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民
腎小球因缺血而萎縮??重吸收尿液出現障礙
夜尿增多既是一種病癥,也是其他疾病連帶影響的表現。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夜尿增多有可能意味著血壓控制不佳。
夜尿增多通俗的說法是夜尿癥,指的是夜間睡眠后起床排尿的總量或次數增加,超過全天總量的一半,或者夜間尿量超過750毫升,也有說法認為夜間尿量超過500毫升,或者是夜間/白天尿量比達0.8以上,即可視為夜尿增多。但在臨床上,醫生通常用夜間排尿是否超過1次來診斷夜尿癥,因為正常情況下,夜間睡眠期間的排尿應該是0?1次。
腎臟主要由腎小球和與之相連接的腎小管組成。腎小球類似于篩子,可將體內的廢物篩出來,形成原尿;原尿會到達腎小管,由腎小管選擇性地把一些有用的東西重新吸收回去。正因如此,腎小球濾過的原尿容量很大,但最終排出的被濃縮后的尿液量卻不大。
腎臟損害一般發生在高血壓出現后的5?10年,腎小球的小動脈在高血壓的影響下會出現玻璃樣變,血管壁肥厚、管腔狹窄、供血減少,腎小球出現缺血性皺縮,腎小管也變性萎縮,嚴重時可出現腎小管之間組織(也叫腎間質)的纖維化。這些變化會導致尿液重吸收出現障礙,也就是濃縮障礙,進而造成尿量增加。
并非所有夜尿增多都是高血壓引起的腎小管功能障礙。比如,糖尿病患者容易夜尿增多;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可造成膀胱充盈假象,使老人起夜增多。此外,老年人膀胱容量的退化,甚至是睡前過多飲水或精神緊張焦慮等,都可能導致夜尿增多。還要強調的是,盡管夜尿增多可視作血壓控制不良的表現之一,但其損害是長期、慢性且不可逆的,只能通過嚴格的降壓控制,減輕或延緩繼續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