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宇
摘要:《重慶森林》是由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的代表作品之一,并在1994年上映的香港經典都市片,也是“王家衛式電影美學”的藝術標志之一。眾所周知,王家衛是一個對電影作品總是精打細酌的導演,在他的作品中,一部電影拍個兩三年都是屢見不鮮,但是《重慶森林》的拍攝卻只用了一個多月,甚至都沒有劇本,在王家衛的這種別具一格的創作手法的基礎上,《重慶森林》的劇組人員從攝影師、剪輯師、演員再到導演等,卻在各大頒獎典禮中屢次斬獲大獎,也在電影史上留下了一次光輝的印記。
關鍵詞:王家衛 ? 《重慶森林》
中圖分類號:J9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22-0157-02
這部影片以兩男兩女的愛情故事作為窗口,并用一種嶄新的表達方式,向觀眾展示了在當代快節奏的社會現象下生活著的年輕人,他們之間的愛情觀與矛盾沖突。與此同時,其中獨特又濃郁的“王家衛”影片風格,簡潔而又寓意深刻的劇情,獨樹一幟的敘事和攝影等,使得我們在電影中流連忘返,這樣的影片也往往值得我們去細細回味,下面筆者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對《重慶森林》進行賞析與探究。
一、《重慶森林》的“畫面選擇”
我們應當知道,《重慶森林》中的“重慶”,并不是真正的重慶,而是在香港的尖沙咀的重慶大廈,這個地標在60年代剛建成的時候,定位是一座高端的綜合型大廈,但是久而久之就變成了魚龍混雜的地方,里面居住了各個國家的移民,人們將這座建筑物比喻成“香港少數族裔的九龍城寨”,香港的“重慶森林”也成了一個微縮版的世界,各個文化背景的人匯聚一堂,每天上演著永不落幕的悲歡離合。王家衛就是將故事放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來講述了兩段看似毫不相關的愛情故事,并對在那個年代的“快餐式愛情”進行了諷刺,展現出當代人在情感上的敏感、迷茫、孤獨與缺乏安全感的現狀。
說到王家衛的影片,還不得不提到他匠心獨具的攝影風格。在影片的開始,我們可以看到,女殺手(林青霞飾)開槍射殺后又從容離開現場,警察233(金城武飾)在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追逐逃犯,然后二人再插肩而過的這一段戲,就運用了抽幀攝影,手持運鏡,以及晃動無規則的構圖,再用上交叉蒙太奇與斷斷續續的剪輯手法,劇情就在這樣一段驚心動魄的追逐與“迷幻”的攝影風格相互襯映之下展開。隨意的剪輯,以及被扭曲了的畫面空間,帶來極其強烈的視覺沖擊,追求一種人與人之間疏離的社會關系和飄忽不定的情感關系,也讓電影在一種昏暗、曖昧、模糊不清的意境中,得到一種更高層級的畫面表現。同時,這一經典的“王家衛風格”,無疑也是更加強化了緊張的劇情氣氛并且放大了觀眾內心中的不安情緒。
王家衛在影片里還偏愛使用廣角鏡頭進行“窺探式的構圖”,在快餐店后面的櫥窗中,在狹小的房間里,我們都可以見到這種利用前景障礙物,對鏡頭進行遮擋,占據整個畫面的若干比例,來進行畫面表現,這種構圖無疑是很大膽且創新的,也能讓觀眾的關注點更加集中在演員的表演與劇情變化上,而且窺視視角與狹小的空間相襯映,更會產生一種使人精神恍惚的感覺,與此同時,在這種不明朗的構圖中,也呼應了這兩段都市愛情的結局并不明朗,并且深化了主題整體的藝術效果。
二、《重慶森林》的“敘事表意”
《重慶森林》用一句臺詞串聯起了兩段沒有交集的愛情故事,來映射這個年代的都市愛情。其實在《重慶森林》里,可以看到的是敘事性是偏弱的,影片主要是注重在人物情感上的刻畫,簡單而又分散的劇情,打破了以往不少成規成段港片的敘事風格,在零零散散的漫畫般的鏡頭片段中,兩個風格截然不同,也沒太多交織的故事,卻又形成了很強的對照關系,兩個故事也同時呼應了共同的一個主題——疏離。并且,電影中多次強調距離,擁擠的都市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短,你每天都可以與無數人擦肩而過,相距只有0.01公分,但這種擁擠卻將人心的距離拉遠。
第一個故事是警察233在失戀中彷徨,邂逅了為自己心愛的一名外國人販毒卻又慘遭到追殺的女殺手,他們之間相遇后又錯過,到最后兩人之間惝恍迷離的愛情故事,結局也并沒有被交代清楚,當故事結束時,仿佛女殺手存在警察233心中的記憶也只剩一句生日快樂。在第二個故事中,我們能夠看到,敘事會更加清晰一些,警察663(梁朝偉飾)被前女友空姐拋棄,陷入了悲痛隱忍的失戀狀態中,隨后,警察663邂逅了快餐女阿菲(王菲飾),暗戀她的阿菲以一種“夢游”的方式,悄無聲息的進入了他的生活,并一點點的改變著警察663的生活,后來663 約她在加州酒吧相見,阿菲卻真的去了加州。一年后她回來,給663寫了一張新的“登機證”。他們兩人在這之間產生的碰撞和摩擦,充滿了那種觀眾對美好愛情的幻想和期望。
《重慶森林》體現了一種“隨機”的魅力,其中的幾對男女不是注定要相遇,也不是注定要在一起,一切都看緣分,這個緣分或者是當時的天氣或者是一句話,亦或者一個眼神。愛情來去無蹤,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看完電影你才會明白王家衛為什么會忽略掉詳細的專業劇本去拍攝這部影片。因為這個故事的靈魂就在于“不確定性”,其精華都在那些看似瑣碎絮絮叨叨的對話中,愛情不是數學題,它的關鍵,更在于“冗余”。如果有鏡頭可以把男女雙方的戀愛經歷完整的記錄下來,就能發現其中大多數的交談都是瑣碎的“傻話”與“廢話”,而愛情的趣味,也恰巧就在這些“對話”中。
三、《重慶森林》的“音響與色彩”
《重慶森林》之中充滿著的浪漫和戲劇的氣息和高對比的冷暖色調,與大量角色內心獨白的相互襯映,這無疑強化了影片整體的藝術深度。影片運用一種暗沉的色調拍攝了車水馬龍的都市生活,在這種昏暗的色彩配比中,也形象的體現出燈紅酒綠下的城市孤獨感。例如,在警察233與女殺手的追逐中可以提取到很多紅綠相間的色彩信息,這也使得觀眾感受到緊張不安的同時,也寓意了在繁華的都市中卻隱藏著人們心中的惶恐、孤寂、茫然。在拍攝警察663和快餐女阿菲時在快餐店的對話時,多以藍白冷色來進行調配,營造出一種冷淡清涼的感覺,也是在側面寓意,人與人之間心中的疏離感。最后,當色彩賦予表演者在造型上的特性時,會使得角色的造型因為色彩而變得更加的具有藝術特性,渲染出整個影片的藝術氣氛。王家衛僅僅使用色彩的配比就能很好的表現出人內心的孤獨與影片主題的意境,也在某種程度上賦予了這部電影更高的藝術造詣。
一部好的影片更離不開音樂的輔助,電影的音響效果在整部影片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能夠渲染影片氣氛、襯托人物心理、還能起到推動情節發展、激發情感共鳴的作用。在配樂的選擇方面,《加州夢》這首歌輕快而稍顯憂郁的節奏伴隨著阿菲搖頭晃腦的形象深入人心,阿菲鬼馬精靈的性格也與其音樂不謀而合。著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在接受采訪時也談到:在《加州夢》里面,如果沒有她的舞蹈就不會有人看的,我想沒有人是不對她癡迷的。影片里無論是在緊張懸疑的追逐戲用到的《Baroque》還是那首經典到能讓人瞬間有畫面感的《加州夢》,亦或是推動著劇情走向高潮的《夢中人》,都以一種及其毫無違和的方式融入進了影片中,仿若它們本身就是《重慶森林》中的一部分,從而與隨機性和虛幻感的主題相互襯映,牽動著觀眾的情緒和觀影體驗。
總而言之,《重慶森林》是“王家衛風格”極其強烈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其中講述的故事雖然也不外乎是大眾電影般,男男女女之間的情愛與浪漫,但王家衛卻是以一種靈活與創新的藝術手法來展現整個影片,將故事講得感性卻不做作,散亂卻能直系主題。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在電影藝術中,這位在“香港新浪潮”下成長出來的頂尖級導演,在藝術創作上始終堅持個人風格,沒有在現今商業化的電影市場下趁波逐浪,他的卓爾不群的藝術才華總是能打破常規電影的框架,帶給觀眾與大眾電影的觀影經驗截然迥異的視聽感應,在影片中驚才風逸的藝術魅力也總是讓人流連忘返,其對電影精益求精的創作精神和態度更是每一個電影人應該學習的范例。
參考文獻:
[1]劉東娜.王家衛電影的敘事方式分析——以《重慶森林》為例[J].視聽,2017,(07).
[2]毛雪.港影《重慶森林》里的“情花筒”[J].電影文學,2017,(10).
[3]黃燎原.王家衛的電影寓言[J].中國新聞周刊,2000,(24).
[4]蘇志玲.淺談電影音樂的敘事功能——王家衛電影中非敘事情節的體現[J].電影文學,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