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

父親說,他就在圖書館安度晚年,有書香做伴,有老友做伴,他的晚年很幸福。
那日,我讓父親幫忙去圖書館接參加活動的女兒,路過報刊閱覽室,父親看見一群老人正在讀書看報,不由得心生一動,便進去拿了一個報夾看了起來。回家后,他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跟我夸贊圖書館真漂亮,看書的氛圍很好。女兒在旁邊得意地說:“那是當然,圖書館就是‘書籍宮殿。”這句話把父親逗得哈哈笑。
第二天一早,父親獨自去了圖書館,直到中午才回家。吃飯的時候,他跟我們講他在報刊上看過的各大新聞,講看到的知識和趣聞。他對圖書館贊不絕口,圖書館窗明幾凈,有空調,有開水,可以邊看報刊邊喝茶,想看的報紙應有盡有,還說像他這樣愛閱讀的老人,最該去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他雖然沒有上過高中,但他從年輕時就養成了讀書看報的習慣,從書本獲取的知識,滋養了父親的生活,也讓父親在艱難困苦的歲月里,一直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他一直教導我們多閱讀,因而我們全家對書本都心生敬畏之情。
發現這個圖書館,可以說是父親人生的一大幸事。圖書館離我家雖然有近3公里的路程,他需要轉一趟車再走10分鐘才能到,但他堅持每天都去,風雨無阻。
為了做好詳細的讀書筆記,父親還特意買了一個超厚的軟皮筆記本和一只精美的鋼筆,他把重要的知識都記載在上面,回到家就拿出來溫習,每每看到他戴著老花鏡,像個學生一樣,我就忍不住打趣:“爸,您這是準備考大學的節奏呀!”父親就會板著臉,一本正經地回答我:“就是要考大學,我要把以前丟失掉的那些時光找回來。以前是沒有機會,讓我白白錯過了。”看父親十分后悔的樣子,我們都為他惋惜。要知道,憑著這樣的學習熱情,年輕時的父親肯定能考上一個好大學。
那天,我陪父親去了一趟圖書館,發現父親交了很多新朋友,他們在圖書館門口就同父親打招呼,像老友一樣攀談。父親偷偷跟我說:“這位是老教授,那位是老領導,都是有大學問的人,只不過是現在退休了,跟我一樣閑來無事,喜歡每天待在圖書館里讀書看報。現在,我跟他們都是書友了。”見父親得意的眼神,我忍不住笑了。
如今,圖書館依舊是父親每天必去的地方。父親說,他就在圖書館安度晚年,有書香做伴,有老友做伴,他的晚年很幸福。
(編輯 朱庭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