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時
不知從何時起,“排毒”成了養生保健的熱門話題。于是,各種排毒養生保健品、治療儀,五花八門的洗腸、禁食、泡腳、針灸等排毒療法鋪天蓋地而來。
“排除了哪種毒素”“究竟怎么排出的”這些關鍵性問題,商家始終拿不出科學的證據。
“排毒潮”經久不衰
“排毒”起源于20世紀早期,其核心理論為:疾病是由體內廢物積累導致的,排出毒素即可防治疾病。到了20世紀30年代,隨著病理、毒理學的發展,醫學界摒棄了“排毒”這一概念,但商界并沒有舍棄它,反倒通過虛構、夸大等手法制造危機感,從而銷售產品賺取錢財。例如,“現在的食物、水、空氣都遭到污染,人體蓄積了很多毒素”“腰上的‘救生圈,腿上的贅肉等,都說明體內毒素沒排凈”“毒素輕則導致疲勞、黑眼圈、脫發,重則引起頭痛、失眠甚至癌癥”,這些說法始終存在。
排毒,多此一舉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教授伍學焱介紹,人體擁有一套有效的排泄系統:皮膚、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可擋住許多有毒有害物質;免疫系統則能識別、消除侵入體內的外來物質;肝臟和腎臟可以過濾掉進入血液和人體代謝產生的廢物,正常情況下不需要依靠外力。
他強調,“排毒”只是一個營銷概念,正統的現代醫學理論根本不講“排毒”,商家口中的“毒”與嚴肅醫學上的毒完全是兩回事。市場上的排毒產品無非是利用呼吸、出汗、排便、排尿四種渠道。
拿排毒減肥來說,脂肪包裹在皮下,沒有什么渠道能將其排出,有的產品能迅速起效,原因有兩點:一是含有瀉藥成分,減少營養吸收;二是非法添加處方藥,促進體內脂肪燃燒,但會帶來一系列副作用。
生活好習慣更靠譜
我們要正確看待“排毒”,依靠人體自身功能進行調節,而不是把健康交給不靠譜的藥丸或儀器。
多吃蔬菜水果:高熱量、高油脂食物容易引起肥胖,建議多吃水果、蔬菜,適當吃些粗雜糧。
養成運動習慣: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消耗熱量,是最科學的減肥方法。此外,排便需要用到腹部力量,常鍛煉腹部、盆底肌肉,有利于排便。
保證良好睡眠:人在睡眠過程中會分泌“瘦體素”,促進新陳代謝。因此,保證良好的睡眠有助保護皮膚、控制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