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華鋒



鳳凰非梧桐不棲,夕陽非西山不落,長江非東海不入,而我非你不可。用這句話來形容王戰英50年來對藝術的追求最為恰當。王戰英對藝術的追求可謂是“醉生夢死”、執著而堅定。他時常講,要把藝術融入生命,為藝術注入靈魂。他的雕塑、寫意人物畫神形兼備,栩栩如生。
王戰英,陜西寶雞人,生于1 964年9月,陜西省美協會員,寶雞市雕塑學會主席,寫意人物畫家,受教于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作品有北首嶺博物館群雕、寶雞展館雕塑群、釣魚臺太公像、城雕炎帝像等主題雕塑。他的寫意人物畫被國內外人士收藏。
他沉穩內斂,雙眼深邃而透徹,身上帶著一股金石之氣,言行間透露著匠人所特有的不卑不亢,這是多數人初見王戰英的第一印象。今天,讓我們走進王戰英的藝術人生,了解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
不忘初心癡迷繪畫
藝術人生要耐得住寂寞和枯燥,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苦行僧般的執著。王戰英自幼喜愛畫畫,用他的話說,他畫畫的時間比他說話的時間早。萬事阻擋不了對藝術的酷愛,他沒日沒夜,一有空閑就畫,就揣摩,廢寢忘食。天不負人,他的藝術人生終于迎來了曙光。1989年,王戰英考入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從此,他沉醉于雕塑的藝海之中而不能自拔,憑借藝術上的天賦和陜西人“九頭牛都拉不回”的倔強,學業有成。本科畢業后,他徘徊過,迷茫過,終究為了心目中不可磨滅的藝術夢想,放棄了安逸舒適的工作,投身于北首嶺博物館新石器時代遺址群雕中,一晃就是八年,癡心不改,他決心要讓早期新石器文化與仰韶文化重現光輝。
雕塑就是他的生命
1992年,王戰英創作了人生中第一個大型石雕,為寶雞著名景區釣魚臺雕刻姜太公石像。王戰英所雕刻的姜太公石像昂首挺胸,身著道袍,后背文卷,長須飄胸,躊躕滿志,一幅仙風道骨,濟世救民的政治家、軍事家的威武形象惟妙惟肖,令人嘆為觀止!
為了還原一座栩栩如生的姜太公石像,王戰英翻閱大量的歷史資料,深入了解姜太公人物形象和內心世界,并數易其稿。他認為,只要給雕塑賦予生命力,注入靈魂,就會給人啟迪,讓人有種浩然正氣,這種作品便會長久于世,是金錢所不能代替的。
憑著對藝術的那股認真追求和執著,王戰英先后受邀為新疆石河子市文化主題廣場創作軍墾文化雕刻;為鳥蘭察布集寧區創作城市雕塑鳳凰;為寶雞市鳳翔縣東湖南廣場雕刻蘇軾石像等,他將中華民族團結、和諧、奮斗的精神溶于雕塑,將雕塑刻畫得栩栩如生,時代性表現得淋漓盡致。王戰英告訴記者,藝術來源于生活,我們要用藝術反哺生活,讓藝術服務生活,為群眾帶來美好的向往。他曾經好幾次拒絕了上百萬元的雕塑,賣家用早已設計好的圖紙來找他,他認為這些設計死板,不能完全體現雕塑的時代性風采,便婉言謝絕。雕塑就是他的生命,藝術就是他的人生,他告訴記者,不能因為金錢,糟蹋了藝術。
保持自信追求獨特
王戰英始終有他的藝術追求,他認為一件成功的作品,應是有血有肉,有生命力。為了完成一件好的作品構思,他經常把自己關在畫室里,冥思苦想,翻閱大量資料,尋找啟迪和靈感。曾經為了給新中國成立68周年獻禮,王戰英用了一年時間,反復構思修改,創作了中國畫人物作品《追憶》《鑄魂》,作品展現了新一代青年徜徉在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用心體會厚重的中華文化,體會如今的一切變化都是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要珍惜和牢牢保護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這幅作品將雕塑藝術與繪畫藝術相互交匯,增加了繪畫的視覺效果,也賦予了繪畫新的生命,讓人有一種沉浸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洗滌靈魂,重塑自我的沖動。
“一身紅袍血染成,手持利劍斬妖魔”。王戰英酷愛鐘馗,他畫的鐘馗,鐵面虬鬢,剛直不阿,一種威武之氣撲面而來。他的人物國畫,來源于他扎實的速描功底,他把一己之思融入筆端、躍然紙上,在靜謐中使身心與藝術交融、碰撞。他的作品既有傳統人物畫之風韻,又不失民間藝術之淳樸,神威逼人,活靈活現。
走向精深讓更多人融入藝術
王戰英一直堅信,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影響一群人,一群人的力量可以助推藝術。隨著年齡的增長,王戰英開始用藝術的眼光來看當時所處的時代。他認為,藝術創作中最重要的是對現實的關懷,對自己的民族、生活的時代、個人的情感所擔負的責任。為進一步繁榮和推動寶雞雕塑藝術的發展,匯聚寶雞市雕塑藝術工作者力量,做好藝術創作和社會服務工作,2010年5月,由王戰英牽頭正式成立寶雞市雕塑學會。寶雞市雕塑學會主要從事雕塑藝術創作和學術性的研究工作;受美協委托,參與和指導社會性的雕塑活動。學會于2012年7月12日舉辦《“仰韶文明在寶雞——北首嶺人”主題文化暨寶雞市雕塑學會第一屆作品展》,展出作品18件,在藝術界造成很大的影響。
毋庸諱言,畫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人欣賞,有更多的人喜歡。王戰英的作品將高貴與清新的純樸集中在人物形象上,賦予樸素以尊嚴,賦予平淡以華麗,賦予優美以厚重,賦予萬物以靈氣。列夫·托爾斯泰曾說: “藝術不是技藝,它是藝術家體驗了的感情的傳達。”如今,王戰英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藝術反思獲得了今天這樣一種自由的、不為潮流所動的創作成就。但他不滿足于此,他要將更多的美好帶給普通大眾。
他是一個為繪畫而“癡”的藝術家,也是一個將雕塑堅忍不拔的品質“刻”進了心里的人。熱愛某個事物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不是技術,不是商品,不是演出,是花木那樣的生長,有一份對光陰和季節的鐘情和執著。我們相信,三秦大地會因王戰英這樣的藝術家如花木般蓬勃生長、持續不斷地創造美而更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