊含著大量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直觀有效地體現文本的背景。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對教材中的插圖進行詳細的解讀,幫助學生進行文本的解讀,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學“my home”一課中的let’s talk內容時,課文首先用一句不太重要的祈使句“Open the door,please.”開頭,這是為什么呢?通過對教材的插圖進行解讀,我們發現當時媽媽手上拿了很多東西,無法自己開門,因此才首先說出了這句“Open the door,please.”,可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插圖在幫助學生解讀文本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幫助學生快速正確地理解文本含義,從而真正成為語言使用的主人。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多元化地對教材文本進行解讀,才能對教材文本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從而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閱讀。另外,在文本解讀時,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知識背景,抓住解讀閱讀文本的切入口,引領學生循序漸進地理出文章思路,歸納文章要點,挖掘文章內涵,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