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琳
(武警警官學院,四川 成都 610213)
《莊子·漁父》:“見過不更,聞諫愈甚,謂之很?!?這是文獻中對“很”字意義的最早解釋,“很”是固執、執拗、不聽勸告、一意孤行的意思。《國語·吳語》:“今王將很天而伐齊?!表f昭注云:“很,違也。”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三亦云:“很,違也?!薄墩f文解字·彳部》:“很,不聽從也。一曰行難也。一曰盭也。從彳,艮聲?!痹S慎給“很”下了三個定義,“不聽從也”與《漁父》的釋義相似;“一曰行難也”指步履艱難之意;“一曰盭也”,《說文·弦部》:“盭,弼戾也。從弦省,從盩。讀若戾?!倍斡癫米ⅲ骸按斯造逭郑駝t‘戾’行而‘盭’廢矣?!薄稘h書·張耳陳余傳贊》:“何鄉者慕用之誠,后相背之盭也?”顏師古注:“盭,古戾字。戾,違也?!?/p>
從字形上來看,“很”從彳,艮聲?!墩f文·彳部》:“彳,小步也。象人脛,三屬相連也?!北硎尽昂堋弊指四_、行走有關系,與許慎說“很,一曰行難也”的意義相關。再看聲符“艮”,《說文·匕部》:“艮,很也。從匕、目。匕目,猶目相匕,不相下也?!兑住吩唬骸奁湎?。匕目為艮,匕目為真也?!倍巫ⅲ骸啊兑讉鳌吩唬骸?,止也?!埂杉婧苋x。許不依孔子訓‘止’者?!?,下基也,足也?!鬃尤∑湟曛x,許說字之書,嫌云止則義不明審,故易之。此字書與說經有不同,實無二義也。《方言》曰:‘艮,堅也?!夺屆吩唬骸?,限也?!肯嘭凹茨肯啾?,謂若怒目相視也。不相下也,很之意也?!遏蕖肪湃侈o,獨引艮其限者,以限與艮音義皆同也。”“艮”為八卦之一,《易·說卦》:“艮為山。”象征山。山在自然界中的形象是高大、雄偉、穩固難移、線條堅硬,古人常以大山為兩地的分界線,“艮”因此也具有某些與山的特征相關的意義。《漢語大字典》:艮,②停止;靜止?!兑住蕖罚骸板柙唬呼?,止也。”又《說卦》:“艮,止也?!庇种咕?;界限?!墩f文·匕部》:“艮,很也。《易》曰:‘艮其限?!鄙驖疟究迹骸啊稄V韻》‘二十七恨’引‘恨’作‘限’,蓋古本如是?!兑讉鳌吩唬骸蓿挂病!辜聪蘖x。許引《易》‘艮其限’,正釋限之義。③艱難?!短な亍罚骸跋篝抻惺亍!狈锻ⅲ骸棒?,難也?!雹軋杂?;堅固。《方言》卷十二:“艮、硙,堅也?!惫弊ⅲ骸棒蕖⒊}皆名石物也?!薄稄V雅·釋詁一》:“艮,堅也?!蓖跄顚O疏證:“《說卦》傳云:‘艮為山,為小石?!詧灾x也。今俗語猶謂物堅不可拔曰艮。”讀音上“很”與“艮”相近,意義上“很”是“艮”意義的引申?!棒蕖钡摹捌D難”意加上“很”的形旁“彳”引申為“行難也”,“艮”的“堅硬,堅固”之義用來形容人的性格就可以引申為“固執”,今天有些方言中“艮”讀上聲,指人的脾氣倔或說話生硬。固執的人通常聽不進別人的勸告,進而做出一些違逆之事,有“不聽從”、“違逆”義?!昂堋钡娜齻€義項都源于“艮”,大概“很”的本字即為“艮”,后由于用字的需要添加了形旁,分擔了“艮”的部分義項,兩個字的義項之間是引申關系。
《玉篇·彳部》:“很,諍訟也?!薄对姟ば⊙拧こiΑ罚骸靶值荇]于墻,外御其侮。”毛傳:“鬩,很也。”孔穎達疏:“很者,忿爭之名。”文獻中“很”還有“爭訟、爭斗”之義?!抖Y記·曲禮上》:“很毋求勝,分毋求多?!编嵭ⅲ骸昂?,鬩也。謂爭訟也。”此意也與“艮”有關,上引《說文》段注釋艮:“目相匕即目相比,謂若怒目相視也。不相下也,很之意也。”兩人怒目相向,爭相不下,即爭斗時之貌。
《廣韻·很韻》:“很,很戾也。俗作狠。”“戾”即《說文》“盭”也,引申出“險惡、兇暴”之義,這個意義后來寫作“狠”,“狠”與“很”音同義近,文獻中常通用。《書·酒誥》:“厥心疾很,不克畏死。”《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太子痤美而很?!倍蓬A注:“貌美而心很戾。”《淮南子·主術》:“上好取而無量,下貪很而無讓。”三句中的“很”皆“狠”之義。“狠”在《說文》中的本義與“很”相異,《說文·犬部》:“狠,吠斗聲。從犬,艮聲?!弊xyán,表示“犬爭斗聲”的意思。“很”、“狠”均從“艮”聲,大概“險惡、兇暴”之性近獸而不近人,所以改“很”作“狠”來表示這個義項,此時二字同音。
現代漢語中,“很”作為一個副詞被頻繁使用,表示程度高,相當于“甚”、“非?!?,以上古文獻中出現的“很”的義項已經不再使用了。明清時期的文獻中,“很”的副詞用法已經出現,《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果要千金,也不打緊。只是我大孺人很專會作賤人。”《儒林外傳》第十九回:“這好的很了。只是事不宜遲,老爺就要去辦?!薄昂堋北唤栌脼楸硎尽吧?,非?!钡某潭雀痹~大概與“狠”有關,上面談到“很”、“狠”同音而且在古文獻中也常通用,《漢語大詞典》有“很力”一詞,《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怎地運起鋤頭,很力幾下,只聽得當的一聲響,翻起一件東西?!薄昂芰Α贬屃x為“狠命用力”,“狠命”表示用盡全力,形容用力的程度強,這里“很”有了“程度高,非常”的意思。還有形容程度強的“狠狠”一詞也可寫作“很很”,《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回:“廣東人伸出手來,很很的打了他一個巴掌?!焙髞怼昂堋痹~義虛化,借用為程度副詞。
綜上,“很”的本義來源于其聲符“艮”并引申之,“艮”既表聲也表意,“很”是一個形聲兼會意字。與今天我們使用的程度副詞“很”的意義相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