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如果生病,家屬應該怎么應對?當遇到不開心的事情,該如何化解,以免“氣大傷身”?關于應激事件對健康的影響,是需要細細考量的問題。
數月前,急診搶救室來了一名85歲的女性患者,因突發胸前區疼痛1小時就診,經檢查被確診為心肌梗死。經詢問,老人除患有高血壓外,沒有糖尿病、血脂異常等慢性病,平時身體不錯,也沒有不適。她為什么會突然發生心梗呢?通過進一步詢問,我們得知,老太太的老伴兒前段時間骨折住院了。為了照顧老伴,老太太每天醫院、家里來回跑??赡芫褪且驗檫@段時間過度勞累,內心焦慮,再加上有高血壓,身體一直處于應激狀態,才導致了心肌梗死。
前段時間,救護車送來一名胸痛患者,男性,62歲,心電圖檢查提示右室下壁心肌梗死。經仔細詢問病史,我們發現患者平素身體很好,生活規律,每天負責接送小孫子上學,沒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病史,不吸煙,不酗酒,脾氣也很好。他又是什么原因導致發病呢?再次仔細詢問后,我們發現了其中的端倪:原來,在發病前一天,患者的孫子在學校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他氣不過,次日早晨便去學校找老師反映情況,但老師正好不在。他憋著一肚子氣,一整天都不高興,想著下午再去一趟學校討個說法。沒想到還沒去學校,自己倒發生心肌梗死了。
臨床上此類病例很多。遺憾的是,我們并沒有針對患者是否存在生活應激事件進行相關研究。臨床上,有多少患者是因為受到家人生病等應激事件刺激而發病的,無從考證,但從臨床觀察來看,應該很多。
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同時也是心理疾?。ㄈ缃箲]、抑郁等)的高發人群。而合并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的老年人更容易發生心血管事件、失眠、消化系統疾病。雖然老年人為了照顧親人會拼盡全力,但這也會大大增加自身發生疾病的風險。因此,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等基礎疾病者,在照顧家人的同時,應“量力而行”,避免“火上澆油、忙中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