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暢

本期的繪本故事有點特別, 看到這個題目, 相信小朋友們就納悶了, 大家一定想知道這個敲打石頭的人是誰? 他為什么要敲打石頭? 讓我們跟著小作者來走近他的外公,這個敲打石頭的人吧!
打開繪本《敲打石頭的人》,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地圖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工具,讀了文字我們才知道原來敲打石頭的人是作者的外公,他是一名地質學家。 這些叫不出名字的工具, 相信小朋友們都猜到了,這些都是地質考察所需要的工具。
做一名地質學家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原來外公在很小的時候就特別喜歡看書,喜歡動腦筋,放牛的時候就因為看書,水牛游到河對岸,都沒有被發現。可見,做一名地質學家首先就要愛看書愛思考呢!
原來外公可不叫“李四光”,在14歲那年到省城求學,填表的時候錯把年齡填在了姓名欄里,于是,外公將錯就錯,把名字改成了“李四光”。外公是不是非常機智呢?填表填錯了就改了名字,名字的由來很特別呢!

1
2
青年時期的外公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科學技術才能改變中國的落后面貌。24歲那年,外公到英國伯明翰大學攻讀地質學,立志用科學知識讓中國變得富強。后來,他看到西方媒體發表文章,說中國是貧油國,于是堅定了繼續研究地質學的決心,一定要讓中國脫掉“貧油國”這頂帽子。可見外公外出求學的信心是多么堅定!小朋友們,做事情一定要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不斷地努力!
為了準確分析我國的地質特點,外公的足跡遍布整個中國。他不畏艱險,翻山越嶺,測量精確的數據,以便分析地質層的構造。外公說,國家需要的寶藏就藏在大山深處。這些寶藏必須要實地考察,繪本上多次出現了外公拄著拐杖的圖片,可見,雖然年齡大,但是外公為了發現寶藏,依舊親自去考察,去研究。
晚上,外公拿著放大鏡仔細觀察,他要發現石頭里面的秘密。小朋友們可以看到圖中李四光爺爺在觀察的時候,是多么的專注認真!白天在考察研究,晚上的時間也不能浪費,抓緊時間才能有新發現。就這樣,李四光創建了地質力學,這是多么的偉大!

3

在生活中,外公也不放過任何一個探索科學的機會,他用泥巴做出了巖層扭曲的模型,外公嘗試著通過觀察和研究,找到地震發生的規律。而小作者也有奇思妙想,她希望可以像鋦鍋鋦碗一樣,給地球也打上鋦子。外公堅信,通過不斷地研究,地震也可以預報出來的。有了堅定的信念,才有踏實的行動,令我們敬佩!
4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李四光爺爺是杰出的地質學家,是我國地質事業的開拓者。他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因此享有很高的聲望。
李四光爺爺取得了這些成績和他從小熱愛讀書、外出求學、不斷探索是分不開的。李四光爺爺懷著一顆讓祖國變得強大的心,深入研究地質,為祖國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他這種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相信很多小朋友們讀了這篇繪本故事,一定有所啟發,從小熱愛讀書,長大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