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加科
莒南縣建筑設計院 山東臨沂 276600
在建筑工程前期施工階段開展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活動的目的是為了通過使用支擋施工或加固處理的方式來確保建筑物地下結構的安全性及保障周基坑周邊土體的穩定性。在我國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建筑高度較高的高層及超高層建筑數量越來越多,建筑物主體結構高度較高、裙房結構的建設面積越來越大,這不僅導致了地基開挖難度隨之增大,而且地基施工質量的把控難度也隨之上升。地基基礎是保障建筑物不發生不均勻沉降的重要承重位置,在面對復雜化的地質條件和水文條件時,選擇深基坑支護體系可以有效提升基坑工程的施工質量,并為后續施工活動創造堅實的、安全的施工環境[1]。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體系的種類較多,如排樁、地下室連續墻、水泥土墻、土釘墻等。不同的深基坑支護體系有著不同的特點及應用條件,需要在實際工程中綜合分為建筑工程施工區域的實際特點(如水文地質特點、地下管線敷設特點等)選擇合適的支護體系。此外,還應為確保支護體系施工活動平穩開展而總結各項應急措施以做好充分的應急預案。
高層建筑及超高層建筑的占地面積較大,地下車庫的深度及覆蓋范圍較大,需要使用深基坑支護體系支護更多的面積。因此深基坑具有開挖深度較大的特點,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切實分析建筑物眠固端的選取位置及地下車庫的實際需求,確定合理的深基坑的開挖深度。
雖然深基坑支護施工活動屬于臨時性工程,但是其施工難度較大。特別是隨著深基坑開挖深度的提升,周邊土體的壓力及地下水的浮力影響,深基坑的支護強度必須達到預設要求。此外,深基坑開挖階段所使用的機械設備體量較大、種類較多,也對深基坑底部的施工空間環境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這就導致深基坑的施工難度不斷增大[2]。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中,連續墻支護技術的使用,能夠有效提升深基坑結構強度,在這一技術的使用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對施工區域的基礎材料進行搜集,并根據基礎材料內容來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第二,為了確保施工質量,需要建立先導墻,并合理控制深度,通常在1.5米左右,但是應該使先導墻高出地面15.5厘米以上。第三,選擇恰當成槽工藝,將其長度控制在7米的范圍內,在泥漿灌注過程中,需要對灌注速度進行合理控制,而且要根據施工需要進行再次振搗,以確保泥漿灌注效果。
施工單位在選擇該技術進行施工時,一定要加強墻面與墻面耐受力壁的檢測,并且要確保檢測結果符合錨桿支護施工的需求,只有完成檢測工作,并符合要求之后才能開始錨桿支護工作。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在錨桿上打圓柱形孔,并且要將泥漿關注到孔內。在施工過程中要將支護混凝土同支護柱中心誤差、錨桿嵌入墻面深度控制在50mm左右與100cm以上。要將墻面孔內的雜物清理干凈才能進行灌漿作業,同時也要對構件的位置進行檢查,確保位置的精準性。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保持速度的均勻,并且要均勻攪拌[3]。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中,土釘支護技術指的是在施工區域設立成樁點,然后在成樁點中灌注水泥漿,在水泥漿凝固后則能夠有效提升深基坑圍巖的強度,進而確保深基坑支護施工效果。在這一技術的具體應用過程中,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第一,合理設置成孔直徑,具體的直徑要根據施工區域土層的厚度以及松散程度而定,通常而言,成孔直徑應該大于10.5厘米。第二,合理控制深基坑的掘進速度和力度,并在掘進中及時做好水泥漿的關注工作。第三,合理控制鋼筋籠捆扎長度,通常情況下,鋼筋籠長度應為鋼筋直徑的25倍左右。施工人員還應該對水泥漿灌注管與土釘成孔的位置保持合理間距,同為在25.5-35.5厘米的范圍。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中,可以選擇預制樁或灌注樁進行基坑支護。預制樁的長度一般為12m,強度較高。樁基施工時要控制好樁位偏差和垂直偏差,安排好施工順序,采用跳打方式,循環進行。預制樁作為基坑支護樁時,預制樁的打入地基中的施工過程會增加基坑土體中的擠壓應力,施工完成后預制樁有略微上浮的可能性。另外,預制樁施工完成后在進行土方開挖時要注意開挖的時間和開挖順序,開挖時間過早會引起土體中應打樁引起的內力釋放,引起基坑邊坡擠壓變形,冠梁彎曲開裂等問題。灌注樁作為支護樁是比較常見的做法,灌注樁施工時,同樣需要做好樁基的施工質量控制,做好樁基施工的定位精度、鉆機鉆進的垂直度、灌注混凝土的質量、灌注過程的技術要求等,此外灌注樁要增加500mm虛樁頭。灌注樁的施工同樣要采用跳樁法施工,待兩側樁混凝土強度達到75%后再施工相鄰樁。排樁施工完成后,進行冠梁的施工,然后進行錨索施工。高水位地區的錨索施工,應當注意打穿止水帷幕時的地下水漏水處理[4]。
綜上所述,深基坑支護技術是建筑工程體系的主要內容,建筑工程技術走向成熟,帶動著深基坑支護技術也得到發展,需要施工人員認真開展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工作,按照實際情況優化和調整設計方案,保證技術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建筑企業應認真審查施工設計流程,同時完善技術交底工作,提高施工質量,推動建筑行業有著更好的發展。