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楊皓淵 11月29日,記者從山西電科院獲悉,由國網山西電科院潛心10年自主研究的“多套動態無功補償裝置協調控制”項目,終于取得一項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具有國際領先的重要技術成果,對保障電網電壓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由該研究院牽頭編制的能源行業標準“多套動態無功補償裝置協調控制通用要求”也因此正式進入形成意見稿階段,標志著此項技術成果距離以標準形式向全國推廣又邁進一步。
據了解,2009年以來,山西電科院針對新能源電站動態無功振蕩問題給電網運行帶來的安全隱患,著手開始新能源場站動態無功補償裝置性能檢測,組建了“新能源并網與電能質量優化控制科技攻關團隊”,開展了“間歇式新能源和非線性負荷一體化監測與無功協調控制關鍵技術”等項目研究和技術攻關,并取得“多套動態無功裝置協調控制”技術成果。該技術成果首先在山西新能源動態無功裝置性能試驗中試點應用推廣實施,成效顯著,有效保障了新能源并網后電網電壓的安全穩定,形成了動態無功補償裝置協調運行的“山西技術樣板”,得到了國網公司、新能源發電企業和設備制造商一致認可。
“多套動態無功補償裝置協調控制通用要求”標準的編制推廣,將有效規范協調控制功能、性能、策略和通訊要求,為解決多套動態無功裝置協調運行和新能源電站動態無功振蕩問題提供依據;將引領動態無功補償裝備行業進步,為大規模新能源發電接入背景下的電網運行增添一面安全屏障。
11月29日,在臺北世貿中心舉行的臺北金融科技展永豐金控展區,參觀者在運動地毯上體驗“汗水不白流”運動APP。當日,2019臺北金融科技展在臺北世貿中心開幕,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家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廠商、創新技術團隊參展。■ 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