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朗讀者》與《見字如面》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李群
(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0)
作為文化類節目,《朗讀者》和《見字如面》都基于文字朗讀這一獨特的演繹方式,這兩檔節目設計頗為相似,但是由于前述基本定位不同等原因,它們之間有共性有個性,有差異有特色。
《朗讀者》和《見字如面》都注重運用明星效應。前者邀請了“世界小姐”張梓琳、“防艾”形象大使蔣雯麗、知名作家麥家等明星紅人作為朗讀者,邀請有已經在《中華詩詞大會》中廣受觀眾喜愛的紅人專家康震作為解讀嘉賓,以及王蒙、余秋雨、馮驥才和鐵凝等人作為文學顧問;后者更是采用全明星陣容,其朗讀嘉賓中既有臺詞功底深厚、表演可圈可點的老戲骨,也有知名青年演員甚至是專業的配音演員,他們的朗讀聲情并茂,各具特色,富有感染力。對于一檔在地方衛視播出的節目來說,眾多明星的加盟無疑是收視率的保障,也的確獲得了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
《朗讀者》更加重視朗讀嘉賓的個性、份量和作用,采用星素結合、有貴有凡的“明星+素人”嘉賓陣容。無論明星還是素人,其每期嘉賓選擇的標準是有思想、有故事、有號召力的人,且要適合該期的主題。比如素人,曾邀請過無國界醫生蔣勵、鮮花山谷夫婦、紅絲帶小學校長郭小平等普通又具自我特色的人物,可謂別具匠心。董卿對此表示,要看重朗讀者獨特的人生經歷,或者說他或她身上有哪些獨特的品質值得弘揚。所以,主持人在嘉賓訪談環節每次必問“要讀什么,為什么要讀,要獻給誰?”之類的問題。其目的就是試圖將朗讀者的情感故事與其朗讀的內容產生關聯,通過對情感的磁場營造讓觀眾更易產生代入感。
在當下文化快餐化、閱讀碎片化和經典閱讀成為一種奢侈的大眾文化環境中,《朗讀者》和《見字如面》無疑是對陽春白雪的致敬。從節目朗讀的內容來看,無論是名著名篇還是古今書信,文化品位都相對較高,其所含知識比較深奧,需要觀眾具備一定的教育水平才能夠真正理解和獲得審美感受。
《見字如面》以朗讀內容為中心,選擇書信這一特殊文體和獨具傳播價值的文獻來做節目。這些信件橫跨古今,寫信人形色不一,既有唐代大家韓愈、民國洛神蕭紅,也有當今藝壇宿將黃永玉、曹禺,寶島歌后鄧麗君和蔡琴等。書信種類也很豐富,既有飽含溫情的家書,也有生離死別的絕筆,既有寄給摯友的批判信,也有寫給摯愛的情書。節目組以“可以打開歷史,值得被更多人看到”為擇信原則,從各地博物館、高校圖書館和私人收藏家等處尋找到上萬封信件并從中挑選出百封,使得這些信件最能代表中國人的故事、最能抒發中國人的情感,也最適合于朗讀。當然,陽春白雪對普通觀眾來說,理解起來往往有難度。節目中很多古代書信是文言文,嘉賓朗讀的是譯成白話文的翻譯版本,而字幕仍舊顯示原文。
《朗讀者》中的文本種類則更豐富多元,作品貫通中外,通俗易懂了不少。每期內容均由文學顧問根據該期的主題詞和朗讀嘉賓的特點精心挑選而來。可見,《朗讀者》的內容相對大眾化一些。在策劃之初,節目組就意識到單純依靠專業朗讀這樣“曲高和寡”的方式來吸引大眾顯然行不通。
《見字如面》的總導演關正文十分重視網絡市場,在節目推出之初就下定決心要做網絡版,以網絡傳播為主。通常認為,網絡觀眾沒有足夠多的時間和耐心,都喜歡短平快或者通俗膚淺的視聽內容,但是這檔題材高冷、時長達1小時(網絡綜藝節目時長一般不超過45分鐘)的節目在網上播出后,目前首期在騰訊視頻在線播放次數達4828.8萬,彈幕發送量達10.1萬次,相對低于真人秀、選秀類等綜藝。有評論認為,《見字如面》以朗讀和解讀書信來回顧歷史的做法明顯曲高和寡,必然導致觀眾層窄小。實際上,從目前互聯網人口的年齡、文化教育水平等指標結構來看,這種節目定位可能也難以從中獲得足夠規模的與其內容風格要求相適應的觀眾群,從而制約了其網上收視率。
情感朗讀類節目似乎更易為中老年觀眾所鐘情,這在《朗讀者》上得到清晰反映。據收視中國調查顯示,。在電視端首播時,《朗讀者》的觀眾數量更加與年齡結構呈明顯的正相關,即年齡層越高、觀眾比例越大,其中55歲及以上者比例高達45.9%。①盡管如此,《朗讀者》仍有“四不像”的問題,它的目標指向宏大的文化情感,形式上又想面面俱到,既要做朗讀又要做人物,不斷穿插的自述、訪談環節很容易讓觀眾“跳戲”,還未帶入作品中就被打斷抽離到現場采訪中,因此被認為是《藝術人生》與《感動中國》的綜合版本。這或許說明,朗讀類節目的觀眾定位大可不必老少通吃,更不必面對全體網民,因為不管朗讀內容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其溫情、和緩、內斂的特有底色雖然不要求最佳觀眾腹有詩書,但必須是一位有人生閱歷、有沉穩心態的聆聽者。
當前,網民是全國觀眾的主流構成,媒介融合大潮澎湃,網絡視頻行業發展迅猛,使臺網聯動、實現臺網共贏發展成為必然選擇。2016年以來,各地在電視劇的臺網聯動方面的積極嘗試越來越多,無論是臺網同步播出,還是視頻平臺付費先播電視臺免費后播,電視臺和新媒體兩種渠道的具體合作模式正在不斷豐富發展當中。
正是出于對網絡市場的重視,《朗讀者》和《見字如面》不約而同地采用了臺網聯動的跨屏播出形式。其中《見字如面》沿襲比較流行的“先網后臺”模式,創新采用單曲加合集的矩陣式產品設計,合集版于2016年12月開始,每周四20:00黃金時段由騰訊視頻播出,之后在黑龍江衛視每周六21:20播出,從今年1月第四期起,增加在湖北衛視播出。
作為央視新年首推扛起文化大旗的重磅節目,《朗讀者》則采用“臺網同步”播出形式,于今年2月開始,每周六20:00黃金時間在央視一套、騰訊視頻同時首播,之后每周日19:30在央視三套重播,結果也一跑走紅。酷云互動顯示,《朗讀者》在央視一套播出共十二期,其平均關注度為0.2842%、平均市場占比為4.9368%,在全國同時段同類綜藝節目中的平均收視率排名為第3.42位,②各項指標均大大領先于《見字如面》。究其原因,一是央視播出平臺的影響力明顯要優越于地方衛視;二是《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剛剛熱播完畢,董卿在節目中出口成章、舌燦蓮花,被譽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才女,可以輕而易舉地將其無數粉絲觀眾的注意力平移至《朗讀者》,而這種知名度、知識素養與主持能力是地方臺主持人難以企及的。此外,“先網后臺”模式雖然有助于控制節目創新的風險,但在實踐中也可能減損收視率,因為網友已提前在網上收看了節目,如果后播的電視臺影響力不足而宣傳營銷又跟不上,就難以真正達到網臺用戶覆蓋的互補,其收視率自然要受到影響。
注釋:
①數據來源:CSM《2017年熱點節目跨屏收視周報(電視劇與綜藝)》
②筆者根據酷云EYEPro《央視和全國衛視實時關注度》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