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鵬,陳媛媛
(海軍工程大學,湖北武漢 430000)
目前,武器裝備資產實物管理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嚴格、規范和完備的管理體系,而武器裝備價值管理一直未能成系統開展工作。隨著裝備財務管理的深化,裝備資產應逐步由實物管理模式向實物與價值管理相結合的模式轉變。武器裝備折舊是軍隊武器裝備價值核算的一個重要環節,解決武器裝備折舊問題能夠很大程度上推進武器裝備價值管理體系的建立與施行,以下重點討論武器裝備折舊方面的問題。
國內學術界對軍隊武器資產的管理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大多是對武器裝備實物管理層面的探討,對武器裝備資產價值核算的研究成果并不多,關于武器裝備資產的折舊處理、價值評估以及會計核算更是寥寥無幾。《武器裝備資產價值管理的探討》從價值損耗計量角度對武器裝備進行計提折舊。但是其沒有考慮到武器裝備在壽命周期中由于高等維修或者現代化改裝等活動造成價值波動頻繁這一特點,且該折舊方式在實際工作中較難實施與開展。
武器裝備的價值變動頻繁,需要定期對武器裝備進行價值評估。由于武器裝備本身所具有的技術經濟特性,《軍隊裝備資產管理》認為采用成本法對武器裝備價值進行重新評估是最合適的。成本法評估武器裝備價值是通過估算新戰術技術性能指標下全新武器裝備的更新重置成本,綜合考慮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來確定武器裝備評估價值。雖然這種價值估算的方法較為嚴謹科學,但是其中各個因素都以金額反映,即只有絕對數沒有相對數。在評估實踐中,要對每項資產都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評估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每個因素都要以金額來反映,而這在現實中是很難做到的。
綜上所述,我國缺乏在武器裝備價值形成的特點、變化規律方面的研究,武器裝備資產的價值核算規律以及體系框架目前基本處于空白階段,武器裝備價值評估以及折舊的方法也尚未明確。故如何構建并完善武器裝備資產的價值管理以及折舊與價值評估體系,已成為我軍裝備資產管理理論與實踐研究中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考慮到武器裝備價值波動的特點,按照武器裝備采購與使用和保障階段的費用比,將武器裝備分為兩大類:①價值穩定型裝備:壽命周期內價值變動較小的武器裝備,這類裝備使用和保障階段的費用與采購階段的費用相比微不足道,例如,彈藥、地雷、魚雷、導彈、手槍、步槍等裝備;②價值波動型裝備:壽命周期內價值變動較大的武器裝備,例如,飛機、艦船、裝甲車輛及坦克等裝備,這類裝備的一般使用年限為20 年,有的甚至達到30 年以上,在平時使用和保障階段的費用總額相當巨大,裝備自身的價值也有所回升,在壽命周期內裝備價值波動較大。
價值穩定型裝備在壽命周期內價值波動較小,一般只會由于磨損導致價值縮減。所以可以假定該類裝備的折舊是時間的函數,隨著武器裝備服役年限的增長,武器裝備出現逐年陳舊、自然或人為損壞等有形損耗等現象,為了易于理解和便于實際工作中的操作,對此類裝備采用直線折舊的方法。假設武器裝備的年折舊額為X,則其計算公式為:

對于價值波動型裝備也是在直線法的基礎上對其進行計提折舊,但是要考慮此類裝備價值波動較大的特點。由于武器裝備在平時的使用過程會發生有形和無形的損耗,所以要對裝備進行維護保養、維修、改換裝、升級、延壽等措施。這些措施可以視為在武器裝備損耗之后對其價值的一種補償。根據成本法的思路,武器裝備價值的補償值即為其在武器裝備上所使用的費用總額,即用武器裝備壽命周期內的使用與維護費用來間接估計武器裝備的有形和無形磨損的情況。假設某武器裝備第i 年的年折舊費為Xi、賬面價值為Yi、耗費的費用為Ci,則其計算公式為:

這種價值補償的思路,極大簡化了傳統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來完成資產價值評估的方式。所以采用這種方式對武器裝備進行折舊不僅能夠體現武器裝備的實時價值,還能夠清楚地反映武器裝備在服役期間發生的使用與維護費用的明細以及去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經費使用起到監督作用。使用與維護費用是武器系統全壽命周期費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故使用該價值補償的折舊方法還有利于武器裝備全壽命周期費用的管理。
目前,部隊還未建立良好的價值溝通傳遞渠道。各部門各行其是,比如財務部門只進行裝備購置過程中價值的初始記錄,交付使用部門后幾乎不掌握該武器裝備在使用過程中的價值變動,具體使用部門也對武器裝備的價值不甚了解,各個部門間信息不暢通,財務部門掌握不到具體信息便無法對武器裝備計提折舊。而且當前部隊武器裝備數量大、品種多,對于大型武器裝備如艦船,飛機等,其構成復雜,在服役期間所涉及到的使用與維護費用繁雜,所以需要專門建立一個實時動態的信息系統來收集記錄武器裝備在服役過程中的使用與維護費用明細以及裝備的使用情況,例如:裝備的使用時長、剩余的使用壽命、維修的類型以及時間等能夠反映裝備使用現狀的信息。并且該系統能夠根據收集的信息繪制出武器裝備的價值變動折線圖(折舊折線圖),上級領導可以通過折線圖直觀地了解各武器裝備的價值變動情況。
某型驅逐艦服役時的初始價值為10 000 萬元,根據實時動態系統收集的信息(圖1)可以看出該驅逐艦在服役的第一年主機運行時間為100 h,航行里程為1000 海里,預計剩余的使用壽命為30 年,預計退役時的殘值為10 萬元,一年來的使用與維護費用為100 萬元,其中某型主炮維修費用10 萬元,材料費5萬元等。故其年折舊費為(10 000+100-10)/30=336.34 萬元,賬面價值為10 000+100-336.34=9763.66 萬元。根據這些信息可以得出某號驅逐艦在服役的第一年中的大致損耗以及使用情況,包括知道艦船的具體使用與維護保養費用的使用去向。
通過實時動態系統的折線圖可以觀察該驅逐艦的價值變動,第一年與第二年的年折舊費有一定差距,根據系統顯示的數據可以看出主要是因為第二年該驅逐艦的使用強度比較大(主機運行時間和航行里程都比第一年大),故磨損比較大所需要的維護費用也更高。
從折線圖中可以看到該驅逐艦有時候會存在價值上升的情況,這是因為對武器裝備進行了維修升級使武器裝備的價值得到了提升。所以通過折線圖能夠直觀地看出武器裝備的修理周期。包括修理的時間、地點、修理的范圍、修理后艦船的性能恢復情況、剩余服役年限(根據裝備的有形以及無形損耗進行評估所得)以及修理所簽訂的合同等都可以通過動態系統反映出來。
另外,通過同型號不同裝備的折線圖的對比可以看到大致相同的趨勢,如果折舊折線圖有較大出入可以根據動態系統的信息分析原因,是由于使用強度太大造成的還是由于業務部門使用時沒有維護保養到位所造成的。

圖1 折舊折線
在武器裝備接近壽終階段時動態系統能夠發起預警提示首長在這個階段盡量不要安排重大任務,因為裝備接近退役磨損較為嚴重,較為可能發生故障,且提示艦隊領導裝備即將退役,可以考慮增加新的裝備編制。當裝備超過預計使用年限還未退役的,發起預警提示艦隊領導對裝備進行評估,做出決策對裝備進行延壽或者退役。該折舊折線圖能夠給上級領導一個決策的依據,使得裝備不會存在過早退役或者延遲不退役的情況。
當前部隊有一部分裝備采用的是事后維修的模式,在裝備發生故障后再進行維修,可以說是采取“壞了就修、不壞不修”的一種聽其自然的態度。這種維修缺乏科學的預見,其結果往往導致嚴重的停機事故,不僅影響使用還危及安全,造成較大的軍事和經濟損失。故可根據該裝備折舊折線圖所反映出來的維修時間預測該型裝備的故障發生高發期以及容易出現問題的零件,由此可以制定該裝備的維修周期,從而將事后維修模式改進為預防性維修模式用于同型號的其他裝備上。
基于價值補償方式的武器裝備折舊模型使得武器裝備的實時價值得以體現,且為武器裝備全壽命周期費用管理提供了依據,避免由于武器裝備價值波動頻繁而采取繁瑣的價值評估。當前部隊武器裝備數量大、品種多,對于大型武器裝備如艦船,飛機等,其構成復雜,在服役期間所涉及到的使用與維護費用繁雜,靠目前部隊的財務部門難以開展對應的價值管理、計提折舊。建議軍隊設立一個自上而下的管理機構專門對武器裝備的價值進行管理,實現軍隊武器裝備資產由實物管理模式向實物與價值管理相結合的模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