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馨
(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社會治理精細化的提高,這是對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的新要求,同時也為社會治理創新指明了方向。在當前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多元化發展的新形勢下,需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為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團結及國家的長治久安提供重要的保障。當前我國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存在較多的風險隱患和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加快轉變理念,借助于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優勢,全面提高社會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推進社會治理的精細化,更好的滿足民眾的多元化需求,從而構建一個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當前針對于社會治理精細化的內涵還沒有統一的界定,通過對實際社會經驗和問題的總結,可以大致對其進行界定,即基于績效目標的指引下,科學設置機構部門,重構管理流程,及時置換社會治理思維和方式,實現社會治理框架的標準化,從而為民眾提供人性化的服務。在實際社會治理精細化中,在再造流程和結構優化的同時,還需要具備一些柔性特征,如實施人文關懷和倡導精致生活狀態等,將剛性管理與柔性服務有效的結合為一體。因此在實際社會治理精細化推進過程中,需要遵循三個方面的基本要求:
其一,置換治理思維。在精細化治理工作中,對于細微內容深化和方式的完善更為重視,不僅要塑造良好的服務理念,同時還要重視人文關懷,積極改善民眾的用戶體驗。
其二,實現管理服務的細節化。即要求將社會治理做細做小,緊緊圍繞人來做文章,即要從人們日常生活做起,著眼于小事情和小問題。
其三,執行框架標準化。通過制定具體的標準,進一步明確管理者和服務提供者的工作職責,確保管理理念在實際層面的有效落實,強化對管理行為和服務效果的監督和評判,以此來促進治理成效的更新。
在當前社會治理工作中,以人為本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政府公共服務和政策制定過程中需要將人的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社會治理的無縫銜接。即要在政策層面上涉及到每一個群體和每一個人,并能夠從人們日常生活小事抓起,真正做到群眾利益無小事。在社會治理過程中,需要通過每一個細致的治理過程,給民眾帶來溫暖和人本關懷。而且在當前社會治理精細化工作中,需要根據一定的規范和標準要求來推進治理的系統化和標準化,將標準化工作提升到國家治理的戰略高度,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履蓋各行業的標準體系,使每一項工作都能夠做到有章可循。
首先,政府需要發揮好主導作用。政府需要對自身的職責范圍進行明確,履行好政府職能。加快政府工作方式的改進,通過平等協調來解決問題,采用柔性管理方式,合作共建的方式,加快推廣政府購買服務,將適合社會承擔的事務和管理服務事項交給社會承擔。
其次,激發社會組織發展活力。通過深化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政社分開,加快推動社會組織去行政化和去壟斷化。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政策制度,對社會組織發展環境進行優化。成立為社會組織服務的組織,加大對社會組織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使其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充分的激發其活力,為社會治理精細化的實現奠定良好的基礎。
最后,深化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在社會治理工作中,人民群眾作為最重要的主體,需要以人民群眾為基礎,充分的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作用,以此來對社會治理進行創新。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做好社會治理的落實工作,增強社區的服務功能,推進社會扁平化重審,更好的發揮社區的自治作用。通過全面落實好網格化管理,打造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更好的激發社會和居民的自治活力。
制度建設是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的一個重要保障。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相關實名登記制度,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立完備、細致的法律規范,不斷提高行業規章、社會組織章程、市民公約、鄉規民約等社會規范的制度化水平。全面依法治理社會,善于運用法律規范來處理和解決一系列社會生活問題。完善預防化解社會矛盾機制。通過健全利益表達、利益協調和利益保護機制,引導群眾依法行使權利、表達訴求、解決糾紛。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疏導機制、危機干預機制,引導民眾依法理性處理問題。此外,還要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完善社會矛盾糾紛排查預警和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加強和改進信訪和調解工作。
充分運用網絡和其它科學技術,通過廣泛開展信息采集、統計分析和傳遞工作,構建基礎共享數據庫,實現數字化管理,使管理人員及時了解信息,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相關處置工作,并能夠及時公布準確信息,實現對社會風險精準研判,社會需求精準回應,社會矛盾精準調控。發揮電子政務重要作用,通過“互聯網+政務”、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發揮其在社會治理領域的應用,通過政務微博、微信公眾號及時、快捷地發布信息,將社會治理服務的終端延展到可觸及范疇。構筑智慧民生服務平臺,充分整合社會公共資源,實現“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就業”、智慧交通、智慧生態、智慧社區、智慧家政等,真正以智能化、信息化,實現治理增效、服務升級、資源優化,提高城鄉居民獲得感。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始終堅持系統治理,樹立全民共建共治的理念,要始終堅持依法和綜合治理,樹立標準化理念和以人為本的理念,從源頭抓好治理工作,重視治理的實效性,不斷優化治理效果,從而贏得民眾的滿意,讓人民充分享有改革開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