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鋼
(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院,江蘇 泰興 225400)
前言:在醫療改革的新形勢下,如何加強行風建設,為醫改提供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以嚴明的行業紀律,保持政令暢通,保障重大改革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執行,是當前醫院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
教育是優化作風的有效手段,也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泰興市人民醫院多措并舉抓教育,在教育活動中,醫院以黨員“兩學一做”等活動為契機,充分利用會議、講座、院報、簡報、宣傳欄、電子屏、網站等平臺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堅持定期教育與重點教育、正面引導與反面分析借鑒相結合,不同人、不同事有針對性地確定適當的教育模式,既組織全院性的學習教育,又見縫插針地利用晨交班、科務會、黨團活動等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既側重于抓好公眾反映強烈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更注重抓住前瞻性、邊緣性、導向性的問題。長期堅持不懈地進行思想教育讓全院干部職工形成了優良的作風,大家自覺遵守行業紀律,踐行廉潔行醫,在風清氣正的環境中施展服務民眾的才能。
泰興市人民醫院注重結合工作實際,不斷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從源頭上預防腐敗。近年來,該院先后出臺了《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責任追究制度》、《關于進一步規范執行用餐等事項的補充規定》、《醫德醫風檢查制度》、《醫院合理用藥規定》等制度,內容涉及黨風行風、工程建設、藥品采購、設備購置、人事招聘、院務公開等方面。同時,醫院狠抓制度落實。一是成立了黨風廉政建設、行業作風建設、醫德醫風考評等領導小組,院長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根據分工抓好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工作,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二是各支部、各科室及每個工作人員與醫院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行風建設、醫德醫風建設責任狀。三是制定了黨風廉政建設聯席會議制度,黨委每季度研究一次廉政建設和行業作風工作,明確了黨政職責,認真貫徹執行“誰主管、誰負責”和“一崗雙責”原則。四是實行考核制度,把糾風工作和反腐敗工作納入部門和單位的整體工作之中,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克服單純業務觀點,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實行年度考核,并將考核結果運用于評先評優、晉升晉職。
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委托社會第三方評價機構對我院門急診及住院、出院病人進行滿意度調查,并積極參與上海交大承擔的國家衛計委研發項目——《醫院滿意云管理系統》,聘請了社會各界代表擔任醫院社會監督員,每年召開社會監督員會議2次,病人及家屬座談會4次,了解查房情況,及時發現醫德醫風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責令相關科室和部門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實到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完善院務公開,接受職工監督。積極推行院務公示制度,健全職代會制度,充分發揮職工民主管理的作用,職工意見和建議及時有效反饋和整改,提高管理效率,凝聚職工力量。在醒目處設立專門的醫務公示欄,將醫院人事、財務等有關制度、規定、具體運作過程在院內內部網向職工公示。通過院務公開,把醫院“三重一大”事項重大事項、重大決策置于廣大干部職工的監督之下。
召開民主生活會,強化內部監督。定期組織黨員民主生活會、班子民主生活會、科主任民主生活會、科室民主生活會、院領導與職工面對面的民主生活會,會上活躍的氣氛、踴躍的發言、對同事缺點和錯誤的指正、對自己存在問題的剖析,形成了人人有權監督他人,人人被他人監督的體制。
醫院紀委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行業作風建設監督責任,開通了網站、電話、信箱及微信等舉報方式,全天候接受投訴、舉報,并以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和醫療中“三亂”(即亂用藥、亂檢查、亂收費)、收受“紅包”為治理工作重點,進一步加大醫商業賄賂和行業不正之風案件的查處力度,堅決治理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
對藥品、醫療設備、耔材、各類物資的采購和使用行為,實行全過程監督。開展了整頓、規范藥品、醫療器械流通秩序專項治理。其一,每年與所有與醫院有業務往來的藥品供貨商簽訂藥品購銷廉政合同。其二,對藥品銷售實行動監測,對每月用量前十名的抗菌藥物及萬金油類的藥物進行院內公示、限量采購、限制使用,同時對銷售公司、使用科室、個人進行警示談話,連續三個月超額品種予以停藥處理。其三,要求藥品網上集中采購,藥品儲存量不得超過一個半月。在設備的購買方面,嚴格按照計劃—審批—招標(議價)—采購的流程,任何人不得中途隨意改變采購方式;與所有業務往來醫用耗材商簽訂廉政協議;對年采購量在10萬元以上的物資設備進行關口前移、提前介入、全程監督,達到廉潔供貨、保質保量的目的;對所有醫用耗材進行了議價,平均降幅為10%,同時對高值耗材進行了清理,與使用科室的負責人進行了預警談話。
結語:綜上所述,醫院通過加強教育、完善制度、全面監督與嚴厲懲治多措施并舉,有效加強了新形勢下醫院的紀檢行風工作效率,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