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美國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研究及啟示

2019-12-18 03:18:42徐紅姣姚長青張均勝
出版科學 2019年5期

徐紅姣 姚長青 張均勝

[摘 要] 學術著作出版基金是緩解學術出版經濟壓力、傳播優秀學術成果、擴大學者和研究機構社會影響力的重要手段。美國學術著作出版基金主要來源于政府機構、私人基金會等外部機構及各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自籌資金。本文通過調研上述三類機構的學術著作出版資助實踐,分析美國學術著作出版資助的特點,提出從強化學術傳承和傳播職責、適應數字出版和開放獲取的學術著作出版新形勢和探索面向學術著作出版全流程的資助方式三個層面改善我國學術著作出版資助制度,促進我國學術著作出版的發展與繁榮。

[關鍵詞] 學術著作 出版基金 科學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 G23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5853 (2019) 05-0103-06

[Abstract] Academic book publishing fund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lieve the economic pressure of academic publisher, disseminate excellent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expand the social influence of schola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Academic book publishing fu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mainly come from government agencies, private foundations, other external organizations,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ademic book publishing funds in the US by investigating the funding practices of the above-mentioned three type institutions, and suggests that academic book publishing fund in China should be improved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responsibilities of academic inheritance and dissemination, adapting to the new academic publishing situation of digital publishing and open access and exploring funding method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academic publishing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academic publishing in China.

[Key words] Academic book Publishing fund Scientific innovation ability

為解決學術著作出版難問題、促進我國學術出版的發展與繁榮,1988年原國防科工委設立我國第一支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國防科技圖書出版基金”。此后各級政府、高校與科研機構、出版商及社會組織紛紛設立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已經在我國發展壯大了30年,資助出版的學術著作碩果累累,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學術傳播、交流和傳承。

現階段,在各類科研項目經費和出版基金的扶持下,我國優秀學術著作的出版難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但是與學術出版產業強國相比,我國的學術著作出版還處于相對落后的水平。本文對美國學術著作出版基金進行調研和分析,提出我國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發展的建議,以期借鑒美國經驗,為我國學術著作出版資助提供新的思路。

1 美國學術著作出版基金概況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學術著作出版經歷了一段黃金發展期,隨著圖書館市場的萎縮和大學出版社制度的市場壓力,學術著作出版面臨巨大的壓力[1]。為了彌補資金上的不足,各學術出版商開始尋求政府機構、基金會和私人捐贈者的資金支持。目前,美國學術著作出版基金主要來源于政府機構、私人基金會等外部機構及各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自籌資金。下面將從以上三種學術著作出版資助來源中選取代表機構,介紹其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的資助特點及相關資助實踐。

1.1 政府機構資助基金

政府是美國高校尤其是公立高校的主要經費來源,政府機構資助基金是學術著作出版比較穩定的資金來源。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以下簡稱NEH) [2]、國家藝術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3]、國家歷史出版物和文件委員會(National Historical Publications and Records Commission) [4]等機構均設有與學術著作出版相關的基金。成立于1965年的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是政府層面資助人文藝術領域學術圖書出版的主要機構,下面以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為例,介紹美國政府機構設立的學術著作出版基金情況。

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是美國最大的人文學科資助機構之一,成立至今一直在資助人文學術圖書出版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曾通過“出版支持計劃”(Publication Subvention Program)、“挑戰撥款計劃”(Challenge Grant Program)等項目大力資助人文學術書籍的出版、扶持大學出版社的發展[3]。

2019年,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資助項目涵蓋36個類別(其中12個項目類別與出版相關),項目成果形式達到60種,與出版業相關的成果形式包括書籍、書籍章節(book section)、詞典、數字資料出版物(digital material publication)等。結合項目的資助目標、成果形式等,本文選取4個與學術著作出版密切相關的基金,具體介紹如下。

聯合研究基金(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ants):主要支持人文社科領域兩個或多個團隊的合作研究。在牢牢扎根于人文學科并且采用人文主義方法的基礎上,鼓勵人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跨學科研究,鼓勵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合作。該基金下設三種類型的子基金,其中召集基金(convening grants)主要資助各類專題研討會和工作組會議,通過會議探討選定的研究主題、討論并計劃后續出版工作;出版基金(publication grants)主要支持傳統的紙質出版物或者數字出版物的出版;考古基金(archaeology grants)主要支持考古領域研究成果的出版。

公眾學者計劃(Public Scholar Program):盡管人文科學領域的研究非常專業,但是公眾對其中的某些研究主題(例如歷史故事、重要歷史人物的生平或某個主題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可能會有很大興趣。該項計劃專門支持面向公眾的人文學科研究,致力于向非研究人員傳播人文領域的優秀研究成果。該計劃資助的書籍必須以人文學科研究為基礎,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普通讀者闡述重要的人文主題,面向學術研究人員的書籍不能申請該計劃。

經典著作和翻譯基金(Scholarly Editions and Translations Grants):該基金資助對人文學科具有一定的價值、并斷版(退出流通領域的著作)或短版(印數較少的著作)等無法或較難獲取狀態的文本、書籍和翻譯,主要資助領域為文學、哲學和歷史,樂譜等作品形式也符合資助條件。申請人需參考文獻編輯協會(Association for Documentary Editing)或現代語言協會學術出版委員會(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Committee on Scholarly Editions)等機構的推薦做法,其中翻譯項目只支持其他語言譯成英文的作品,同時應解釋所采用的理論和方法。

NEH-梅隆聯合數字出版獎金(NEH-Mellon Fellowships for Digital Publica-tion):NEH和安德魯· W ·梅隆基金會(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以下簡稱梅隆基金會)于2015年聯合設立,主要資助需要借助數字化表達和數字出版技術才能實現的解釋性研究項目( Interpretive Research Projects)。項目的研究主題和方法無法通過傳統的印刷出版方式實現,只能依靠數字出版技術,結合視頻、音頻、多媒體資料或者其他靈活的閱讀方式以及主動分發計劃(Active Distribution Plan)等方式實現項目目標。

上述四個學術著作出版相關基金的詳細信息見表1,其中,平均每年資助項目數、資助率及平均資助金額兩列以2015—2018年的項目數據為統計對象,由于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項目數據庫中ProgramName字段沒有標注NEH-梅隆聯合數字出版獎金數據,所以該基金的平均資助金額數據無法統計。

1.2 基金會資助基金

美國私人基金會數量繁多,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不乏關注學術傳播、扶持學術著作出版的基金會,比較常見的資助方式是設置出版補助金資助圖書出版,斯隆基金會(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4]公眾理解計劃( Public Understanding Program)的圖書項目、惠氏美國藝術基金會(Wyeth Foundation for American Art)[5]的出版補助金和泰拉美國藝術基金會(Terra Foundation for American Art)[6]的國際出版補助金都屬于這一類型的基金。部分基金會則另辟蹊徑,嘗試多種方式資助學術著作出版,梅隆基金會就是其中之一[7]。

梅隆基金會成立于1969年,是較早涉足學術著作出版資助的基金會,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間曾投入超過580萬美元對大學出版社的專著出版進行補貼,是當時美國重要的學術出版補貼來源。目前梅隆基金會仍然是美國最大的支持人文學科學術出版的基金會,主要資助學術交流方面的研究及電子出版的試點和示范項目[8]。

目前梅隆基金會主要通過學術交流計劃(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Program)下設的電子出版計劃(Electronic Publishing)資助學術出版。電子出版計劃支持數字參考資源、版本、期刊和書籍長度作品(Book-length Works)的開發,通過資助非盈利性學術出版社和其他承擔出版商職能的組織,提升其出版能力、出版更多能夠廣泛傳播的高質量數字出版物。1994年至今,基金會已資助244個該領域項目,投入資金數量達到8400多萬美元。具體來說,該計劃主要關注:探索人文學術出版的新商業模式;促進新的創作、編輯及閱讀工作流程和相關工具的研發和使用;促進高質量優先數字出版物或全數字出版物得到廣泛認可,幫助作者晉升或取得終身職位。

梅隆基金會早期(1972—1982年間)資助經費主要用于書籍的出版補貼,但由于這種方式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出版社的財務狀況和出版能力,該基金會改變資助策略,以提升出版社的技術水平和出版能力為目標,資助成果更加靈活多樣。通過2016年至今的項目進行分析發現,該基金會在學術出版相關領域資助成果多樣,涉及圖書、數據庫、工具平臺、會議、個人和出版機構獎金/補助金等多種類型。電子學術圖書出版、在線編輯和出版工具平臺的開發以及提升出版社傳播和營銷能力等主題的項目是其關注點。

數字出版環境下,學術著作出版向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在支持學術著作數字出版方面,梅隆基金會側重資助已出版的重要人文書籍的電子化,2015年與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聯合設立人文學科開放圖書計劃(Humanities Open Book Program),利用低成本的“電子書”技術還原具有重要學術意義的斷版、短版人文書籍,單個項目的最大資助金額可達25萬美元。2015—2018年間,兩基金會共投入近240萬美元,資助約2000種絕版圖書和文本的數字化和開放獲取,為人文知識的保存和傳承發揮了重要作用。

數字出版離不開技術和工具平臺的支撐。2018年,該基金會支持明尼蘇達大學雙子城分校(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和密西根大學(Michigan University)分別開發Manifold和Fulcrum專著出版平臺,實現人文領域學術專著的編輯、生產、宣傳和發現等功能,資助金額分別達到78萬美元和100萬美元。同年梅隆基金會還為基于瀏覽器的開源圖書生產系統Editoria第三階段的開發提供89萬美元資助,該基金會在2017年就曾為該軟件第二階段的開發工作資助29萬美元。除了通用編輯出版平臺,該基金會還資助面向特定領域和用途的平臺建設,例如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的記錄歐洲啟蒙運動中某些重要一次文獻的數字平臺原型的建設。

設計有效的推廣和營銷策略增加學術圖書的銷售量是眾多學術出版商面臨的共同難題。通過資助密歇根大學的開放獲取電子書發行和發現機制項目(Distribution and Discovery Mechanisms for Open Access Ebooks)(2016年)、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開放獲取專著的出版合同模板開發項目(the Development of Model Publishing Contracts for Open Access Monographs)(2017年)、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的當代圖書出版行業生產的數字資產的學術使用價值項目(Assessing Digital Assets in the Book Industry for Scholarly Use)(2017年)、密歇根大學的理解電子書使用的框架(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Ebook Usage)(2018年)等一系列項目,梅隆基金會幫助學術出版商探索新的營銷和推廣模式、方法等,適應數字化時代圖書推廣和傳播的變革。

在出版專業人才培養上,梅隆基金會在2016年和2018年分別投入68萬美元和120萬美元,資助兩期大學出版社多樣性獎學金項目(University Press Diversity Fellowship Program),通過招募“具有豐富的個人經驗、與多樣化的學術團體有密切聯系并能將這些經驗和聯系運用到學術出版中”的員工來提升大學出版社員工的多樣性,以更好地滿足學術出版的多樣性需求以及讀者和作者的興趣。

梅隆基金會的學術出版資助涉及技術、平臺、圖書傳播和營銷、人才培養等諸多方面,資助范圍廣泛,有效地幫助了一批美國大學出版社探索在新的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支持下的創新,其資助過的JSTOR、Muse、 the review journals、 Euclid、 History E-Book、BiblioVault等一大批項目在脫離基金會的資助后均能較好地運行下去,充分說明該基金會資助策略的有效性。

1.3 高校補貼出版

高校是學術交流的重要場所,高校教師和研究人員是多數學術成果的創作者。在北美,許多高校要求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教師在任職期間至少出版一本學術專著,但出版社往往因考慮到經濟效益而不愿出版,從而影響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和教師的個人發展。為滿足教師需求、促進學術創新、擴大學術影響,美國高校、大學出版社及圖書館設立各種補助金、基金扶持學術著作出版。

出版補助金是各高校及其院系和研究機構對學術著作出版進行資助的主要方式。通過對哈佛大學文理學院(Faculty of Arts & Sciences, Harvard University)、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密歇根大學、愛荷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Iowa)、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普渡大學文理學院(College of Liberal Arts, Purdue University)等大學及下屬院系設立的出版補助金進行分析發現,學校或學院設立的出版補助金一般都是競爭性的,需要由評審委員會專家進行同行評議,也有少數采取先到先得的資金分配模式;要求申請人提交與出版社簽訂的出版合同;資助金額一般只有幾千美元,只能用于出版成本的補貼,不能涵蓋所有出版費用;多會優先考慮年輕教師、助理教授或未曾獲得項目資助的教師(除面向特定人群的基金)。其中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出版補助金[9]要求受資助人員利用版稅等將受資助的基金等額返還給出版補助金,對我國高校如何保證出版補助金可持續運行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為了擴大學術出版的外部資助來源,大學出版社各顯神通,積極尋求各類財團、基金會及私人的資金支持。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0]為例,其設立的出版基金包括由私人捐贈創建的貝文頓基金(Bevington Fund)、尼爾·哈里斯捐贈基金(Neil Harris Endowment Fund)以及由基金會創建的梅耶爾基金會基金(Meijer Foundation Fund)等。另外,很多大學出版社還設立了專門的網上捐款頁面,大部分對捐款金額沒有限制,公眾均可以為學術出版貢獻自己的力量。為給予年輕學者更多出版機會,同時不增加出版社的財政壓力,斯坦福大學出版社(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哈佛大學出版社(Harvard University Press)等成立“作者基金”,呼吁在出版社有過作品出版的學者捐出部分或全部版稅,以補貼年輕作者著作出版的成本。

在數字出版技術的發展和開放獲取運動的驅動下,美國大學圖書館逐漸進入學術出版領域。大學圖書館的學術出版一般采取非盈利性開放出版模式[11],開放獲取學術著作是其主要的資助對象之一,康奈爾大學圖書館(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波士頓學院圖書館(Boston College Libraries)、愛荷華大學圖書館(The University of Iowa Libraries)、明尼蘇達大學圖書館(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Libraries )、伯克利大學圖書館(UC Berkeley Library)等均設立開放獲取出版資助基金,資助開放獲取學術著作的出版。例如,康奈爾大學圖書館的開放獲取出版基金支持非終身教職員工、學術人員或學生,采用逐個審查的方式,對于符合資助標準的圖書章節或圖書采取先到先得方式進行資助,最大資助金額為3000美元[12]。通過學術出版服務和資助,圖書館逐漸重握學術交流的主動權。

相比于政府機構和基金會的資助基金,高校補貼出版主要定位于優秀學術圖書的出版和最新學術研究成果的傳播,側重于支持年輕或非終身教職的學者,資助力度偏低,但對于減輕新銳作者的壓力、激勵優秀學術著作的出版發揮著重要作用。

2 美國學術著作出版資助基金特點

總體來說,美國的學術著作出版形成了完善的資助體系,很好地完成了傳承和傳播優秀學術成果、激勵學者創新的職責和使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其特點可概括如下。

較為完善的學術著作出版資助體系。美國的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已形成了“國家—高校—社會組織”三位一體、相互補充的資助體系。政府機構資助基金面向所有研究人員,雖然來源穩定,但是在國家科研經費預算縮減時會導致資助項目數量和金額的銳減;各類基金會的目標戰略、資助領域和內容各不相同,設立的出版基金靈活多樣,充分保證了資助方向、對象和范圍等的多樣性,對政府的資助活動起到了有效的補充和促進作用;高校補貼出版更多面向本校研究人員的學術成果,強調對新銳作者的扶持和學校學術影響力的提升。不同的資助主體間既緊密合作又相互補充,使得美國的學術著作出版即使在面臨政府財政撥款緊縮的情況下仍能艱難前行。

靈活多樣的資助方式。美國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的資助對象涉及學者、研究團隊、出版社、學術圖書館等,資金使用范圍包括紙質書和數字出版物的出版、可開放獲取的數字資源的建設(如網站、數據庫或者工具)、出版相關的學術研究和學術會議、工具平臺開發、出版商補貼、個人獎學金等,資助領域偏重人文學科。可以看出,美國對學術著作出版的資金支持是全方位的,即不僅投入資金支持重要學術著作、電子出版物、譯著等的出版,也注重提高出版機構的技術水平及出版從業人員的技能,從能力建設層面解決學術出版難題。

積極探索學術著作出版新模式。美國各類學術著作出版資助機構投入大量資金,幫助出版商應對數字出版和開放獲取等學術著作出版發展趨勢。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的聯合研究項目支持數字出版物和可開放獲取數字資源(如網站、數據庫或者工具)的建設及出版;梅隆基金會專門設立電子出版計劃,扶持學術出版商提升數字出版能力;NEH與梅隆基金會聯合設立的數字出版獎金,聚焦于數字出版人才的培養;各大學圖書館和出版社則緊跟開放獲取運動浪潮,積極推動學術圖書開放獲取。積極探索各類出版新技術和新模式,成為解決傳統學術著作出版面臨的難題、推動美國學術著作出版轉型升級的有力保障。

強調學術傳承和廣泛傳播。與我國學術出版基金著眼于最新學術成果的出版和交流不同,美國學術著作出版資助在學術傳承和大眾傳播上頗有特色。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的經典著作和翻譯基金及其與梅隆基金會聯合設立的人文學科開放圖書計劃均以短版、斷版書為主要資助對象,對傳承前人成果、再現經典著作意義重大。公眾學者計劃致力于向大眾傳播人文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既能增強大學學術成果的傳播效果,提升相關學者和研究機構的社會影響力,又能破解學術著作受眾小、經濟效益差的困局,對我國學術著作出版,尤其是人文領域學術著作的出版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3 對我國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的啟示

為解決學術著作出版難問題,1980年代學術著作出版基金開始在我國出現。在各類學術著作出版資金的資助下,我國的學術著作出版從1980年代的出書難,到1990年代的補貼出版、自費出版,再到21世紀以來的鼓勵原創、有限扶持,已顯露出高品質、原創性、成規模、規范化等特點[13]。但是我國學術著作出版的整體水平不高、創新性不夠、規范化程度低、國際影響力差。在全球科技出版行業產業轉型和創新求變的大背景下,我國學術著作出版資助基金應積極發揮引導作用,強化學術著作出版的傳承、傳播職責,緊跟數字出版和開放獲取的學術著作出版新技術和新趨勢,面向學術著作出版全流程,提供多樣的資助基金,促進我國學術著作出版的發展與繁榮。

強化學術傳承和傳播職責。學術著作出版承載著學術成果的保存、傳播和傳承的重任,要實現橫向上對社會公眾的輻射和縱向上對前人成果的繼承及后續創新的支撐。目前我國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多強調對最新研究成果的扶持,鮮有基金專門資助經典學術著作再現,學術傳承扶持力度不足;重視學術著作的出版質量,不注重資助成果的學術傳播、社會影響和公眾參與,而如果出版的學術著作不能被學界和公眾利用,那么學術著作承擔的學術傳播職能只能算是完成了一半。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的資助對出版成本壓力的降低、出版商社會知名度的提高及科研人員學術水準的提升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需要認識到,專著出版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學術保存、傳承、傳播和創新,學術著作出版基金應該在學術傳承和傳播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實現學術著作的傳播價值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適應數字出版和開放獲取的學術著作出版新形勢。我國出版基金對數字出版物的資助非常有限,以我國最大的出版基金——國家出版基金為例,其2010年至2018年共資助項目3200余個,以數字出版和多種載體形式出版的項目僅有100余個,其中數字學術著作的占比就更小了。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等其他有影響力的學術出版基金(項目)也多資助紙質出版物,在數字出版領域投入力度偏低,并且尚未有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嘗試實行資助項目成果的開放獲取。互聯網時代的學術傳播格局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學術著作數字出版及開放獲取已成為學術出版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學術著作出版基金應發揮引導作用,考慮讀者多層次的閱讀需求,在前瞻性的出版模式上加大投入力度,促進學術專著的數字化出版,探索開放獲取的可持續學術著作出版模式,推進建設更為開放共享的學術交流系統。

探索面向學術著作出版全流程的資助方式。數字出版是對傳統出版模式的顛覆,涉及整個出版產業鏈的重塑。數字出版依托于IT和互聯網技術,其核心技術的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數字出版活動是內容、技術、管理與傳播的結合,我國出版社的人才構成仍比較傳統,亟需培養一批數字出版復合型人才;我國數字出版還處于初級階段,尚未形成清晰的商業模式、良好的數字版權保護體系、健全的行業標準,需要資金扶持進行探索和試錯。因此,現有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僅投入資金補貼學術著作出版經費的模式遠不能滿足學術著作數字出版和開放獲取要求,必須面向學術出版的整個產業鏈,從創作、加工、出版、發行、管理、人才培養等多環節入手,全面提升學術出版行業的整體水平和競爭能力。

總的來說,設立學術出版基金的目的,雖然是為不能通過市場資源完全解決出版資金的學術出版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但是出版物仍需要廣泛傳播才能夠發揮其本來的意義。在學術專著市場不斷萎縮的情況下,學術著作出版基金應該考慮創新資助方式,扶持傳統學術著作出版轉型升級,支持開放獲取、數字出版等新型學術出版和交流方式,打造更多既有學術又有市場的精品學術著作,服務于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宏偉目標,承擔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使命。

注 釋

[1]胡光華. 美國學術專著出版的變革啟示[J]. 出版廣角, 2017(16):52-54

[2]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EB/OL]. [2019-01-20]. https://www.neh.gov/

[3][8]University Press Publish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EB/OL]. [2019-01-20]. http://www.aupresses.org/about-aaup/about-university-presses/history-of-university-presses

[4]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EB/OL]. [2019-01-21]. https://sloan.org/programs/public-understanding/books

[5]Wyeth foundation for American art [EB/OL]. [2019-01-21]. http://www.wyethfoundationforamericanart.com/major-programs

[6]Terra Foundation for American Art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Grants [EB/OL]. [2019-01-21].https://www.terraamericanart.org/what-we-offer/grant-fellowship-opportunities/terra-foundation-for-american-art-international-publication-grants

[7] 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 [EB/OL]. [2019-01-21]. https://mellon.org

[9]UC San Diego, ORA - Subventions For Scholarly Publications [EB/OL]. [2019-02-18]. https://blink.ucsd.edu/sponsor/ora/subventions.html

[10]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ooks, endowed publication programs [EB/OL]. [2019-02-20]. https://www.press.uchicago.edu/books/list/endowments.html

[11]孫杰, 李淑媛. 境外大學圖書館學術出版服務實踐進展[J]. 圖書情報工作, 2016(2):64-70

[12]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 COAP Funding [EB/OL]. [2019-02-25].? https://www.library.cornell.edu/about/collections/coap/funding

[13]韓建民.國家出版基金助推中國學術出版轉型[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2-08-24

(收稿日期:2019-04-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3344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不卡无码网|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福利在线免费视频|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黄网在线| 色综合久久88|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a级高清毛片|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蜜臀AV在线播放| 欧美一级在线看| 午夜啪啪网|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亚洲欧美成人|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99久久|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91|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四虎AV麻豆|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色综合成人|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成在线观看| 久久黄色毛片| 激情视频综合网|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国产综合网站| 91麻豆精品视频| 噜噜噜久久|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98超碰在线观看|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最新日韩AV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视频四区| 毛片网站观看| 色婷婷狠狠干|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视频网|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色成人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免费在线观看av|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色视频| 成人91在线| 九色91在线视频|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